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轮胎科技领导者米其林(Michelin)集团低调宣布集团前总裁、法国工业家、轮胎大王弗朗索瓦•米其林逝世,享年88岁在他的带领下,轮胎世家米其林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创新和不懈的努力受到了全球各地人们的广泛认可;而作为企业的拓展业务,米其林涉足餐饮业以来也是备受尊重,米其林美食指南几乎被全球美食爱好者奉为圣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吃遍所有米其林餐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吃遍所有米其林餐厅(关于米其林餐厅你不得不知的几件事)

吃遍所有米其林餐厅

近日,全球轮胎科技领导者米其林(Michelin)集团低调宣布集团前总裁、法国工业家、轮胎大王弗朗索瓦•米其林逝世,享年88岁。在他的带领下,轮胎世家米其林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创新和不懈的努力受到了全球各地人们的广泛认可;而作为企业的拓展业务,米其林涉足餐饮业以来也是备受尊重,米其林美食指南几乎被全球美食爱好者奉为圣经。

1、米其林的历史

早期的米其林并不像现在这样以轮胎生产为主,而是生产一些供小孩玩耍的橡皮玩具,随后还生产过橡皮软管、像皮带和马车制动块等,这就是米其林集团的雏形。188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引起了当时的管理者米其林兄弟对自行车轮胎的注意,之后汽车轮胎的发展更是奇迹般地震惊了整个世界,米其林也从此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2、轮胎世家为何要涉足餐饮业?

作为轮胎行业中首屈一指的世界品牌,米其林究竟是怎么和美食扯上关系的呢?

(1)米其林为驾驶员提供福利

擅长做轮胎的米其林,一开始秉着为驾驶员着想的初衷,免费提供换胎指南、旅行小册子等。不过令米其林集团伤心的是,驾驶员们似乎并不领情,有的甚至还拿小册子去垫桌脚。

(2)驾驶员也有一颗吃货的心

其实,并不是米其林的服务不够周到,而是他们忽略了驾驶员也有一颗吃货的心。意识到这一点以后,米其林开始制作更加精美的旅行指南,并附上了吃货们期待的美食指南,小册子也由原来的免费变成了收费。这本小册子的出现似乎把握到了吃货驾驶员的内心,一个歪打正着,就给米其林开拓全球餐厅市场奠定了基础。在吃货们的“带领”下,米其林迎来了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真是不得不感叹“吃货”多,力量大啊!

3、米其林餐厅评分系统

米其林作为餐饮业权威鉴定机构,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三大原则呢?

(1)公平

公平重在“平”字,强调平等,这在米其林的评分系统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米其林餐厅评分系统共有三个等级:一颗星指的是在同类饮食风格中表现非常优秀的餐厅;两颗星指的是厨艺非常高明,值得特意绕道前往就餐的星级餐厅;三颗星则较难达到,一般指经过米其林多年观察,始终保持最高水平且令人永世难忘的星级餐厅,更有人称,这种餐厅值得大家打“飞的”前去用餐。

之所以说米其林制度严苛,是因为餐厅厨师也影响着星级的评定。如果厨师水平不够的话,其它硬件设施、服务态度、周边环境再好也没用。也只有在这些高水准厨师的掌勺下,米其林餐厅才能长久以来深受广大吃客喜爱。

(2)公正

和公平类似,公正重在“正”字,强调正义,考虑民声。不要以为评上星级餐厅就一劳永逸了,世界上星级餐厅那么多,万一某些不良商贩在评上星级以后就开始走歪路那岂不是要殃及消费者。因此,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与健康,米其林每年都要对星级餐厅进行数次考核:一颗星和两颗星的餐厅每年约进行15次左右的重复考核,三星级餐厅则更多,如此高频率的考核自然是不可能有任何纰漏。

