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3月8日妇女节,看了昨天和今天的宣传和舆论,感到十分痛心,因此我打算就这个话题和大家严肃地探讨一下。

01谁是妇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妇女就和中老年女性挂钩了,好像可以骂人“你才是妇女,你们全家都是妇女”一样。但其实谁是妇女呢?给大家看看官方的定义:在官方辞典中,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而其实妇女二字可以拆开,女,指的是未婚女子。妇,指已婚女子,故妇女也可以泛指女性。所以可以很肯定地说,大部分的中国女性,都是妇女,而这,是一件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那为什么会这样定义呢?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这样的定义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妇女节的由来吧。

02妇女地位怎么变化的

众所周知,以前经常被用来标榜平等自由的美国《独立宣言》,法兰西的《人权宣言》都是没有将女性的权利纳入其中的。女性被长期认为是男性的附庸,甚至是商品。举个栗子,今年是2021年,一夫多妻制度已经消亡数十年了。但至今世界上仍有71个国家实行一夫多妻制度,占比约三分之一

实际上,非洲和中亚南亚是重灾区,因为那里是宗教和落后国家,但是大家别以为所谓的发达国家女性地位就高,在这里点名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利坚合众国。灯塔国到现在47个州甚至还有大量合法的童婚,啥意思呢,女孩一出生,到未成年期间,只要家长同意,随时都可结婚生子,那这个阶段的女性,是不是就是女生呢??或者说叫女神也可以吗?再说个吓人的数据,在破产版美国即印度,有27%的女孩在18岁以前就会结婚。大家可以想想我为什么要说童婚这个话题。既然21世纪都这样了,那以前大家可以想象女性所处的环境,因此,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10年8月26日 ,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联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会上德国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士,国际妇女书记处书记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以此团结和动员全世界广大劳动妇女反对战争,反对压迫,争取自身解放。当时主要目的是帮助妇女获得选举权,要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并连同整个妇女问题一起对待妇女选举权的要求。妇女节必须具有国际性和认真筹备对待。

女生节就该精致点:正经人谁过女生节女神节(1)

国际妇女节就这样出现了。它是社会主义的节日,是妇女的节日,是国际的节日。1921年9月9日,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会议采纳了保加利亚的女共产党员建议,把国际妇女节定在每年的3月8日,以纪念俄国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争。从此,3月8日被一直沿用。十几年之后, 中国妇女第一次举起‘三八’这面反压迫反歧视的旗帜, 公开举行纪念活动。1921年,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渔阳里六号举行‘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 由高君曼 (优秀的共产党员陈独秀的妻子) 演说。这是中国最早举行的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活动。1924年,广东举办了中国首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群众性活动。著名的有识之士何香凝、廖仲恺、曾醒发表演讲。他们提出响亮的口号:“解放中国半殖民地之地位”、“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要求妇女劳动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工价权、女子参政权及一切妇女应得之权”、“要求女工保护、生育保护、儿童保护法立法”。当然,由于战乱和国民党能力不足,距离实际落实仍有很大距离。下图正是爱国主义者,女权运动家何香凝奶奶。

女生节就该精致点:正经人谁过女生节女神节(2)

1927年3月,毛教员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1949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同时,在教员的极力推动下,神州大地迅速荡涤了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消灭了娼妓、童养媳、姨太太等恶习以及对妇女的压迫。1950年5月1日,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实施。它明确规定,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婚姻制度。20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说出了那句震撼人心的论断——“妇女能顶半边天”!1961年,老人家还写过一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赞扬女战士:“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同工同酬等终于实现,我国女性地位得到稳步提高。到了2015年,中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9.4岁,比新中国成立时提高了42.7岁;2017年,本专科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52.5%,比1949年提高32.7个百分点;2018年,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为 61.1%,远超过 47.4%的国际平均水平,中国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缩小到 14.6%,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7%);2018 年全国就业人员中,完成大学本专科教育的女性比例19%,男性为17.5%;研究生教育中女性比例为0.9%,男性为0.8%,女性均超越了男性。可见,目前中国的女性地位已经比以前大大提升了。在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也一致申明“妇女的进步就是全人类的进步”这一原则。总体来说,女性地位比之前确实有提高,但对女性的不公仍然存在,然而是什么在阻碍这种进步呢?

