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民间经典(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于征集民间俗语的通知)(1)


各市(县)民协、广大俗语爱好者: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是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在新时代承担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根据中国民协统一安排部署,2020年河北省民协承担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河北卷》编纂任务。为圆满完成俗语河北卷的编纂工作,特向广大俗语爱好者、民间文学工作者征集俗语。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集内容

流传于河北省境内的民间俗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河北卷》所收录的俗语包括五类,分别为歇后语(如:叫花子打算盘—穷有穷打算)、俗短语(如: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绕口令(如:瓢碰盆,盆碰瓢,勺子碰碗,碗碰勺)、口彩语(如结婚迎新人:新人超火盆,辈辈出贵人;新人超马鞍,辈辈出高官)及其他类。

二、具体要求:

1.注重方言。俗语的语言形式,应忠实地用方言的口语词汇记录。如果俗语的口语发音找不到完全适合的文字,应尽量寻找语音相近、意思较为贴切的文字,并用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同音字或“读如”等形式记录口语发音,对口语发音及其意义做相关说明。

2. 突出特色。出于科学性、广泛性、地域性、代表性“四性”原则要求,搜集整理时既要注意地方、种类、民族等方面尽量均衡,更要注意突出本范围内最具特色的作品。

3.收集采录信息。解释俗语的意思,说明与俗语相关的民俗生活、地方知识、使用场合、文化内涵、民众观念、社会功能、表达效果等语境信息,相关文化背景、故事传说,与重要俗语对象相关的图片等。并注明讲述者、采集者信息和采集时间、地点。

4.释义要求。不要求逐条释义,一般需要解释的俗语有如下几种:A.具有方言特色的俗语;B.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不一致且读者不易明白的俗语;C.包含一般外地人或当代青少年不了解、不熟悉的地方知识、民俗信息的俗语等。每个俗语的释义控制在1000字之内。

5.采集途径:可以从民间爱讲故事的老人中寻找、老一辈民间文学工作者、学者所搜集发表的各类俗语作品或者从当地村志、史志、三套集成卷本等途径寻找。不能从网上搜集,严禁使用网络下载的图片。

三、征集时间: 2020年5月30日截稿

四、奖励办法:

1、各级民协要利用各方面的力量与资源共同抓好俗语收集工作,对在这项工作中积极组织发动并提供高质量作品达到2000条以上,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民协将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2、对在俗语搜集整理上,既有质量又有数量(500条以上)的提供者,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民协将授予先进个人称号,并优先推荐加入省市民协和中国民协。

3、所提供的俗语,一经采用按有关规定标准支付稿酬。

4、为提供一定数量的俗语搜集整理者、讲述者撰写个人传记,载入本卷。

五、注意事项:

1、报送资料时,请将姓名、地址、电话、个人2寸蓝底照片等信息一并上报。

2、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hbmxsuyu@163.com

13933190764 柴秀敏

13801019283 张 林


附:关于征集民间俗语的有关说明


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0年1月20日


转发民间经典(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于征集民间俗语的通知)(2)


关于征集民间俗语的有关说明

一、俗语含义及类别:

人们习惯上使用“俗语”来指称一切民间口头语汇。

《大系》“俗语卷”所说的俗语是凝固性较强并有较完整意思的民间口头语句。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具有民间性、口头性。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创造和长期使用的口头语言。

第二,超过五个字长度(含五个字)的语句,不包括过于短小的词。四个字以下的俗语是词汇形式,不能较为独立地构成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的语句。

第三,凝固性较强。词语构成形式上较为定型,为民众重复使用,而不是临时说出的只使用一次的词语组合形式。

第四,独立表达较为完整的思想,有一定的文学性。一般能独立形成语句即使很简短,也能表达较为完整的意思。比如云南怒江人说的俗短语:“过了雪山丢拐棍”,指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用得着别人办事时给人磕头下跪都行,但是办完事后就不理睬别人;“黄花菜都凉了”是北京俗短语,意思是“等得太久而让人心烦不已”或者“因行动太迟缓而耽误了好事”。两三个字的俗语一般不能表达较完整的意思,比如“背黑锅”“拉皮条”这样的惯用语只是形容性短语,是组成一句话的部分语言材料,本身不构成较完整的意思,不收入本卷。个别的三四个字的俗语也能表达较完整意思的也可酌情收入,比如上海人爱说的“弗搭界”,用法例如“反正话都让你们说尽了,爱怎么说怎么说吧,弗搭界”。“弗搭界”的意思是没关系,不相干,不要紧,不关你我的事。这个口头禅体现的是上海人独立务实、不尚空谈的精神。

