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克里·波洛是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比利时籍侦探,无论是外表和性格都十分独特,鲜明易认,是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之一主要的出场作品有《罗杰疑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ABC谋杀案》等在最后一案《帷幕》中去世,死讯当时被《纽约时报》以头版发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比利时大侦探波罗的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比利时大侦探波罗的故事(比利时侦探波洛)

比利时大侦探波罗的故事

赫尔克里·波洛是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比利时籍侦探,无论是外表和性格都十分独特,鲜明易认,是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之一。主要的出场作品有《罗杰疑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ABC谋杀案》等。在最后一案《帷幕》中去世,死讯当时被《纽约时报》以头版发布。

“真正的工作,总在这里头进行(指脑袋)。小小的灰色脑细胞,切记切记,都是靠小小的灰色脑细胞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

  赫尔克里·波洛是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之一,性格十分独特,鲜明易认。他挑剔成性,毫不谦虚,足蹬名牌皮鞋,脸蓄神气胡子,十分特立独行。拜以他为主角的大量作品之赐:总共有三十四本长篇小说,五十五篇短篇故事,他成为最出名的侦探之一。

  由于赫尔克里·波洛破的案子很多,他也乐于提及往事,加上临终前调查的案件《帷幕》(1975年)中,对他的死亡原因的记载,他的生平,比许多其它的侦探更广为人知。

  赫尔克里·波洛,就如他自己常说的,是个爱国的比利时人。十九世纪时生于斯帕附近,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成长的过程虽不清楚,但可以猜得出他上过大学,古典文学造诣颇佳。这点可由他多次的引经据典上看出来的。从他在《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1947年)的表现可知,他对同名希腊神话人物赫拉克勒斯的相关事迹,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一点好像存在疑虑,据我的记忆,他是因为某某博士提到Hercules的伟大成就以后才请秘书费莉西·李,蒙小姐搜集相关资料给他恶补Hercules的故事的——Flora注)

  成年后,他搬到布鲁塞尔,为警方工作。他聪明勤奋,成效卓著,迅速擢升为警方最受敬重的成员。苏格兰场的贾普警官就是这时结识的。当时两人同时在布鲁塞尔调查亚伯克兰毕伪造案。

  1904年左右,波洛不明原因的辞了比利时警方的工作,展开了私家侦探生涯。不久即赞誉交加,声名大震,远达欧洲之外。他与贾普警官在安特卫普办亚特拉案时再次相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还结识了亚瑟·黑斯廷斯上尉。当时两人同时涉入在黑斯廷斯工作的伦敦洛德公司发生的案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入侵比利时,波洛被迫避难于英国。由于富有的埃米丽·英格沙普的好意,波洛同其它的比利时人才得以栖身于圣玛莉斯泰尔斯村的李斯卫庄。这时波洛和黑斯廷斯又碰面了——黑斯廷斯在西战线受了伤,正在此休养——两人很快结成好友,这段故事在《斯泰尔斯庄谋杀案》中有详细叙述。

  波洛和黑斯廷斯既是好友又合作愉快,两人遂同住于伦敦的华尔威街十四号,由黑斯廷斯担任波洛的助理兼司机。过了几年,办完《高尔夫球场的疑云》中所描述的案件后,黑斯廷斯与露西·都文结婚,去了阿根廷。此后,黑斯廷斯只是偶尔回来,帮他的朋友办些重大案件,例如对付人号称四魔头的国际犯罪组织那件案子。

  波洛案子办得烦了后,退休去乡下种菜。他定居于金亚伯(King’s Abbot)的拉其区,与邻居相处十分融洽,特别是詹姆士·谢泼德医生,他的姐妹卡洛琳,和罗杰·艾克洛伊。波洛虽自称退休,免不了的还是要用到他的侦探才能。后来罗杰·艾克洛伊被谋害,便是由他破了这件极骇人的案件,将凶手绳之于法。

  之后,这比利时人认清了自己并不喜欢退休生活,于是搬回伦敦,重操旧业。新住所位于怀海芬大厦--因为建筑格局方正,比例对称。(正确的住址有点疑问,因为在有些案件里--像是《校园疑云》以及《ABC谋杀案》中,说是白马大厦二十八号。)还雇用了曾为帕克·派恩先生工作过、同样消瘦的秘书费莉西·李,蒙小姐管文书,还有冷静忠心的贴身仆人乔治照顾其生活起居。乔治一直照顾他到逝世为止。波洛的电话号码是催法加区8137号,他是用欧克诺先生的化名租房子。

