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在官方的解释是,“2000年未成年”,以此为标准,千禧一代几乎约等于我们常说的80后、90后。作为当下楼市的主流群体,我们也因此开展了,千禧一代影响下的楼市“新周期”的专题,旨在探讨千禧一代对于新周期的市场、以及后期的开发产品有什么影响。

首期,我们来看看,新周期下,千禧一代当下的“买房新常态”。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不仅看见了需求的改变,也窥见了市场和买房心态的改变。

卖房的人多了,买房的人也多起来

新政,此次新周期的一个分水岭,整个5月,成都两次发布新政,从限购、限售、增值税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调整,这让市场开始发生变化。

C先生,80后,新政后便把自己的房子挂出来。他只是贝壳APP剧增数万套房源中的一份子——卖了手里这一套,再来换一套新房。

置换房子自己房子没卖出去怎么办 有人卖房置换有人躺平不买(1)

在C先生把房子挂出来后,一周内,他家被经纪人带看了14次,这样的频率算是比较高的,但中介告诉他,买房人更加谨慎,看房多套后,有两位意向客户想要还价。

对于当下买房是什么态度?C先生认为,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加上公积金额度提高,现在贷款买房能节约不少钱。“但是手握普通资格,跟新进场的刚需相比,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C先生的换房之路因为新政打开,也因为新政而变得更加佛系。“或许等到下半年,市场更加冷静,更适合进场,也说不一定。”

新政之后,无论是二手房挂牌数量,还是二手房成交数量,都在快速增加,截止今日,我们在贝壳APP的后台看见共计可售房源数量为168886套,而单日的成交数量则几乎都在800套以上,而6月前4周的二手房成交数量就已经超过了1.5万套——这已经达到了今年二手房成交单月的峰值。

从打算买二手房,到准备翻新自家二手房

Z女士,90后,同样是千禧一代。2016年,她买下了一套小套一,不用跟父母住,自己一人享受生活,这套房子在当时的她看来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加上位置又很方便,Z女士在这些年从没想过换房。

事情的改变出现在了去年,结婚后小套一变得愈发拥挤。家里还有一套东中环的套二。Z女士彼时的计划是卖掉套二,出租套一,换一套大房子。

看房一年,新区太远、南门和市中心太贵,Z女士的看房脚步放缓。新政出台,Z女士家中其实有了多的购房资格,但是能够选到的房子实在有限——手里的二手房,也很难卖出好价钱。“索性不买房了,把手里的房子重装一下自住吧。”做出这个决定之后,Z女士觉得省掉了许多烦心事。

不考虑买房,则成为了另一种态度,从看房到不着急看房,这类人也不在少数,“市场并没有那么火热了,似乎能够静下来慢慢看”,这类朋友给到发哥这样的回复。

谨慎又挑剔,他们买房需求更多

如果说上述二位是普通改善,他们的换房需求会更加宽泛,对于是否一定要换,依旧保持一定的弹性。

但仍有一些刚需,他们手握着资格,也留有预算,在当下买房中,他们的态度则会更加谨慎——买吗?买哪里?

发哥问过三位刚需朋友:

1

第一位是首付五十万的真·刚需,想买新房、位置好的主城项目,但所幸的是,他最终摇号成功上车了华侨城·滨江壹号。

2

第二位则是一位南一环的老成都,手握刚需资格多年没有下手,不是没考虑买房,而是他几乎不愿把购房的眼光放到2环外。今年,南一环开始供地,也有了新房入市,看过项目之后,他只是弱弱点评“小区有些太小了”。

3

第三位朋友的目标则更加明确——一定要等待花园城的新房入市。

首置的刚需购房者,其实会有更加清晰的方向,地段、产品或者是配套,不一定样样俱全,但是对于自己的需求,往往会很明确。

或许他们都并没有买房的经验,但作为千禧一代中更为年轻的存在,他们的需求更加“悦己”——清楚自己的需求,而因为年龄小、家庭结构简单、刚需资格靠前等优势,更“任性”的购房出发点,或许也能够被实现。

新周期中,我们能看到市场的需求与存量房的供应都在增加,但在买房这件事情上,购房者们更加谨慎。买房流程的复杂,供应板块有限,让选择愈发困难,“买房还真不只是钱的事。”许多购房者都在看房中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在克而瑞四川发布的2022年第26周(6月20日-6月26日)的周报中,发布了这样一组商品房的数据:供应套数5451套,供应面积59.45万㎡,成交套数4884套,成交面积49.81万㎡,成交均价16635元/㎡。

置换房子自己房子没卖出去怎么办 有人卖房置换有人躺平不买(2)

丨图据克而瑞四川

这组数据背后,也透露出了,新房的成交套均面积达到了100㎡以上,购房者对于室内空间的需求快速扩大着,而对于供应与成交的数据,克而瑞给出的概括是“供应活跃,成交逐步复苏”。

无论是个案的介绍,还是成交的实际数据,都显示出了千禧一代当下的购房态度,“买”,但更谨慎的购房态度,也让这个市场快速分化着,而这种分化,或许还会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