依据以上标准,因《大系》已将谚语、谜语单独立卷,所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河北卷》所收录的俗语包括五类,分别为歇后语、俗短语、绕口令、口彩语及其他类。不同的类型下,按照思想内容或形式特点等标准再进行分类,具体说明如下:

1.歇后语

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一种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较为定型的趣味性语句,如“王奶奶和玉奶奶——差一点”、“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大姑娘不要婆家——那是假话”。

歇后语分为两大类:谐音歇后语和喻意歇后语。

(1)谐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是后一部分在字面意思上能解释前一部分,同时利用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作者的真意。如“河里摸不着鱼——抓虾(瞎)”“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梁山上的军师——吴(无)用”“公鸡戴草帽——冠(官)上加冠(官)”。

(2)喻意歇后语

喻意歇后语是不利用谐音关系来表示说话者意思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在数量上占多数,如“公公背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公安局门口打警察——没事找事”“河里尿尿——随大流”。

2.俗短语

俗短语,是民众口头上惯用的一种有特定含义的较定型的说法。它在结构上不匀称,有别于成语,在组成单位上大于词。如河北话“找不着北了”,意思是因为某件事情迷糊了、晕头转向了、不能把持自己了。“拿着穷人打哈哈”,意思是拿着不得意的人开涮、开玩笑。俗短语里有大量的三字惯用语如“拖油瓶”“三脚猫”“马后炮”等,因过于简短、不能构成较完整的意思,本卷拟不收入。

3.绕口令

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中国传统的语言游戏,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句,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根据绕口令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一句令、二句令和多句令三种,其中一句令和二句令的数量较少,且二句令以对偶式为主;按照绕口令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谐音令、叠韵式、双声令、比较令、颠倒歌、交换令、同字尾令、数数令、问答式、咬嘴令等。一般的绕口令仅采用一种表现手法,部分绕口令则几种表现手法兼用。如:

一句令:补破皮褥子不如不补皮褥子。

二句令/对偶令:斑竹枝头砍砍斑竹,苞谷林头掰干苞谷。

谐音令:东家王湖,西家汪虎。王湖洗碗橱,汪虎擦茶壶。

叠韵令:小石拾柿子,拾了四十四,拿到秤上试,需要称两次;头称三十,斤数是整十,二次称十四,四斤四两四,两次加起来,共有几斤柿?

双声令:掰白菜,搬白菜,掰完白菜搬白菜,搬完白菜掰白菜。

比较令:山前有个严圆眼,山后有个严眼圆,两人山前山后来比眼。不知严圆眼比严眼圆的眼圆,还是严眼圆比严圆眼的眼圆。

颠倒歌: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等等。

4.口彩语

口彩语,俗称“吉利话”“吉祥语”,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结婚庆典、贺生祝寿、乔迁开张等喜庆日子或隆重场合使用,能给人带来好运、福气的词语,口彩语可以是由较多的句子组成的一段话,如有的地方在举办婚事时,在铺床、新娘上轿、迎新娘、拜堂等环节都要有主持人唱一段彩词。如:新媳妇下轿时唱到,新人进门来,又带喜来又带财,满堂儿女带了来。一把麸子两把枣,来年生个大胖小。苗族有的地方过年在除夕子夜时分到初一凌晨两点之间有“喊年”的习俗。喊话的内容在“喜”“财”“人丁兴旺”“福寿双全”等方面,各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喊,如想发财的就喊:“白银流来如水,黄金涌来似潮。”

5.其他

另设“其他”类,收录不符合以上四条标准的俗语,如部分咒语、隐语、委婉语、酒令、口诀等。


二、收录采集信息具体要求:

(1)释义。解释俗语的意思,说明与俗语相关的民俗生活、地方知识、使用场合、文化内涵、民众观念、社会功能、表达效果等语境信息,相关文化背景、故事传说,与重要俗语对象相关的图片等。

