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其中,就古蔺县来说,人口超80万,隶属于泸州市,地处四川、贵州两省的交界处。就古蔺县这一建制,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四川省的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80万)(1)

首先,古蔺(lìn)县,隶属四川省泸州市,古为“蔺州”、“落洪”。在地理位置上,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41′~28°20′,东经105°34′~106°20′之间。南东北三面与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等县(市)相连,西与叙永接壤,也即该县地处四川、贵州两省的交界处。就古蔺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和秦朝时期,该地区属古夜郎国的疆域。公元前122年,汉武帝的使者经过夜郎,夜郎国君发出“汉孰与我大”之问。其实,那时的夜郎也是大国,中心即在四川省古蔺县一带。

四川省的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80万)(2)

在西汉时期,汉朝逐渐将该地区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疆域中。东汉时期,今泸州市古蔺县一带属江阳郡这一建制。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古蔺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在三国时期,该地区属蜀汉的南中地区。南北朝时期,今古蔺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唐元和元年(806),在纳溪以南,至赤水河中上游北岸设立了縻蔺州。州治在今兴文县所在地中城镇,领舸龙、舸支、宋水、卢吾四县。以彝族首领为州刺吏,属剑南道泸州。到了唐朝末期,南诏势力坐大,泸州、蔺州等地全部落入南诏手中。

四川省的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80万)(3)

由此,在唐朝末期到北宋初期,今古蔺县一带属南诏国。到了北宋中期,在该地区设立羁縻蔺州。不久之后,北宋废蔺州,并入江安、合江二县,属潼川府泸州。到了南宋时期,今古蔺县一带属大理国。元朝建立后,在该地区设立永宁宣抚司。彼时,永宁宣抚司的辖地大致与唐代羁縻蔺州的辖地相同。在此基础上,永宁宣抚司属四川行省。公元1371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该地区设立设立永乐卫,与四川“永宁宣抚司”(土司)同城而治。明朝末期,今古蔺县一带属叙州府。

四川省的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80万)(4)

最后,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在该地区设立永宁路,隶叙州府;永宁卫改建为永宁县,隶属贵州威宁府。公元1908年,永宁县迁治古蔺场。1909年,永宁县正式更名古蔺县,属永宁直隶州管辖。由此,就古蔺县这一建制,始于公元1909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到了1913年,古蔺县属下川南道。1928年,古蔺县直属于四川省。1985年,省辖泸州市成立,古蔺县属泸州市。截至2018年底,古蔺县总面积达318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87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