  接下来的十年,波洛以世界级首席名探的身份,在欧洲各地及中东地区办案,备受皇族及顶级社交圈的关爱。由于他来自比利时,再怎么说还是个外国人,因此能摆脱英国社交界交相牵扯的传统包袱,观察得不偏不倚。他与亚瑟·黑斯廷斯队长和亚瑞妮·奥利弗夫人的交情,更有利于伸展他的社交触角。就如吉利安·吉在《阿嘉莎·克莉丝蒂:她与她的侦探小说》中所说的,"单看黑斯廷斯上尉的姓氏和官阶,也知道他的家世良好;而亚瑞妮·奥莉薇虽然害羞,但总是会认识一些该认识的人。藉助于这两位友人,波洛得以登堂入室,进出如斯泰尔斯豪宅区之类的场所,在闲谈中让那些上流社会的嫌犯自露马脚。"

  波洛有些案子是亚瑞妮·奥利弗女士协办的。她既是益友又是良伴,还与他一个鼻孔出气的瞧不起现代社会生活(19世纪60年代)。有关波洛对现代文化的严重感冒,在《公寓女郎》中,写得很清楚。波洛越办案越觉得与现实世界脱节,孤立感日重,这在办最后一案《帷幕》的时候,达到最高潮。这位一向虚荣的老侦探,坚持染他日渐稀少的头发,并穿他最爱的过时老式服装。黑斯廷斯在《帷幕》中,最后一次到两人首次合作破案的斯泰尔斯庄园拜访老友的时候,沮丧地发现患了关节炎的波洛,凄惨兮兮的只能靠轮椅代步:"我还可以自己吃东西,但是其它的方面就得被当成婴孩来照顾。"然而,纵使是快死了,波洛还是侦破了最后一案,推开救命的药丸,与老友道别:

  "再见了,亲爱的朋友。我已把强心注射剂从床边移开了。我宁可把自己交到全能的上帝手中。但愿他的惩罚,或怜悯,迅速来到!"

  "我们不能再一同追捕逃犯了,我的朋友。那第一次……和这最后一次,都是在这里办的。

  "真是美好的时光。"

  "是的,确实是美好的时光。"

  赫尔克里·波洛的死讯发布在一九七五年八月六日的《纽约时报》上。标题报道道:

  赫尔克里·波洛,比利时籍名探,逝世了。

  赫尔克里·波洛广为人知的形象是当初黑斯廷斯上尉在《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所树立的:"波洛的外貌十分特殊,身高不及五呎四寸,但是拥有极高贵的情操。他的头形仿若鸡蛋,总是倾向一侧。上唇留着笔直工整的八字胡。全身上下保持得一尘不染。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他宁可让身子挨颗子弹,也不愿衣服沾到脏灰。"

  不但过分讲究整洁,波洛还坚持要穿名牌皮鞋,甚至在应该穿上别种鞋类的乡间也一样。因此有几次当他被迫长途跋涉的时候,他的皮鞋为他带来很大的痛苦(比如《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里——Flora注)。他还总是穿套剪裁绝佳的条纹西装加背心,带着个祖传的"芜菁面的大盖表"。由于他从不运动--甚至连查案方法也尽量避免劳动尊体--所以体力不佳,宁可保留所有的精力给"小小的灰色脑细胞"。

  波洛似乎蛮以他奇特的外表为乐的。对所有的讽刺嘲笑、横眉相对、他都暗笑于心,还说这些笑话"提供了未来许多冬季的娱乐"。他对自己的外表倒也实话实说。在《校园疑云》中,他"准备推翻女校长(在这里是可敬可畏的布思德小姐)对穿老式尖鞋、蓄大胡子的老外可能怀有的狭隘偏见。"他可是赫尔克里·波洛,世人接受他,必须照单全收,包括他一切的堂皇外表。

  "秩序"对波洛来说就是一切。他的世界和专业,就是依秩序和方法而建立的。因此,他对他日常的工作和活动都有周全的组织和计划。他选择住在怀海芬(或白马)大厦,完全是因为喜欢它对称的格局。他的衣服一定得打理得整洁美观。还有,他雇用李,蒙小姐,因为她效率佳,而且削瘦合度。

  当诸事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波洛就极为不快。在《阿卡迪亚牝鹿》这篇短篇小说中,波洛可恼了,因为他的美沙罗格拉兹牌名贵轿车机械表现不如预期完美。年轻的高薪司机未能修好它。"当有人建议他租辆车继续前进时,他吓坏了。"他的拉丁人式的节俭被冒犯了。租车?他已经有车了,而且还是名贵的车呢。"