(2)标注采录信息。依次标注讲述者、采录者、整理者、采录时间、采录地点等信息。讲述者、采录者、整理者的身份信息依次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出生地、工作单位。如果采录者与整理者相同,则只标注采录者。

(3)说明文本来源。如果该条俗语不是本大系俗语卷编纂者新采录的文本,则需要按学术规范标注文本来源,具体标注格式为:选自:×××编:《×××》,××出版社,出版年,版次,起止页码。如果拟收录作品没有公开出版,也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说明文本来源。

(4)注意留存采录过程照片。

例一:“妯俩坐月,一家一回”

释义:从前,人们是不兴分家生活的,祖孙几代、兄弟叔侄,不管多少人口,一大家都生活在一起,一灶头吃饭。如果偶尔有分家生活的话,那就是家道败落之意了。大家庭人多,矛盾纷争肯定难免。特别是婆媳、姑嫂、妯娌之间,更是纷争不断。例如,妯娌之间,有一人坐月子(生小孩),家务就不做了,吃也要吃好的了。这时候,其他妯娌就会容不得、有意见。长辈见此情景,就会来劝说,等到你坐月子时,也是一样的,不做事、吃好的,妯娌坐月子,一家一回。后来,经口耳相传,这句俗语常被人们用来比喻“机遇均等”“一视同仁”之意了。

讲述者:封作昌,男,70岁,汉族,大学学历,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张店镇人,灌南县高级中学退休教师。

采集者:杨晓阳,男,36岁,汉族,大学,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文化馆干部。

采集时间:2018年11月22日。

采集地点:连云港市灌南县新安镇政府大院。

例二:“对不起北果子亲戚刘三邦”

释义:清朝末年,山东牟平县令到南乡办案,中午派饭到北果子村刘三邦家,刘家好酒好菜招待,县官喝的很高兴,就是上饭时端上来的是黑饽饽,惹得县官不高兴了,他没有吃饭就放下筷子。随从怕不吃饭不能赶路,包了一些黑饽饽路上备用。县官不到天黑就饿了,饥不择食,吃了随从带出来的黑饽饽,一入口,香甜极了,原来这饽饽是栗子面做的。县官边吃边说:“错怪人家了,回去当面道谢,不然对不起北果子亲戚刘三邦了。”(刘三邦:时为那一带的能人)

讲述者:韩月湖,男,62岁,满族,不识字,山东烟台王庄人,务农。

采集者:兰玲,女,24岁,汉族,高中,山东烟台王庄妇女主任。

采集时间:2019年2月6日。

采集地点:王庄村。

例三:“拽着猫尾巴上了炕”

释义:在山东农家,炕虽然极普通,但由于是睡觉的地方,还是有点隐私性质的处所,自家人上炕是比较随便的,外人串门一般就坐在条凳上或炕沿上,不能随便脱了鞋上到炕里头去坐着。如果在炕上吃饭,就放一个四方形的桌子,两人分坐在两边炕沿上,其他人盘腿或蜷腿坐在桌子边。按着礼俗,吃饭时坐的位置是很讲究的。坐在炕沿的是要盛饭端菜的,一般是较大的孩子或母亲坐在这里,老人和父亲通常要坐在炕里边,吃完一碗饭,把空碗往边上一递,自会有人给盛上。所以,炕里头的位置就是地位尊贵的人和小孩子所坐的地方。农家宴客的时候,一般在炕上招待客人吃饭,这时就要把客人让到炕上。但如果客人较多,哪个客人坐到炕上以及坐在炕上的什么位置,哪个客人坐在炕沿或炕下边的凳子上,就必须讲究了,一般是按辈分和年岁来安排,经常会见到客人之间为谁该上炕而谦让不休的情况。因为不该上炕而坐到炕里头是严重的失礼,自己如果意识到,就会很不安,饭也吃不安稳,也会遭人笑话。“拽着猫尾巴上了炕”就是指不该上炕的人却上了炕。农家的粮食常遭老鼠祸害,所以好多人家都养猫,猫常在炕上炕下跳来蹦去。所以就有了这个涉及猫的俗语。不该上炕却上了炕,怎么上来的呢,拽着猫尾巴上来的。就比喻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抓住一个机会,或凭借一个由头,就获得了某种不该得的名分、地位等利益。

选自:山曼编《齐鲁乡语谭》,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一次印刷,第50页。


转发民间经典(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于征集民间俗语的通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