03谁才是敌人

很多人都是二极管思维,认识问题是片面的,静态的,想当然的。男和女从来就不是水火不容的,相反,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的身份,那就是中国无产阶级的一员简单举个栗子,不能因为世界上只有两种颜色的苹果,绿和红,就认为一定是绿苹果侵犯了红苹果的利益,实际上,他们更应该共同对付的是各类害虫。那么回到问题的本身,是谁在害怕女性意识觉醒?是谁不想让妇女能顶半边天?是谁在污名化妇女?妄想给女性贴上其他五花八门的标签来否定女性运动的成果?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女生节就该精致点:正经人谁过女生节女神节(3)

这是某个也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网购平台的图片,大家点开手机就能看见满屏的“女神节”。为什么不能说是妇女节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消费主义打算物化一切。物化女性,资本家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妇女拿着劳动得来的被剥削的工资,转头就根据资本偷换概念的肆意宣传给自己贴上标签,女神=口红+眼影+包包。。。。越贵越精致就越女神,女性等于身上商品的价值,工资又回到资本家的手里,然后还忽悠人说“真正的独立女性不应该被定义,活出真我”。真正的社会主义劳动妇女,你的价值,你的真我,永远都体现在社会实践上,你的劳动上。当然,资本家们不想让大家意识到这点。他们害怕和厌恶妇女,喜欢女生和女神。另外一些人,目的也十分丑陋。

女生节就该精致点:正经人谁过女生节女神节(4)

女生节就该精致点:正经人谁过女生节女神节(5)

这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经常会看到某些平台上有机器人账号活跃于各种女性话题,并挑起节奏,推动男女对立,淡化阶级斗争和国家意识,他们的意图过于明显,但还是不少人深陷其中,误以为红色的害虫是真心帮助红苹果的。

还有部分人,就是纯粹的热爱流量和无知

女生节就该精致点:正经人谁过女生节女神节(6)

女生节就该精致点:正经人谁过女生节女神节(7)

给大家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女神节。女神节,是指每逢八月初二这一天,清江沿河两岸各家各户都要备办酒席,祭祀厨师之祖“盐女神”。

贻笑大方。

04妇女能顶半边天

要明确一点,妇女意义上的女性才是完整的。马克斯·韦伯说过,社会意识与社会形态是相互形塑的。什么社会意识转变了,这说明社会形态肯定也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从妇女节到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反映的正是社会主义的平权,到扭曲的市场经济下消费意识形态的转变。妇女这个称呼,本身蕴含着解放的意味。追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 先不对工业技术统治的现代社会造成人的异化做价值判断。人首先生活在物质条件之中,人的本质就在于能够通过自主性的劳动改造物质世界,因此可以说,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是同一的。只有生活,而没有生产的人是残缺的。因此妇女这个词,它意味着女性从封建伦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也可以参与到社会生产实践之中。部分标榜自己的女权主义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让女性在劳动中获得和男性平等的权力。而不是被消费主义制造出来的“女王节”“女神节”消费符号牵着鼻子走。消费主义没什么神奇之处,它不能凭空制造出人的欲望。消费主义和消费符号本质就是差异,是对社会地位,等级,名望的差异的追求。今天的女权们说,通过性解放,通过消费符号的差异,通过造神运动,我们就能争取我们的权力,其实这只是被资本的消费主义耍的团团转,自身离人类的本质也越来越远。当一个人被异化了,还有谈平权的必要么。这个世界,没有神,只有人民群众,只有你我。妇女能顶半边天

女生节就该精致点:正经人谁过女生节女神节(8)

女生节就该精致点:正经人谁过女生节女神节(9)

让中华儿女,无论男女,一起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共同造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妇女们,节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