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泉州府文庙西围墙,脚下古朴的青石板,把这堵堪称老城区最长的朱红围墙,映衬得分外庄重。1200多个年头的悠悠岁月,作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泉州府文庙几经变迁,规模宏大、殿宇壮丽,孕育出无数仕士英才。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1)

兰桥巷 泮宫内

红朱墙,琉璃瓦,出砖入石留华彩。

围墙仿佛一道厚厚的屏障,把文庙与喧嚣隔绝开来。而红墙之外,是小有名气的兰桥巷。兰桥巷地处打锡街南侧,旧称“蓝桥巷”,坊间传说巷名来源有三:一是巷内原有座蓝桥宫;二是巷里曾住着一位蓝姓贞洁烈女;三是此地乃唐罗城的镇南门,原有一座蓝桥横跨濠沟之上,四通八达的濠沟暗潮涌动,与府文庙的泮池水同源。如今,小巷因地处文庙西边,坊间也称之为“西序”。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2)

泉州府文庙的围墙,仿佛一道厚厚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隔绝。

日光倾城而下,无尽的时光里,兰桥巷静观着府学内外发生的一切。民国时期,文庙棂星门以南辟为菜市场,这个妇孺皆知的“中菜市”,曾是泉州菜市场的“龙头老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文庙的附属建筑,泮宫门楼旁的“九间百货”人潮如流,泉州人大多来此置办嫁妆“三大件”。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兰桥巷旁,400年的留氏古厝是晋江王留从效后裔所购的宅邸,上世纪中山路修路时,留氏后人遵循先祖遗训,让出半数多屋宅以供修路;兰桥巷18号,是泉州琵琶制作艺人李建瑜的“风雅斋”,十几年来,从这里出阁的琵琶已有数百把,台湾客户一订就是30把;巷内曾有座境主庙蓝桥宫,奉祀昭国公杨六郎,而今已成街道办事处……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3)

泉州府文庙的围墙,仿佛一道厚厚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隔绝。

数百年来,无数学子从兰桥巷走过,入泮拜孔子。他们的心头大都怀揣着金榜题名的梦想,希望能考取功名鱼跃龙门,进而过泮桥、越泮池。然而,又曾有多少学子遗梦兰桥?

赫赫府文庙传千年文脉 攘攘泮宫里忆菜场喧嚣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4)

文庙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壹 府文庙

纪晓岚写过巴金住过 古今学子的共同记忆

“国保”泉州府文庙,既是供奉孔子的神圣之所,也是古时州府的府学所在。从唐朝初建于今泉州六中一带,被称“鲁司寇庙”,到北宋迁至现址、31年后移到庄府巷,再到100年后还复旧地,文庙至今约有1280岁了。

鲜为人知的是,泉州府文庙曾化解清政府与郑氏谈判的礼仪之争,引得大才子纪晓岚视察试院,并将见闻载入《阅微草堂笔记》。从古代府学,到重建贡院发展考棚,再到开办平民小学,府文庙一直是泉州赫赫有名的文教中心。从这里走出的“考霸”不计其数,仕子们竞相劝勉读书,纷纷通过科举走上仕途。

立于大成殿外,眼前尽是朱红,千年风雨沧桑,泉州府文庙的文脉从不曾断裂。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5)

清末泉州府文庙考棚 (老照片翻拍)

清政府与郑氏府文庙谈判 化解拜会礼仪之争

时针往前回拨300年。《台湾外记》记载,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要招抚台湾郑氏,派刑部尚书明珠、兵部侍郎蔡毓荣为钦差大臣入闽,与靖南王和福建总督齐集泉州,主持和台湾郑氏的谈判。

然而,双方在商议拜会礼仪时发生严重争执。一方认为,明珠等人是钦差大臣,郑氏使者需走角门、偏坐;郑氏使者却不同意这样的安排,拒绝使用地方官员拜见钦差大臣的礼仪,而要求以客使的礼仪。

争执不下,双方“数日未会”。为打破僵局,兴化知府建议双方在泉州府文庙相见。文庙是供奉孔子的地方,当时官员皆由角门进文庙,且只能偏坐。孔子是两岸共同尊崇的圣人,郑氏使者对入文庙的礼仪是认可的,而钦差大臣代表皇帝则可以走大门。