另外,要想保住已有等级,就必须保证每次审核在所评等级之上。如果还想向更高等级奋斗,那么就得长期保持格外优秀的表现。

(3)公开

与一贯的要求不同,米其林的评审并不公开。米其林集团有上百位“美食侦探”,他们大都毕业于美食品鉴或酒店管理等专业,然后经过层层筛选后签下保密协议方可上任。美食侦探的主要任务就是定期乔装成普通消费者去往世界各地的米其林餐厅自费点餐,然后施展自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独特本领对餐厅的美食、服务、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记录,再回到法国整理总结后一并汇报给上级部门。

当然,为了保证检查的公允,这些美食督察员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一般不会对同一家餐厅进行重复品评,而且每一家餐厅的评分都是经过多位督察员的观察和汇报得出的综合评分来进行星级评定的。这种“微服私访”似的美食品鉴使得米其林星级餐厅丝毫不敢怠慢任何一位顾客,如此严苛的评审自然可以造就一流的品质与服务了。

4、米其林餐厅全球分布概况

毋庸置疑,卖轮胎的米其林不仅能品鉴美食,而且还品出行业神话来了。让我们来看看米其林餐厅在全球的分布情况吧!

(1)法国本土及欧洲其它国家

作为米其林的发源地,法国是米其林星级餐厅最多的国家。其中法国菜作为米其林餐厅的传统菜肴,更是历久弥新,深受世界各地美食爱好者的喜爱。由于三星级餐厅评定要求严苛,因此截至2012年为止,全球目前尚且只有106家三星级米其林餐厅,就连法国本土的三星级米其林餐厅也不足三分之一。

而在欧洲其它国家,米其林认可的餐厅也是不计其数,其中意大利拥有最多米其林星级餐厅,德国则拥有最多的三星级米其林餐厅。另外,欧洲还有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英国、爱尔兰、瑞典、荷兰和瑞士等国家入选星级餐厅。

(2)美洲

作为美洲的代表,美国第一版米其林指南于2005年首次问世,当时收录的多为纽约餐厅。而后,旧金山和芝加哥等地的餐厅也逐渐受到了米其林的认可。因美洲多为移民国家,其菜式也多参照欧式风范,因而衍生了新系列的西式美食,在世界各地刮起了西餐之风。

(3)亚洲

2007年,日本料理的一丝不苟为其赢得了米其林在亚洲的首轮关注,之后美食侦探开始踏足中国的香港和澳门,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带,香港和澳门的餐厅也很快获得了星级米其林餐厅的称号。中国大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因为米其林一直专注于西餐,目前还没有涉及中餐。

5、米其林餐厅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除了严苛的等级考核之外,米其林也会定期更新美食指南,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代性。米其林的美食侦探们一般通过食物及舒适程度对餐厅进行评分,因此得到米其林认可的餐厅都是有一定的过人之处的。

(1)美食

米其林餐厅现基本以西餐为主,尤其以欧洲菜最具特色。在法国,厨师属于艺术家行列,能否被评为米其林星级餐厅还关乎大厨们的实力,甚至有的餐厅因换了大厨而被摘掉星级餐厅的荣誉。因此,米其林餐厅的厨艺是赢得信赖与欢迎的基础。米其林餐厅除了讲究食物的美味与享受,还注重摆盘的精致华美,让顾客在用餐的同时,体验到别出心裁的视觉盛宴。

(2)舒适程度

出现在米其林指南(Le Guide Michelin)上的餐厅至少要有一副“”叉匙,这是米其林对餐厅的基础品评标准,是根据餐厅的硬件设施、餐具、服务、卫生程度及周围环境来进行评定的,代表着餐厅的舒适度,最高等级是5副叉匙。有的餐馆前面有个米其林轮胎先生的标志,这一般表明这家餐厅物美价廉。如图所示:

不过需注意的是,米其林餐厅和米其林星级餐厅不是一个概念,米其林指南收录的餐厅统称为米其林餐厅,但未评上星星的餐厅就不能称之为米其林星级餐厅。不过由于米其林评审的权威及公正,因此能被收录认可已是一份荣誉,而被评为星级,即使是一星,也是餐饮界极高的荣耀,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资本。

来源:红酒百科全书(文/眭燕芬)

红酒百科全书,酒行业排名第一的新媒体,wiki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