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广西桂林拍摄了一部名为《刘三姐》的音乐故事片。第二年电影上映后,一时间轰动全国,出现了全国人民争看“刘三姐”的盛况,观众们都说这是一部人靓、歌甜、景美的佳片,无论是拷贝发行量,还是观影数量,都稳居当时国产电影的榜首。在东南亚放映时,盛况同样空前,被当地媒体誉为“山歌片王”。而片中“刘三姐”的扮演者,18岁的桂林女孩黄婉秋一举成名,成为当时的银幕女神,也成为那代人最美好的青春回忆。

刘三姐黄婉秋唱哭全场 黄婉秋梅开二度(1)

在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演唱了一系列具有广西风味的民歌、山歌、对歌,这些歌曲直到今天依然在传唱。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歌曲并不是黄婉秋本人演唱的,而是由广西另一位知名演员傅锦华演唱,黄婉秋只是对口型。这并不是因为黄婉秋唱得不好,她从小学桂剧,有着扎实的演唱功底。之所以没有亲自演唱,主要是因为“刘三姐”一角原定由傅锦华饰演,“刘三姐”的所有唱段也由傅锦华演唱,开拍前唱段就录制完成。谁知开拍后,导演认为傅锦华不够漂亮,于是将她换了下来,让黄婉秋顶替。由于时间紧促,剧组便没有让黄婉秋重录唱段。这也成了黄婉秋的一个遗憾,没能在这部山歌巨片中留下自己的动人嗓音。

刘三姐黄婉秋唱哭全场 黄婉秋梅开二度(2)

30年后的1990年,黄婉秋终于通过一部电视剧弥补了这个遗憾,她在剧中尽情地舒展歌喉,亿万观众领略到了她那纯净、质朴、婉转的天籁之音。不过,她唱的不是广西民歌,而是安徽的省剧——黄梅戏。那年,黄婉秋和安徽电视台合作,跨界主演了三集黄梅戏电视剧《黄山情》,据说,这部电视剧的资金是黄婉秋找来的。她的丈夫何有才是该剧的制片人,并在剧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

刘三姐黄婉秋唱哭全场 黄婉秋梅开二度(3)

黄梅戏电视剧《黄山情》的故事源于越剧《春江月》,这出越剧曾在八十年代被拍成越剧电影《绣花女传奇》,由上海越剧院王派表演艺术家单仰萍主演。此次改编成黄梅戏,编剧在保留原作情节的基础上,将故事的发生地从富春江移到黄山,剧中的唱词也尽量适应黄梅戏的风格。该剧讲述了黄山脚下的绣花女黄山妹,为保护忠良后代,舍弃了自己的名节,忍辱负重将孩子养育成人,最终重获清白的动人故事。

刘三姐黄婉秋唱哭全场 黄婉秋梅开二度(4)

黄婉秋在剧中扮演中年黄山妹,青年黄山妹则由黄梅戏演员郭霄珍扮演。郭霄珍曾在87版《红楼梦》中饰演史湘云,著名黄梅戏演员黄新德饰演大牛,当时还是青年演员黄梅戏著名小生刘国平饰演成年黄宝。安庆黄梅戏资深演员刘广慧、杨长江也参加了拍摄,分饰黄大婶、黄老大。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长子王小亚为剧中唱腔配器。安庆黄梅戏著名演员夏丽娟演唱主题歌。

刘三姐黄婉秋唱哭全场 黄婉秋梅开二度(5)

为了充分展现黄婉秋的声音魅力,安庆黄梅戏作曲家程学勤根据黄婉秋的声线特点,创作了极富感染力的唱腔。这些唱段全由黄婉秋本人演唱,青年山妹的唱段也由她完成。黄梅戏虽然容易学,但黄婉秋毕竟是跨界演唱。为了唱出黄梅戏的韵味,黄婉秋狠下了一番功夫,她找来许多黄梅戏磁带,反复听,反复琢磨,找准黄梅戏的发声位置和吐字规范。录音时,在黄梅戏专业演员的指导下,黄婉秋把剧中黄山妹的唱腔唱得情真意切,韵味醇正,余音绕梁。

刘三姐黄婉秋唱哭全场 黄婉秋梅开二度(6)

黄山、黄梅,黄婉秋、黄新德,四“黄”集合,蔚为大观。这部电视剧虽然一“黄”到底,但播出后并没有“黄”,而是“红”得一塌糊涂。该剧在黄山、太平湖及安庆桐城文庙实景拍摄,编导将黄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黄梅戏独特的音乐美感有机融合,赋予该剧“黄山风光之美、人物心灵之美、音乐唱腔之美”的独特艺术魅力。黄山的“石猴望月”“仙女指路”等著名景点都在剧中得以展现。而黄婉秋那真实感人的纯熟演技,也在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许多场景都演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刘三姐黄婉秋唱哭全场 黄婉秋梅开二度(7)

《黄山情》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好评如潮。观众们说,欣赏剧中那绮丽的黄山风光,聆听那悠扬的黄梅唱腔,宛如喝了一杯用黄山泉水浸泡的毛峰茶,令人回味无穷。该剧荣获第九届金鹰奖优秀戏曲片奖,第十一届飞天奖戏曲片三等奖,第六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三等奖等诸多奖项。黄婉秋也以自己的精彩演绎和艺术魅力,梅开二度,再一次倾倒了全国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