最终,这场礼仪争执,由于地点选择在泉州府文庙而得以化解。虽然谈判最终没能成功,但却是清、郑历次谈判中,代表层级最高、彼此提出的条件最为接近的一次。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6)

历经几次修葺的府文庙广场重归恢弘

明伦堂成科举考场 纪晓岚曾来泉视察试院

清乾隆年间,一代才子纪晓岚曾巡视泉州试院,并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在泉州遇见的稀奇古怪事。纪晓岚在书中称,泉州试院是以前的海防道署,明朝曾发生过多次杀戮,试院屋多空寂,隐约好像有古衣冠人暗中来往。他们一行到泉州试院后,幕友孙介亭称曾见纱帽红袍人进入仆役室,便对窗斥责鬼魅,此后怪人怪事再未发生。

对此,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庄小芳认为,撇开故事的传奇性不谈,纪晓岚的记载无意中留下清代泉州试院宏大又冷清的印象。

事实上,唐朝时,泉州一直没有专门的考试场所,每逢科考只能把府学文庙作为考场;到了南宋,城西肃清门内贡院“万桂堂”的创建,使泉州有了专属考场;元代至清前期,又只能在文庙内的明伦堂举行。因此,文庙一度是重要的科举考试地。

清乾隆四年,泉州决定重建贡院,离府文庙咫尺的兴泉永道署成功改建为贡院,坊间称其为考棚(今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这座纪晓岚视察的试院,当时可是与文庙连成一片。“当年考棚旁,书坊林立,开考时俨然是一集市。”庄小芳说。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7)

文庙内宁静庄严

民国创办平民小学 巴金曾住文庙写作

先贤云集的泉州城,曾走出无数“考霸”。有意思的是,学者们发现文庙在明代曾修建近30次,而这一时期也是泉州历史上科名最鼎盛的时期。据统计,嘉靖之后的明中后期,泉州府共产生516名进士,占明清时期泉府进士总数的六成。

光阴流转,1921年,府文庙内创办平民小学,成为近代府文庙办学的伊始。于是,在许许多多个清晨,学生们在日本军机的轰鸣声中,穿过城市的满目疮痍,一路向府文庙“平民小学”跑去。

平民小学是当时泉州城里出名的小学。当时,文庙大殿是开会的场所,每周一学生们在大殿集合,恭读《总理遗嘱》。后来,平民小学几度易名,1955年改名“泉州第二中心小学”,上世纪70年代更名“人民小学”,上世纪80年代又改回“泉州第二中心小学”。

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4月,作家巴金曾在泉州府文庙住了10天。他有时在泮池边散步,有时在拱桥上凭栏凝思,但更多是孜孜不倦地写作,长篇小说《雨》第五章的后面部分便是在此写就。

贰 蔡文庄祠

同城两座文庄祠 一南一北遥相望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8)

蔡文庄祠独特的建筑风格引人注目

漫步在空旷的府文庙广场,广场西侧一座三进五开间的传统民居,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尤为引人注目。它就是为了纪念一代名臣蔡清而专门修建的蔡文庄祠。

蔡清(1452-1508年)是鲤城孝感巷人,进士出身的他,历任吏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南京礼部郎中、江西提学副使、南京国子监祭酒,是影响较大的教育家、理学家。明隆庆四年(1570年),泉州知府朱炳如建蔡文庄祠,清代李光地一度募捐修缮,后来蔡氏宗裔再次修葺。宗祠历经数百年风雨、多次重修,如今作为府文庙建筑群落之一,还是《泉州文库》编辑部所在地。

《泉州文库》办公室副主任杨清江回忆,民国期间,这里曾被辟为菜市,先后被充作税务局、武术馆、面店,“直到上世纪末中菜市搬迁之前,面店依然开张,于是遭受了严重破坏,濒临衰败倾圮之危险”。2002年,中菜市搬迁后,泉州市政府拨款全面整修,宗祠才得以恢复旧貌。

有意思的是,其实泉州城内有两座蔡清祠,另一座在西街曾井铺孝感巷里。两座专祠,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叁 泮宫内

