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天的祖国繁荣而强大,无论是科技和经济都一直稳居在世界的最前端,面对如此强大的祖国,想想当时我们被侵略的时候的样子,不禁内心会产生动容,也会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但那时的中国真的是很贫穷。但又联想到现在,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安稳背后是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家。

邓稼先哪一年研发了原子弹(邓稼先克服困难造出原子弹)(1)

如今的中国欣欣向荣、繁荣富强。就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为祖国今天的强大所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无论是哪个方面,也无论是男是女,是长是少,我们都会去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崇敬他们。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这个科学家就是邓稼先。说起邓稼先来,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他的贡献很大,甚至被列入了中学课本当中,为的就是让青少年们熟悉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相信其中有不少的青少年也会因为被激励而努力学习,最终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成为向邓稼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像邓稼先一样伟大的贡献。

邓稼先哪一年研发了原子弹(邓稼先克服困难造出原子弹)(2)

邓稼先是出生在安徽,或许这家人在他出生时不会想到,在未来,这个孩子会做出怎样的丰功伟业。但话虽如此,邓稼先如此优秀除了自身的天赋与努力外,这与他的家庭教养与家庭氛围也有很大的关系。邓稼先的祖上十分优秀是很出名的书法大家,而到邓稼先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而邓稼先的父亲是一名学识渊博的教授,但他的父亲厉害就厉害在他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当教授。邓稼先就在这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没有任何感情缺失的平凡的长大了。

邓稼先哪一年研发了原子弹(邓稼先克服困难造出原子弹)(3)

虽然家庭方面的氛围在他的学习历程中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邓稼先的求学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日本侵华过程中,邓稼先的求学之路显得尤为艰难。但是,好在邓稼先并不是半途而废、轻言放弃的人。毛泽东曾经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就写到,只要想做成的事没有什么是困难能阻挠的,通过他的坚持和努力,以及对学术研究的执着,终于在种种恶劣的条件下完成了大学学业。

邓稼先哪一年研发了原子弹(邓稼先克服困难造出原子弹)(4)

受到当时局势的影响,中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的有限,就这样,为了学习和掌握更为先进的科学知识,当时还在北京大学教学的邓稼先决定远赴美国去继续深造。人才走到哪里都是抢手货,到美国留学的邓稼先在美国留学不久后,他卓越的才能就被美国发现了。美国政府也为了留下这个人才,用比中国要先进好多的科研条件和比中国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引诱邓稼先留下来,再加上当时周围的人对他的劝阻。如果是我们的话,遇到如此的情况时,不免心中会被动摇。但当时把振兴中国作为己任的邓稼先并没有被这些诱惑所牵制住了回国的脚步。他心中想要回国的信念更加坚定。就这样,邓稼先放弃了外国的优厚条件和其他一众爱国人士一起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邓稼先哪一年研发了原子弹(邓稼先克服困难造出原子弹)(5)

国家显然更需要拥有先进卓越的人才,回国后的邓稼先在条件艰难的戈壁滩上,一心致力于研究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努力,终于,就在1964年10月,中国终于成功引爆的第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最后邓稼先在已经确定了的设计方案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研制成功原子弹后,邓稼先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就赶紧全身心的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对氢弹的研究上。

邓稼先哪一年研发了原子弹(邓稼先克服困难造出原子弹)(6)

在邓稼先的不断研究中,氢弹于两年零八个月后也终于研究成功了,这比法国、美国、苏联研究氢弹所用的时间都要短,是世界上成功研制出氢弹所用时间最短的国家。那么就有人会有疑问了,邓稼先为祖国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那么他最后能拿到多少奖金呢?当时的中国贫穷又落后,并拿不出来多少钱给这些科学家们,即使他们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最多也就只能拿出一万块钱来分给这些研究团队,但研究团队的人数众多,最后分到邓稼先手中的钱也就只有十块了。但是邓稼先既然能够放弃美国所给的优越条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就代表了,他不在乎所给金钱的多少,而是真心想回来,为祖国做贡献而已。

结语:

邓稼先晚年病重时,当谈及到奖金的问题时,邓稼先只是略带调侃的语气说没多少钱。从邓稼先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什么金钱不金钱的,邓稼先是真的一心想为国家,又有谁不知道核武器研究的危险性与对人体的伤害性,邓稼先为了祖国都可以放弃身体,更何况金钱呢?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去学习邓稼先身上这种高尚的品格与灵魂。相比起现在的娱乐明星,像邓稼先这样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更值得我们去追捧。

参考资料: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警世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