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发生在诸葛亮“舌战群儒”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和张昭。原文如下: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器宇轩昂)(1)

(鲁)肃领命而去。次日至馆驿中见孔明,又嘱曰:“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孔明笑曰:“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器宇轩昂)(2)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器宇轩昂)(3)

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器宇轩昂)(4)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为了说服孙权与刘备组成联盟,诸葛亮来到江东。在面前孙权之前,与江东众多文臣开战一番舌战,首先遭遇的对手便是江东重臣张昭。不过,在诸葛亮正气凛然的话语面前,张昭被驳得哑口无言。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器宇轩昂)(5)

本文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提到的“器宇轩昂”, 意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器宇轩昂)(6)

诸葛亮出使江东,说服孙权与刘备组成孙刘联盟共同对抗曹操,这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在《三国志》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其间诸葛亮与张昭见过面,这也是事实,不过却并未像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一见面就是一番唇枪舌剑。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记载,张昭与诸葛亮见面,其实另有目的。《袁子》中是这样介绍事情的经过的:“张子布荐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器宇轩昂)(7)

张昭向孙权举荐诸葛亮,希望能将诸葛亮留在江东为孙权效力。在得到孙权的同意后,张昭又亲自出面劝说诸葛亮。原因很明确,张昭非常欣赏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认为他是一位世间罕见的奇才,因此才会出面劝说。如此一来,张昭也就不可能与诸葛亮唇枪舌剑,而会耐心细致、尽力劝说。

三国中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器宇轩昂)(8)

当然,张昭的劝说并没有达到目的,被诸葛亮婉言拒绝。诸葛亮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认为孙权善待自己而不会让自己发挥所有的才能。这句话并非客套,而是诸葛亮的心里话。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投靠刘备而没有选择孙权、曹操或者其他诸侯,其实是一种必然。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