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题为《秋声连绵响梨园》,发表于1999年5月17日出版的《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图片素材源自网络。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首创评选京剧"四大名旦"(按,此说有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之名,他们不仅为社会所公认,而且从此名扬天下。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

十余年后,1938年到1939年间,北京舆论界又推荐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为京剧"四小名旦",此称谓一直沿续至今。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

最近《梨园周刊》开展了《评说"五小程旦"》活动,对新时期以来舞台上涌现的一批青年程派旦角演员进行评说。这无疑对振兴京剧事业、培养人才乃至对京剧流派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3)

程砚秋

近十几年来,程派青年旦角演员扶摇直上,几与张派演员相颉颃。从我所看到的程派青年演员中,名列前茅的当属迟小秋、刘桂娟、李佩红、张火丁、李海燕五人。她们的表演艺术各有千秋,属于伯仲之间,但也有其个人的特色。

迟小秋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4)

迟小秋在程派青年演员中出道早些,艺术也较成熟。早在20年前一一1979年,迟小秋便在辽宁省阜新市首届艺术表演大会上,以《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一剧荣获一等奖,那时她走的是梅派路子。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5)

两年后一一1981年,她改学程派,拜程砚秋亲传弟子王吟秋为师,经过苦心钻研,她学会了程派名剧《锁麟囊》《碧玉簪》《荒山泪》等。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6)

迟小秋因有梅派艺术的基础,她将梅派唱腔的圆润甜亮、流畅华美,融于程派的凝重含蓄、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多变之中,悦耳动听,别具风格。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7)

程派的水袖功,她也练得圆熟自如,像《锁麟囊》中的"寻球认囊"与《荒山泪》中的"深山抢子",都有上佳的表演。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8)

刘桂娟与李佩红,都属天津青年京剧团的旦角演员。她们在程派表演艺术中,可谓"双峰顶峙"。

刘桂娟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9)

刘桂娟聪颖、悟性高、理解力强。在天津戏校原学梅、尚两派,后改攻程派,很快就掌握住程派艺术的表演深沉、唱腔幽咽委婉但别具一股刚劲的要领。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0)

她从程派名家李世济问艺,演出《陈三两爬堂》,深受观众的赞赏。她扮的陈三两,情感充沛,挥洒自如,她抓住陈三两的感情变化,丰富了程派唱腔的表现力。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1)

刘桂娟演唱歌曲也很动听,从1995年至1997年,她还参加了电视艺术片《访阴铡判》《斩经堂》《霜重枫叶红》的拍摄。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2)

不过,刘桂娟在对艺术的广征博采上,还应以更多的精力归结到戏上,为程派艺术取得更大的成就。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3)

李佩红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4)

李佩红原以武旦演员驰誉一时,她非常热爱程派艺术,于1993年3月,拜王吟秋为师。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5)

从京剧武旦到程派青衣,这是多么大的行当跨越!李佩红以对艺术勤奋刻苦的执著精神,向王吟秋学习了《锁麟囊》《六月雪》等剧,并于1996年7月将《锁》剧正式与天津观众见面,引起轰动。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6)

李佩红对戏里主要人物薛湘灵在不同环境中的情感变化,通过一系列板式不同的唱腔与舞蹈身段,较为完善地表达了出来。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7)

像"寻球认囊"那场戏里,李佩红在由【二黄慢板】转【原板】【快三眼】的"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一大段唱,凄凉委婉,隽永深沉,曲曲传出剧中人由于环境的遽变而对人生的顿悟。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8)

而在随后的"寻球"中,李佩红因有相当的武工根底,水袖运用得十分圆熟,她俯身寻球,水袖飞动,姿态优美,见朱楼陈设的锁麟囊时的一个蹲身高看动作,做到水袖舞动与手、眼、身、步的结合疾而不乱,起伏有致,圆顺而柔美。

但因她学程起步迟,还须多下些功夫,迎头赶上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19)

张火丁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0)

张火丁近年来以异军突起的姿态出现在京剧舞台上,无论扮相、嗓音还是做表均属上乘。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1)

她首先以嗓音取胜,声音醇厚,富有程派幽曲委婉的韵味,也比较圆熟自如,水袖功更属她的特长,像《春闺梦》里的张氏寻夫,水袖的飞舞,在快速的动作节奏中,既做到繁杂变化,又能井然有序。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2)

在《荒山泪》"深山抢子"那场戏中,张火丁扮的张慧珠,随着水袖的急剧飘拂,急走圆场奔往荒山,以一腔血泪唱出的【二黄快三眼】"我不怪二公差奉行命令,却因何县太爷暴敛横征……"动人心魄。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3)

看到张火丁演的几个戏,总觉她在动与静、张与弛的节奏上,掌握得还不够妥善。似乎她多着重刚劲一面,少见含蓄之处,如何做到程派艺术的有刚有柔、刚柔相济,还须进一步努力。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4)

李海燕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5)

李海燕从艺时间较长,1978年13岁时便考入唐山京剧团,1980年入北京戏校学习,由李文敏老师为其开蒙学程派,后又得赵荣琛亲授,她演的《三娘教子》《锁麟囊》曾得赵的悉心传授,1992年又拜李世济为师,艺术上更见精进。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6)

我观赏李海燕的戏不多,数年前曾在天津看过她演的《玉堂春》(《三堂会审》)。李海燕演得格调高雅、严肃正派,她以程砚秋当年清丽端庄、朴素无华的风范,展现出剧中人苏三在"三堂会审"中的惊惧、哀痛、呼吁、期望各种不同的心情。如果谈到不足之处,我以为在表情动作上还显拘谨,不能很好地放松。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7)

近年看到她现场直播的中国京剧院新编的《宝马圆情》,觉得她在艺术实践中已有长足的进步。李海燕饰演的黄桂英,将剧中人的亲情悲痛与对邪恶势力的憎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显出坚强不屈的斗争性。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8)

在"路遇"与"法场"两场戏里,李海燕既表现出剧中人的悲伤、愤恨,又展示出她采取行动的坚决、果断。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29)

李海燕的唱腔多激昂,但未脱程派唱腔的特色,且对程腔有所丰富和创造。在"法场祭桩"中,李海燕的载歌载舞以及水袖的运用,都显见她的艺术匠心与功力。

刘桂娟程派全部(王永运评说五小程旦)(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