曾经的菜市场“龙头老大” 有美食更有故事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9)

曾经的泮宫中菜市十分热闹

“中菜市曾经有三个非常出名的人物:卖膏药吞钢珠的陈飞龙、约莫50岁患白内障的唱曲艺人、卖洗牙粉的‘躼(lào)脚’!”五十余载光阴如流水般逝去,泉州市区地方志学会理事许月才依然清晰地记得,“文革”前经常看到的“中菜三侠”。

上世纪30年代,走过中山中路泮宫口残存的牌楼门洞,眼前便是繁杂的涂门中菜市场,老泉州人称之为“中菜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菜市以其地利、人和的优势,成为泉州各大菜市场的“龙头老大”,生意十分兴隆。

泮宫口集聚闽南美食 “中菜三侠”坊间有名

跨过泮宫口的山门,各色闽南小吃在道路两侧一字排开。站在这里,你怎么都看不见文庙的屋檐,因为当时泉州人气最旺、规模最大的中菜市场就横亘在眼前。

“俗话说‘入中菜,出泮宫’,就是说你入了中菜市,必定想从泮宫出。”泉州一位退休的老厂长贺瑞东回忆,泮宫那段小路,可谓是地道的美食街,煎、炸、焖、炒,卤面、煎包……挤得这条并不宽敞的路热热闹闹的。

彼时,中菜市入口处有大众剧场,夫子泉边有说书场。退市后的中菜市,说书、耍猴子、变把戏、卖膏药的纷纷登场……

上世纪60年代,跨过泮宫口牌楼门洞,还未到蔡清祠的石板路上,老泉州人回忆里有名的“中菜三侠”,就经常活跃于此。那时候,年仅十几岁的许月才像赶集般,新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幕:

50多岁的“游方郎中”陈飞龙是市区人,为了更好地卖出自己的膏药,他会拿出一个比泉州元宵丸略大的小钢球当众吞下去,最后竟还安然无恙。

大约50岁的“瞎子”艺人手抱月琴弹唱地方小调,不论是谁,只要出五分或一角钱,即可点唱歌曲或戏曲选段,那时候她最常唱的是《雪梅教子》《行船歌》。其实她并非盲人,可能患有白内障。

人称“躼脚”的男子,边拉二胡边吆喝叫卖他的“白雪雪”牌洗牙粉,因为身材高又修长,他的身影和名字从此留在老泉州人的记忆里。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10)

现今的泮宫口清静许多

恢复泉州府文庙规制 中菜市被拆成记忆

2001年,为保护“国保”泉州府文庙,泉州市政府决定拆迁中菜市场,恢复古文庙的规模建制,把文庙建成一个大型的文化广场。

中菜市被拆,很多人才明白这些范围都是文庙的地界。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中菜市,从此被拆分为三个,即后来的温陵路菜市场、龙宫菜市场和新门街菜市场。

自此,中菜市消失在历史舞台上。往事悠悠,当许月才伫立泮宫口下,昔日熙熙攘攘的中菜市和吆喝的商贩身影皆荡然无存,唯有修缮过的泮宫门楼傲然矗立,印记曾经的岁月。

留氏家风遗其间 百年古厝焕新生

肆 中山中路92号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11)

留氏百年古厝焕新生

越过中山路骑楼向下俯视,便可看到一座一进两护厝的老宅,衔接着骑楼与府文庙的红墙,这里是后唐鄂国公、晋江王留从效后裔的府邸。宅子坐东朝西,后面直通兰桥巷,而不远处的承天寺便是留从效南园故址。

留氏子孙不忘本 修中山路让半宅

进留氏古厝并不容易,要绕道兰桥巷方得进入。“这座古厝的主人姓留,属于清源留氏,是留从效的后裔。”屋主的朋友祝先生,正主持古厝的修葺。

留从效(906-962),在五代十国的战乱中,采取息兵安民保土政策,兢兢业业治理泉漳地区17年,力主发展生产、商贾和海运,使泉漳在战乱中商业繁盛,号称“云屋万家,楼雉数里”。留从效生前被封为鄂国公、晋江王,死后被诏赠太尉、灵州大都督。

