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高雅、奋进的白鹭自古入诗入画,被咏之画之。作为摄影师要如何才能拍到、拍好白鹭?

白鹭“静如处子,美若天仙”,自古就是备受文人墨客推崇的文化鸟类,同时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非常喜爱的拍摄题材。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1)

这种大体型树栖鸟其环境、习性、形体等方面具有特点,也决定了其拍摄有自身规律。

白鹭长啥样?——初识白鹭

白鹭其实不是一种鸟

我们先澄清一个被普遍误解的概念——日常所说的“白鹭”其实并不是一种鸟,而是一类鸟的集合(或统称),指鹳形目-鹭科-白鹭属鸟类,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有22种。

因此,严格意义上的“白鹭”实际上是这22种鹭属鸟类的集合。而这其中,有4种通体洁白(其他18种不完全是白色)——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雪鹭是广大摄影爱好者的主要拍摄对象,因此一般意义上俗称的“白鹭”主要指的是这4种。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2)

左上-大白鹭,右上-中白鹭,左下-小白鹭,右下-雪鹭

在哪可以拍到白鹭?——白鹭的分布

白鹭以湖泊、溪流、稻田、沼泽等湿地为主要栖息地。那么,它们平时分布在哪些区域呢?

大白鹭

大白鹭在我国分布很广,繁殖期(4-7月):多在东北、河北、辽宁、福建和云南等地;迁移和越冬期: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如江西、广东、福建、台湾等。

中白鹭

在甘肃、江浙闽一带的中白鹭主要为夏候鸟,云南地区的则为留鸟,广东、海南和台湾则为冬候鸟。

小白鹭

小白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江南一带且大多为留鸟,这也是南方最常见的拍摄品种。

雪鹭

雪鹭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陆。

如何拍摄白鹭?—— 技术要领

鸟类摄影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多讨论,以下专门针对白鹭的特点介绍一下对焦、连拍、快门和曝光这4方面。

【对焦】

(1)对焦点并非越多越好。在实际拍摄中,我们会发现多点对焦其实也会跑焦,而且对焦点越多,跑焦点也越多。这是因为过多的对焦点容易被前景、背景物体干扰。一般策略是——如果前、背景单纯(例如天空),运动速度快,则可以全对焦点覆盖。如果前景、背景复杂,运动速度慢,则使用中央区域对焦点更好。

对于白鹭这种大型低速鸟类,中央区域的对焦覆盖会更合适,例如佳能高端单反全对焦点共有61个,中央区域主对焦点则是9个。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3)

(2)追踪灵敏度应适中。追踪灵敏度是指对焦系统的反应速度,也就是对焦系统扫描物距的频率。灵敏度越高对距离变化的反应速度就越快,但越容易被杂讯干扰。

因此当白鹭周围环境简单,例如在天空中飞翔或水中漫步,灵敏度可以高一点,否则不宜过高。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4)

(3)对焦和曝光优先设置。总所周知,单反相机对焦与曝光存在时差,曝光的时候测距系统是不工作的,所以高速连拍运动物体时,物体的“未来位置”是依靠算法去“猜”的。这对匀速运动的物体当然好办,但是对于不定性地加、减速的鸟类就要考虑是等对焦完成再启动快门,还是不等对焦完成就启动快门?

二者往往难以平衡,因此,建议原则是:如果要求拍摄质量较高(例如摄影比赛、艺术创作),此时可以对焦优先;如果以能“拍到”为主要目的(例如科考、自然记录等),则可以曝光优先。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5)

(4)拉大反差,提高追焦成功率。在反差小,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对焦系统很难精准进行追焦。除了尽量避开这样的环境外,拍摄者还可以利用焦外画面的虚化来拉大背景与鸟儿之间的反差,给对焦系统更明确的判断依据。背景离鸟距离越远,虚化越强烈,彼此区分度越大,追焦越精准。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6)

【连拍】

白鹭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每秒约在3-5次左右,和一些中低端相机的连拍速度相当,此时要把握触发快门的时机,否则一阵狂拍之后会发现拍出来的白鹭姿态都是一样的。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7)

