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大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1)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大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2)

导语

幽门螺杆菌(Hp)与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关系密切。目前我国Hp感染率高达56%,诊断及治疗Hp是每个临床医师需掌握的技能。本文将对Hp感染的诊疗要点进行梳理。

01 Hp的特点

传染性强:可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我国人群感染率高达40-60%。

吸附力强:Hp的鞭毛是吸附器,可以牢固吸附在胃壁上。

毒性强: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如尿素酶、细胞毒素、粘附因子、脂多糖等损伤胃黏膜,诱发胃部病变。

抵抗胃酸能力强:Hp释放的尿素酶,水解食物蛋白产物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碱性的“氨云”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致癌性:目前证实Hp与胃腺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密切相关,是明确的胃癌危险因子,被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

02 Hp感染相关性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大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3)

约90%的胃癌(包括肠型/弥漫性、远端/近端胃癌)与Hp感染相关,Hp感染是胃癌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起次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大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4)

Hp感染是导致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重要因素,>80%的患者可检出HP感染。80%早期、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Hp根除后获得完全应答。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大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5)

03 Hp的检测方法

侵入性检测方法(依赖于胃镜活检)

Ÿ快速尿素酶实验(RUT):胃窦、胃体各一块

Ÿ胃黏膜染色图片镜检

Ÿ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Ÿ细菌培养

Ÿ基因检测方法(PCR/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于胃镜活检)

ŸC或13 14C尿素呼气实验C尿素呼气实验

Ÿ粪便HP抗原检测

Ÿ血清HP抗体检测(既往感染)

13C尿素呼气实验原理

Ÿ哺乳动物细胞中不存在尿素酶,而Hp富含高活性尿素酶

Ÿ胃内存在尿素酶是Hp存在的证据,因为胃中尚未发现有其它种类的细菌含有尿素酶

Ÿ13C标记的尿素在尿素酶作用下,分解成13C02,13C02从胃肠道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肺随呼气排出收集呼出的气体

Ÿ测定其中的13C02,与本底比较,间接判断有无Hp感染

13C尿素呼气实验阳性指标

Ÿ测定结果以超基准值DOB(Delta Over Baseline)表示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大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6)

13C尿素呼气实验优点

Ÿ无需胃镜,无需抽血,无交叉感染、无痛苦、无损伤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Ÿ具有准确、特异、灵敏和安全的特点。13C无放射性,对环境无影响。尿素是人体内正常的代谢产物,此项试验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适用于孕妇、乳母和婴幼儿,并可在短期内多次重复检查

Ÿ对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诊断,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3C尿素呼气实验注意事项

Ÿ常规检测:停抗生素2周,停胃药(抑酸药)2周

Ÿ根治检测:停抗生素4周,停胃药(抑酸药)2周

Ÿ检测当天必须空腹

Ÿ检测过程中禁饮食

04 Hp感染诊断标准

符合下述3项之1可诊断为Hp现症感染:

①胃黏膜组织RUT、组织切片染色或培养结果3项中任1项阳性

13C或14C UBT阳性

③ HpSA检测 (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

血清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末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05 Hp根除治疗适应证

《京都共识》推荐对所有的Hp感染者进行根除。《2016年马斯特里赫特V/佛罗伦萨共识报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管理》指出,Hp根除治疗可显著改善胃炎和胃萎缩。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大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7)

Hp根除指征

国内外共识中基本达成一致的观点,根除Hp治疗可取得多重获益:

① 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

② 长期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

③ 预防癌变

④ 消除炎症,部分萎缩逆转,肠化生难以逆转

⑤ 80%早期、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根除后获得完全应答,被推荐为一线用药

06 Hp根除方案

经典的含铋四联疗法为铋剂 PPI 四环素 甲硝唑。这一疗法也在共识中被推荐使用。2012年,Maastricht Ⅳ共识推荐在克拉霉素耐药率高于15%~20%的地区将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2012年我国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将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首次根除Hp的首选方案,推荐疗程为10天或14天。目前,推荐7种含铋剂的四联方案。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大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8)

07 特殊人群Hp感染的处理

目前我国儿童Hp感染率仍然较高,儿童根除Hp 首选 PPI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治疗。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过程中根除失败的情况依然存在。对于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患儿,指南建议加用铋剂或伴同疗法(PPI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甲硝唑)进行治疗。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将成人中特殊人群定义为年龄> 70 岁的老年人。年龄小于70岁成人如基础疾病、合并用药多,不良反应和潜在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增加,同样制衡铋剂四联的应用。临床中应关注这2类人群根除治疗方案实施的风险,方案个体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大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9)

参考文献:

1. 徐采朴.Maastricht Ⅳ共识报告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新策略[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3):189-192

2.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 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2):797-802.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56(7): 532-545.

4. Nguyen CT, Davis KA, Nisly S, Li J.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Special Patient Populations. Pharmacotherapy. 2019 Aug 10.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2015,53(7):496-498.

6. 杨波,田雅军,郑飞.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1,42(5):287-289.

7.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 成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中西医协作诊疗专家共识(2020,北京)[J]. 中医杂志,2020,61(22):2016-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