  不可否认的,波洛的过分注重外表和整洁是一种可笑的虚荣心。他亲口对《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中的史宾司探长承认,他年纪虽大却没有灰头发,是因为"我用染发水细心照顾"。他在《艳阳下的谋杀案》中,下榻于迪拜海岸的乔利罗杰旅馆时,坚持头戴巴拿马帽,身穿一尘不染的白西装,只担心天气热得胡子垂下来,或染发剂流到领子上。

  波洛滥用英语的恶习也令人印象深刻。他把法文混在日常英语中用,《斯泰尔斯神秘案件》中,他就大声地说"这儿有,一张桌子!(法文)"---"啊,我的朋友,住大房子不见得舒服。"他的句法也怪,而且常以父执身份对人说话。例如他一定要某些人,通常是年轻女姓,叫他"波洛老爹"(Papa Poirot),并常称呼他的工作伙伴为"mon ami"(我的朋友,法文)。更过分的是,他毫不谦虚,恶名远播,他不仅不以为意,还拿来与朋友开玩笑。

  波洛受到许多阶层及职业人士的爱戴。几十年办案下来,他与苏格兰场及当地警官的交情十分深厚。他自己曾是警察,又认识像詹姆斯·贾普警官及贝特探长等警官,警方乐于配合他,让他实时出入犯罪现场。他们对马普尔小姐可就没那么热诚了。波洛当然也有敌人,例如《ABC谋杀案》里的克罗探长,和《高尔夫球场的疑云》里的巴黎保安局的吉赫。然而,他的绩效不言自明,这些敌人也在他一长串的成功之下一一消失了。

  波洛既与权贵交往,因此经常出入最高级的餐厅旅馆(他的东方快车之旅可以证明),周旋于皇族巨富之间。由于他为上流社会办案无数,而且守口如瓶,所以他们连最敏感的问题也敢托负他,例如在《首相绑架案》中拯救麦克亚当首相,或在《蓝色特快上的秘密》中侦办露丝·凯特林谋杀案及找回火心红宝等等。他还与超级富豪沙他那先生,亨利·安卡特爵士,艾吉威勋爵,及赛门·李往来密切,并侦破了他们罪有应得的谋杀案。

  波洛朋友不多。他与乔治(他与他绝不是泛泛之交),李,蒙小姐(她只把他看成老板而已),和侦探哥比先生(波洛有时用他当转包商)都熟,但他们都不能算是朋友。他与强尼.来思上校,贝特探长和贾普探长认识很久,也相处愉快,但他们也不算挚友。称得上是真正的朋友的只有三个人。

  亚瑞妮·奥利弗夫人算是其中一个。波洛很喜欢她,是他破了不少案子的好搭档,两人无论是年纪或看法都十分接近。黑斯廷斯上尉与他更为要好。终波洛一生,他都对他忠心耿耿,热心记录他的生平要事。最后一个是薇拉·罗莎可芙女伯爵,是他唯一倾心的女性。 赫尔克里·波洛的故事改编为电影、舞台剧、电视剧后,变得更受欢迎了。他是克莉丝蒂笔下人物第一个搬上舞台剧演出的,那是一九二八年的"不在场证明"。

此剧改编自《罗杰·艾克洛伊谋杀案》,由查理·拉夫顿领衔主演。三年后,"不在场证明"改编为电影,由奥斯丁·崔佛(没有胡子)主演,从此波洛又开了先例,成了克莉丝蒂笔下第一个跃上银幕的人物。四十三年后,改编克莉丝蒂小说最成功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得六项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1975年,其中英格丽·褒曼获得最佳女配角)、英国影艺学院的十项提名(获得电影配乐奖及最佳男、女配角奖),以及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爱伦坡奖的"最佳改编电影奖",大为叫座。观众对饰演波洛的亚伯特·费尼的精彩表演,尤其念念不忘。"东方快车谋杀案"上映之后,掀起了一阵波洛怀旧热潮,此后不断有新编的波洛电影上映,直至今日波洛仍然活跃在荧屏和荧幕上。

  1864年

  赫尔克里·波洛和他的双胞胎弟弟阿喀琉斯出生。这里需要指出两点:1)有人认为阿喀琉斯并不存在 , 作者倾向于存在;2)关于波洛的出生时间有多种说法,有1839-44,1849-54,1864,1884,这里采用 1864说。(Flora也倾向于并不存在)