如果是拍摄起飞动作时,人反应过来时鸟可能已经飞走,因此对于具有预拍功能的相机,可以半按快门进行后台预拍。这样在实际按快门前已经有一些照片可选,可大大提高成功率。

【快门】

白鹭属于体型相对大,动作相对缓的鸟类,需要的快门速度会略低于一般小型鸟,大致如下:

栖息产卵、整理羽毛 —— 1/150秒 ~ 1/400秒

求偶交配、嬉戏打闹 —— 1/400秒 ~ 1/640秒

高速飞行、打斗捕食 —— 1/640秒~ 1/1500秒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8)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9)

实拍证明,拍摄飞行中的白鹭,1/1500秒的快门速度已经可以保证画面足够清晰,更快的速度对画面提升也不大。当然,如果是手持拍摄,考虑到长焦镜头自身重量会带来的手持稳定性问题,快门速度可以再高一点。

【曝光】

白鹭之美在其周身圣洁的白色,因此曝光准确尤为重要,过之或不及都会辜负这一身洁美的羽毛。

如果采用自动曝光拍摄:当白鹭在树林或水里时,它全身洁白与环境反差大,要适当降低1-2档曝光补偿;如果背景是天空则要增加曝光补偿,但注意千万不要加多了,1/3档足矣!因为你要始终记得,白鹭有别于其他鸟类,它周身洁白,曝光补偿的增加极容易引起过曝而丢失细节。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10)

另一种更好的做法是:选择点测光,把测光点设置在白鹭向光的一面,然后把测得的曝光数据进行锁定后拍摄。只要现场光线不变,无论白鹭怎么动,背景发生什么变化,曝光都是准确的。通过点测光还可以压暗背景,形成明暗对比,使白鹭更加突出,羽毛也更显美丽。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11)

小提示:如果没有把握,对于白鹭这种体型较大的鸟类:用中央5点(或9点)对焦 C-AF(连续对焦) 低速连拍(每秒18张左右)是典型设置。

如何拍好白鹭?——白鹭习性和拍摄经验【拍摄时机】

宏观时机 ——每年4-7月份的繁殖期,白鹭为了在异性面前展现自己,背部会生出蓑衣状的纤细的羽毛,耸起时似孔雀开屏,气宇轩扬熠熠生辉;而秋末至春初,白鹭所捕鱼个体较大,可以拍到精彩的捕食场面;而夏季湖泊河流中有许多鱼群跃出水面,也能拍到很生动精彩的画面。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12)

中观时机 —— 每日最佳拍摄时间在早晨6时到9时——早晨白鹭外出捕食育儿,以及傍晚太阳快落山时,此时白鹭嬉戏归巢可以结合夕阳和晚霞拍出非常有意境的画面。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13)

微观时机——起降;捕食;求偶;育儿;打斗等。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14)

【靠近白鹭】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15)

(1)白鹭对黑色较敏感,拍摄时应避免穿黑色服装,穿迷彩色为佳。

(2)靠近白鹭应当循序渐进。白鹭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当它低头时,可以稍作“移动”接近,移动时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例如蹲在地上,或者跪在地上,甚至趴在地上移动;而当它抬起头时,则不宜靠近,避免把它惊走。

(3)白鹭又是一种“高智商”鸟类,对于“熟人”,它知道自己不会受伤害,会允许亲近;如果是“陌生人”而且手上还有一个“大家伙”,则会高度警惕。因此,接近白鹭也需要一个培养感情和互相信任的过程。

(4)白鹭还有个特点──不太害怕汽车,因此,条件允许的话躲在汽车里拍摄也是很好的方式。

【黑白构图】

在拍摄白鹭时常用黑白模式来突出白鹭的层次与细节。白鹭本身就通体洁白,使用单色来拍摄能让画面主体突出,色调统一,不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复杂颜色而影响画面美感,能很好体现白鹭的神韵。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16)

白鹭背景图怎么和融为一分钟(从习性特点技术)(17)

结语

白鹭摄影设备、技术、运气缺一不可,作为拍摄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人事,从设备、技术、知识、经验等方面着手提高拍摄的成功率。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我是孤独棱镜,如果你觉得本文不错请别忘了关注我,欢迎转发、评论共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