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精炼

1、歌德是德国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期的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其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奠定了他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2、歌德是欧洲文学史上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的文豪,一生成就卓著,在诗歌、小说、戏剧、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等方面均有建树。

3、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早期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作品取材于歌德自身和朋友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维特和绿蒂的爱情悲剧。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知识青年的代表。他出身于市民家庭,才华出众,思维敏捷,感情丰富细腻;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痛恨封建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热爱自然,厌恶冷酷无情的社会。他爱上了善良美丽的绿蒂,但封建门第观念和传统习俗阻隔在两人之间;他投身于事业,但官场等级森严,屡遭排挤。难以排遣爱情和事业烦恼的维特,陷于痛苦中无法自拔,最后以自杀抗议扼杀人性的社会。

歌德写少年维特的烦恼用了多久(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基本特征)(1)

结合作品分析特征

1、维特的悲剧具有社会性,反映了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找不到社会出路的苦闷情绪。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反映了现世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表现了年轻一代人的反抗以及自身的弱点,揭示了造成年轻人悲剧的社会原因,批判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和势利庸俗的社会风气。

2、维特的烦恼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因为自我和社会的冲突而烦恼。他与恶俗的社会格格不入,但缺乏具体的斗争目标和勇气。维特富有才能和学说,拥有高傲的人格与独立的见解,与当时平庸鄙俗的现实冲突尖锐,但他总在冲突中选择逃避,以孤傲来对抗丑恶的社会,自然难以摆脱苦闷郁悒的折磨,也决定了其烦恼的不可避免性。其次,维特因爱情无望而烦恼。他同绿蒂一见钟情,将其视为心灵的慰藉,但绿蒂已有婚约,加之绿蒂宁愿严守礼法也不愿追求爱情,这使维特一次次陷入烦恼之中。再次,维特因事业受挫而烦恼。失去爱情的维特企图投身事业排遣痛苦,但官场等级森严,低下的社会地位使他屡受侮辱,不得不愤而辞职。

3、维特之烦恼,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他反抗的不彻底性,反映了觉醒的德国知识青年的时代局限。他与社会在爱情和事业上展开的交锋,是以他的失败而告终,虽然最后以死抗争,但客观上仍然展现了社会恶势力的强大。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的烦恼,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觉醒者跟平庸鄙俗的社会环境的冲突。

4、在艺术上,作品以维特与友人及绿蒂的通信以及他的日记片段的方式连缀而成。这种叙述方式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直抒胸臆,着重表现主人公对社会人生的主观感受,加强作品的情感色彩。作品还注重对自然景物及其变化的描写,情景交融,更具艺术感染力。

加深印象

1、《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第一部引起广泛国际反响的文学作品。据说拿破仑在四处征战时随身携带的一本书便是《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作品也在五四运动时给大批青年产生巨大的影响。

2、同时,歌德首次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概念,他曾在谈话录中对助手艾克曼说:“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每一个人都应当欢迎它的到来。”艾克曼的《歌德谈话录》是了解歌德生平与思想重要作品,可以适当了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