  1864年

  福尔摩斯一家在他们第二次来到欧洲大陆旅行时拜访了波洛一家(《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中暗示说,波洛的好友伯顿博士说道"想象一下一次假想的谈话,你的母亲和已故的福尔摩斯夫人坐在一起做着小孩的衣服:阿喀琉斯,赫尔克里,歇洛克,麦克罗夫特。")

  1893年

  (大约)波洛加入了法国或是比利时的秘密警察组织

  1904年

  波洛成为了比利时警察,和贾普警督一起破获了亚伯克兰毕伪造案。

  1909年

  巧克力盒子(波洛也曾提及此案发生在1893年)

  1914年

  波洛结束了他在比利时警察局的使命退休了。是年,德国入侵比利时,波洛参加了抵抗组织,曾被一位法国将军救过

  1916

  波洛离开比利时到了英国

  七月 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

  1918

  首相绑架案

  勒梅热遗产

  1919

  Victory Ball事件

  1920

  达文海姆先生失踪案

  普利茅斯快车上的谋杀案

  低价租房奇遇记

  潜艇图纸

  克拉珀姆厨师奇遇记

  1921

  康沃尔疑案

  马斯顿庄园的悲剧

  亨特小屋的秘密

  埃及古墓历险记

  "大都市"酒店珠宝失窃案

  双重罪恶

  1922

  贝辛市场奇案

  The King of clubs

  意大利贵族历险记

  双重线索(波洛第一次遇见薇娜·诺萨克芙女伯爵)

  约翰尼·韦弗利历险记

  失踪的遗嘱

  百万美元证券失窃案

  1923

  蒙面女人

  "西方之星"历险记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雪地上的女尸(这个案子在50年代被扩写《皇室红宝石失窃案》)

  1924

  四巨头(仅在这次冒险中阿喀琉斯出现了,并在最后死去。罗萨科芙女伯爵帮助了波洛,波洛也援救了女伯爵的儿子尼克并打算在事件结束时向她求婚,这使人觉得波洛是尼克的父亲)(啊,RIDICULOUS)

  1925

  波洛退休一年(大约在种南瓜,由《罗杰疑案》可以推测)

  1926

  罗杰·艾克罗依德谋杀案

  蓝色快车谋杀案(此书差不多是《普利茅斯快车上的谋杀案》的扩写)

  1929

  第三层套间中的疑案

  弱者的愤怒

  蜂窝谜案

  1930

  黑咖啡(舞台剧)

  铜锣再起(后来被加上一个新的结尾扩写成《死者的镜子》)

  巴格达箱子之谜(50年代被扩写为《西班牙箱子之谜》)

  悬崖山庄奇案

  1932

  人性记录

  古墓之谜

  东方快车谋杀案(此前波洛为了调查法国军方的案件去了法国(应该是法国的某个殖民地啦---Flora注))

  1933

  三幕悲剧(波洛遇见了萨特斯韦特,使其和哈利·奎恩发生联系)

  1934

  九月 云中奇案

  1935

  花园疑案

  六月-十一月 ABC谋杀案

  1936

  六月 哑证人

  海上谜案

  罗斯岛三角

  幽巷谋杀案

  1937

  牌中牌(波洛遇见了奥利弗夫人,贝特警官,罗斯上校)

  1938

  尼罗河上的惨案(罗斯上校)

  死亡约会

  波洛圣诞探案记

  1939

  黄色蝴蝶花

  梦境

  牙医谋杀案

  七月 H庄园的一次午餐

  1939 年末-1940年末

  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

  1941

  阳光下的罪恶

  二十四只黑画眉

  1942

  啤酒谋杀案

  1943

  波洛和赛舟会之谜(帕克·佩恩探案中也写了一个相似的案子"赛舟会之谜")

  1945

  空幻之屋

  1946

  遗产风波

  1952

  清洁女工之死(奥利弗夫人)

  1953

  葬礼之后

  1954

  外国学生宿舍谋杀案

  1955

  古宅疑踪(奥利弗夫人)

  1958

  校园疑云

  1962

  怪钟疑案(波洛遇见了贝特警官的儿子科林·拉姆)

  1963

  公寓女郎(奥利弗夫人)

  1968

  万圣节前夜谋杀案(奥利弗夫人)

  1971

  旧罪的阴影(奥利弗夫人)

  1975

  帷幕(波洛去世)

  波洛年表基于Anne Hart 的《The Life and Times of Hercule Poirot》,翻译:ell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