留氏古厝坐东朝西,原面积700多平方米,曾被辗转易手数次,最后被留氏后裔买下。二十世纪,泉州市政府兴修中山路,当时的留氏后代不忘先祖的“利民”家训,让出半数多屋宅以供修路。现留氏古厝仅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但其宽阔的厅门和门窗上的云纹,还是能让人感受到古厝昔日的辉煌。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12)

老宅依然保存不少百年旧物

400年古厝重修容 随屋留存以兰赠友

“这座古厝采用的是下土、上砖的结构,400多年了,整体出现了很多问题。”祝先生说,原主人在香港发展,拜托他回来主持修缮工作。“留先生的祖母以及他本人,都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

在祝先生的主持下,疏松的夯土墙被加固,门窗依照原有雕花、云纹样式重新打磨翻新;屋顶燕尾脊也修缮完毕,向天空高高翘起。而在这些新容之外,老宅依然保存着不少数百年前的旧物。

在后院天井下,有数盆被誉为“花中君子”的兰花。祝先生说,这些兰花从老屋建造至今,一直繁衍不断,已有“400年历史”。像留氏子孙在各地开枝散叶一般,每当这些兰花分枝,留先生便会连根采下,以兰赠友。

古厝内还散落着三口古井,井通濠沟,井内尚有水,与府文庙内的泮池水同源。清源留氏便如同这水,源远流长,代代人才辈出。

伍 兰桥巷18号

唐风古韵风雅斋 琵琶声声诉平生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13)

李建瑜渴望再现千年前唐代长安城的顶尖制作技艺,做出传世好琵琶。

日渐西斜,冬日暖阳从窗格照进来,打在满墙琵琶上,投下影影绰绰。51岁的李建瑜,从墙上取下一把琵琶坯,让徒弟上漆、刻字。

李建瑜在泉州南音界颇负盛名,他的琵琶工作室位于兰桥巷18号。虽然这个名为“风雅斋”的小作坊藏身深巷一隅,但并不妨碍有心人慕名而来。墙上一把把圆润优雅的琵琶,匠人手中轻轻落下的刻刀,满室流淌着琵琶的唐风古韵,似在述说主人“做出传世好琵琶”的毕生追求。

1967年,李建瑜出生于南安诗山,父亲是当地的南音乐师。他16岁中学毕业那年,就报名参加乡里南音班,从此爱上了南音。

为做琵琶,李建瑜常年独居泉州,工作室也几度易址,但好口碑广为流传,台湾老师一订就是30把,研究南音乐理的日本教授也慕名而至,东南亚南音乐团上门成批订制……十几年来,由他打造出阁的琵琶有数百把,这些琵琶外形出众、做工精细,手指轻拢慢捻,声声古韵悠然入耳,音精韵准。

如今,李建瑜白天做琵琶,晚上到南音乐府演出,回来慢工磨制琵琶。有人劝他不如进厂打工赚得更多,他只是轻轻摇头,笑说:“放不下南音啊!”其实在内心深处,李建瑜渴望再现千年前唐代长安城的顶尖制作技艺,做出传世好琵琶。

老巷寻幽

泉州的“王府井” 泮宫口“九间百货”

泉州刺桐真实历史(泉州刺桐藏宝泮宫里的兰桥遗梦)(14)

“九间百货”曾引领潮流数十年 (资料图)

从府文庙广场往西,穿过泮宫牌楼拐右手,就是历史有名的“九间百货”,也叫泮宫百货。成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九间百货,因其供应的商品琳琅满目,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里经常人山人海。

以前住“九间”边上的林里楠、许雪娥夫妇,一谈起“九间”就有讲不完的故事。许雪娥回忆起小时候周边人的结婚“排场”——家境不错的人家,嫁妆得有“三大件”,而这“三大件”大都是到“九间”买的。

林里楠说,以前每逢过节,“九间”就人山人海,“‘九间’店面多规模大,货品丰富齐全,甚至华侨也会写信来让家人帮忙采购。”

2006年,“九间百货”发生火灾,如今这儿的多数店铺已转为私人租赁、经营。(记者 张素萍 林福龙 王柏峰 实习生 吴汉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