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有深度问题(在路上再见杰克)(1)

天气很好,阳光直射进来,窗前的花草懒洋洋地享受着。

儿子在书房里边看书,边播放着他喜欢的那首音乐《再见,杰克》。

再见,杰克。

再见我的凯鲁亚克。

让我快乐一点!

让我快乐一点!

......

欢快的旋律,显得有些随心所欲。

这首歌出自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在路上》。

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有深度问题(在路上再见杰克)(2)

这本书曾经是无数人的精神支柱,开启了一整代美国人对69号公路,随叫随停的自由与爱的梦。书中描述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迪安、玛丽卢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看似荒诞不经,实则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我、追求精神自由。

歌中所唱的杰克·凯鲁亚克,是这本书的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结识爱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1950年,第一部小说《乡镇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凯鲁亚克一夜成名,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在路上》一直在美国和西欧国家销量稳定。已售出300多万本,在美国、日本、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中国出版发行,被译成25种语言。

凯鲁亚克47岁去世,他一生都在路上寻找信仰和自赎。

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有深度问题(在路上再见杰克)(3)

2016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奖的鲍勒.迪伦说:《在路上》改变了我的人生,如同他改变了其他所有人的人生。

《在路上》之所以能久盛不衰,不仅是因为狄恩他们灵魂的抗争,还因为他们唤醒了生命内在的激情和人性的觉醒。

成长或许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和他一样,一生都在路上,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信仰。

谁不曾青春?谁不曾迷茫?我们经历过穿牛仔裤、戴墨镜、留长发,让家人担忧的岁月,也经历过大学读书、社会历练,仕途拼搏的旅程,无论在何时何处,直路或者弯路,上坡还是下行,快走还是漫游,始终如一,永不停留。就像凯鲁亚克说的:“沿着这条路一直朝前走,在不远的地方就有个路口,你可以左转,也可以朝前走,但是你不能停留。”

再见,杰克,再见,凯鲁亚克,再见青春。

在路上,“生活,旅行,冒险,感激,别说抱歉!

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有深度问题(在路上再见杰克)(4)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