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广播有单独楼栋控制功能吗(智能人工楼长)(1)

位于川沙新镇南佳居民区的阳光城愉景湾小区,是一个由高层住宅与别墅区组成的居民区,居民有3600多人。疫情期间,居民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机制优势,形成了“小区是我家,抗疫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共同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线,成为川沙首批“无疫小区”。

科技助力减轻志愿者压力

“快递物品收件通知:一楼你的快递已到。”收到手机推送通知后,家住115楼道的陶红权出门下楼,没多久便取回了志愿者送到楼道门厅的快递。据介绍,推送通知的是一款具有核酸检测叫号及统计、抗原结果识别上传、快递物品收件通知等功能的小程序。

小区广播有单独楼栋控制功能吗(智能人工楼长)(2)

疫情封控管理期间,阳光城愉景湾一度采取了志愿者送“货”上门的模式,包括核酸采样,有时也需要志愿者上门叫号。这样的做法,对志愿者来说,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为改变这一状况,115楼的楼组长张瑛动起了脑筋,开始在自己楼栋尝试使用小程序,让居民们都觉得方便了许多。

“以前没用这个小程序的时候,志愿者们要挨个把快递送上门,现在只要通过小程序呼叫一下,大家自己下去拿,安全性和时效性都高了不少。关键是功能很齐全,核酸检测、抗原自测都能用。”陶红权说。

张瑛告诉记者,楼道里有200多位居民,一开始做核酸检测,需要至少6个志愿者上门叫号,采用小程序后省了不少人工。“原先一次核酸检测,我们楼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现在基本上半个小时就能完成。”

小区广播有单独楼栋控制功能吗(智能人工楼长)(3)

科技助力减轻了楼组志愿者的工作压力,让更多志愿力量发挥到了更需要的地方,例如小区门口等。在小区北门快递区,小喇叭循环播放着“请快递小哥主动扫场所码”的友情提醒,志愿者也随时关注着扫码情况;东门作为紧急出入口,志愿者们通过场所码和纸质化登记相结合的形式,对小区出入人员信息进行核验,确保“应检尽检”。

居民间关系更加密切

除了高层住宅,阳光城愉景湾小区还有别墅区域,共有360户1100余名居民。别墅区独门独户,分布也相对分散,为了方便管理,小区创立了“排长制”,8排别墅各配备一名排长,扮演“楼组长”的角色,承担起统筹管理、上传下达的工作。

小区广播有单独楼栋控制功能吗(智能人工楼长)(4)

倪华山是别墅区的志愿服务负责人,也是“排长制”的发起人。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按排来分类,主要是在核酸检测时相对合理,“原来是按楼号,但我们别墅区的路比较小,容易发生人员队伍重叠或者对冲的情况,所以改变了形式。”

每名“排长”需要负责包干区域内的核酸和抗原检测、快递配送、物资发放、配药就医等事务。在“排长”的带动下,不少居民纷纷当起了志愿者,人数一度超过百人。“时间长了,大家对按排分类的工作模式也愈发熟悉,配合度更好,每次发放物资和核酸检测,都有志愿者出来帮忙,效率更高。”“排长”张宇霞说。

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同舟共济,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频繁,关系也更加密切。“有居民说,我在小区里住了6年,不如这一个多月认识的邻居多。”倪华山说。

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

得益于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阳光城愉景湾小区成功创建川沙新镇首批无疫小区。而作为小区网格化防控体系的组成部分,临时党支部和多个工作组的付出也不可忽视。

在南佳居民区党支部领导下,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与小区居委、物业工作人员,以及居民志愿者组成了数据采集组、医疗健康组、生活物资组、应急保障组、秩序维护组、关爱帮困组、环境消杀组等,明确工作职责,成为小区战疫的保障力量。

小区广播有单独楼栋控制功能吗(智能人工楼长)(5)

由物业人员组成的环境消杀组,在战疫一线当好“守门员”,不仅每天对快递、外卖和团购进行彻底消毒,还对公共区域、非封控楼道保持一天二次以上的消毒频率。看到物业如此辛苦,不少居民志愿者也主动要求加入进来,分担任务。

“这次疫情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党员带头、志愿者广泛参与的效能,全力守住了居民区的安全,无疫小区的这个称号就是证明。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发挥居民自治的力量,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南佳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康菊裕说。

栏目主编 张琪

责任编辑 倪莉琪

摄影 邱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