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新型卷尺欢迎来电(沈北记忆新城子区新城子卷尺厂)(1)

新城子卷尺厂前身是新城子区弹簧厂。1962年,区政府为了发展我区工业和解决部分在职干部家属的就业问题,经与沈阳市弹簧厂协商后决定在新城子区建一个分厂,厂址定在新城子街火车站南侧。当时工厂的规模很小,只有4间厂房,加起来也就100平方米左右,参与建厂的大多是来自市弹簧厂的技术人员,同时又根据实际需要从新城子区内招收10名工人,基本都是区政府和公安局干部的家属。

1962年新城子区工业没有几家,初建厂时遇到很多困难,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为了弥补资金不足,有的职工从家中拿门、窗和建厂急需的材料用具。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很快投入了生产,产品主要是工业用的各种型号弹簧。从1962年到1965年,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由区五金公司负责销售,生产出的弹簧系列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企业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厂领导没有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单一的弹簧生产上,1965年2月经考察研究,决定开始试制生产钢卷尺,当时由于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企业的技术人员对钢卷尺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及所等生产设备知之甚少,几乎是空白。

虹口区新型卷尺欢迎来电(沈北记忆新城子区新城子卷尺厂)(2)

虹口区新型卷尺欢迎来电(沈北记忆新城子区新城子卷尺厂)(3)

针对实际情况,厂领导决定派出专人到上海、天津卷尺厂学习。当时国有卷尺企业只有上海和天津两家,经过外派技术人员的虚心学习和刻苦钻研,回厂后当年便生产出了合钢卷尺,产品有1米、2米钢卷尺,年产100万只,并命名为“红星牌”,1970年更名为“金钟牌”。由于产品质量好,在同等产品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销路十分看好。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解决现有条件与生产不相适应的实际问题,经区政府生产指挥部同意,钢卷尺生产脱离弹簧厂,单独建厂生产,新城子卷尺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虹口区新型卷尺欢迎来电(沈北记忆新城子区新城子卷尺厂)(4)

1971年4月,在区政府生产指挥部指导下,由工交站郭强同志主抓新城子卷尺厂的建厂工作,区领导非常重视卷尺厂的建设,相继两次批复用地14000平方米用于新厂建设,厂址选在新城子街杭州路26号(当时为新城堡村耕地)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分别设有生产车间、电镀车间、组装车间和变电所、锅炉房。1971年10月27日区政府任命曹尔珍同志为新城子卷尺厂党委书记,负责全面工作。

虹口区新型卷尺欢迎来电(沈北记忆新城子区新城子卷尺厂)(5)

新厂的建设共历时6个月,于1971年10月正式投产并形成生产规模,在原有的100名职工的基础上又从区内政策性招收以返城知青为主的200名职工,职工总数达到300余人,主要生产设备有:切料机、热处理设备、印字机、电解槽和涂漆设备等。新厂投产后,产品为适应市场需要,很快就形成系列化,其产品有1米、2米、3米、3.5米、5米、7.5米钢卷尺;5米、10米、20米、30米、50米长钢尺;5米、10米、15米、20米、30米、50米、100米布卷尺。生产出的钢卷尺产品从外型到质量均达到国家计量标准局所规定的指数,用户达到1000家以上。销售面由沈阳市逐步扩大到全国各省市,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在全国享有很高的信誉和知名度。我厂生产的2米(707型)钢卷尺设计于1969年,1970年投入生产由于钢尺的示值精确,表面光洁耐腐蚀,荣获国家工业部优质奖。

虹口区新型卷尺欢迎来电(沈北记忆新城子区新城子卷尺厂)(6)

卷尺厂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除了上级领导的重视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和对新产品的研发,始终把目光锁定在市场需求上,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我们首先抓的是对技术人员的培养,组织全厂技术人员分批到沈阳工业大学进行深造,学成之后主攻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先后开发出钢珠、布尺、电子琴等新产品。技术革新项目主要有自行研制的电镀滚镀流水线,不仅提高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把产品废品率从原来的60%降低到30%,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从1971年到1986年,企业发展平稳,年产卷尺均在800万只以上,年均产值达800万元,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国家,累计创汇100万美元。

虹口区新型卷尺欢迎来电(沈北记忆新城子区新城子卷尺厂)(7)

虹口区新型卷尺欢迎来电(沈北记忆新城子区新城子卷尺厂)(8)

1986年之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各地区卷尺企业的兴建,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企业经营逐步走入困境。1990年按照要求对企业进行体制改革,之后企业陷入停产状态。

参考资料:新城子文史资料 第九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