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子柒大火,荣登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看了她视频里与世隔绝般的美好田园生活,很多人大呼这就是心中最向往的生活是的,李子柒的视频里,有我们想要的与世无争,有我们在电视剧里才见过的古色诗意,有我们许久未闻的蝉虫鸟鸣,有我们也许终生无法抵达岁月静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自己种的草莓成熟了句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己种的草莓成熟了句子(草莓人生种下的是草莓)

自己种的草莓成熟了句子

最近,李子柒大火,荣登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看了她视频里与世隔绝般的美好田园生活,很多人大呼这就是心中最向往的生活。是的,李子柒的视频里,有我们想要的与世无争,有我们在电视剧里才见过的古色诗意,有我们许久未闻的蝉虫鸟鸣,有我们也许终生无法抵达岁月静好。

然而,向往归向往,若是真的可以选择,又有多少人愿意回到村庄,拿起锄头,戴上草帽,挽起裤腿,走向田间?

大概能做到的人很少,这不仅仅是因为田间劳作的辛苦,还因为我们不只是自己,我们的身份还是儿子或女儿、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当我们想要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些关系就是首要。

在日本畅销书作家荻原浩的这本《草莓人生》中,主人公惠介就是一个从城市回到老家接手草莓种植业的设计师。他在东京打拼多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可是成立两年后,经营走入低迷。但是即使没有一张订单,即使他身后有妻子和儿子要养活,惠介仍旧不想回到老家。因为离开东京,似乎就向众人宣告了他人生的失败。

然而,母亲来电告知父亲病重,惠介不得不回去了。原本只想待几天,决不接手农业的他,在随着母亲照料了段时间草莓后,竟然鬼使神差地留了下来,理由是,草莓不照料会枯萎。这个最简单不过的理由,不过只是他欺骗自己体面梦想的借口,也是他暂时敷衍妻子的借口。

虽然最终惠介的草莓人生获得了皆大欢喜,但是这中间又有多少曲折。渐渐疏远的夫妻关系该如何拉近?“仇视”状态的父子关系该如何磨合?他的人生梦想和现实又该如何平衡?

这本荻原浩继《海边理发店》后再度感动整个日本的《草莓人生》里,延续了他一贯的文字风格,用最平和的文字,最平凡的人物场景,道出了最真实的矛盾。再用最抵达人心的治愈风,解决了这些矛盾。生活是自己的,能改变生活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渐渐疏远的夫妻关系:当双方直面自己的人生梦想时,他们理解了彼此。最重要的不是住在哪里,而是和谁在一起。

当惠介在草莓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时,首先遇到了妻子美月的反对。她觉得惠介很自私,为了家庭,她放弃了梦想,从手部模特转为超市职员。而惠介呢,为了梦想抱负,从公司辞职自己开工作室,她全力支持,即使后来业务发展不顺,她也没有半句怨言。可是如今,他又要抛下工作室回到乡下,让她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看不到希望的环境。

惠介想解释自己并不是要从事草莓事业,而是暂时帮忙,他不能丢下父亲辛苦种植的草莓不管,它们会枯萎死去。他也解释理解美月来到陌生乡下的感受,就像他曾经独自在陌生的东京生存一样。他心底最想传达给美月的意思,其实是在乡下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也能得到在东京不能获得的东西。但说出口的却是别的话,他说:

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你觉得‘很难适应’的地方,对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相反,你觉得‘理所当然’的地方,我却觉得‘很难适应’。

于是,夫妻俩的沟通不欢而散,他明明能很顺畅地跟客户说明方案,却无法对妻子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夫妻俩的结越缠越紧,美月渐渐不再多说,这是一种比吵架更严重的东西,她似乎放弃了他。

这对疏远的夫妻后来怎样了呢?在夫妻日常生活中,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当双方意见不一时,谁该迁就谁,这是一个大难题。或许我们可以学习惠介和美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美月虽然不支持丈夫回到乡下,但她也没有强烈反对,因为如果她提出强烈反对意愿甚至离婚时,惠介肯定会回到东京。可是她没有这么做,反而重拾手部模特的工作,一是为了梦想,惠介的任性让她的追梦之心觉醒了;二是为了养家,她觉得惠介在乡下可能没有可观的收入。当美月开始面对自己的人生时,她变得更开朗自信漂亮。

惠介虽然很为夫妻关系苦恼,但责任心让他不能丢下草莓,后来他在草莓中找到了真正的自由职业,这就是他梦想的生活。他在博客写“草莓人生”,这些文字里隐藏着另一个惠介,通过博客,美月了解了惠介真实的想法。

两个追梦人,在梦想的光芒照耀下,理解了彼此。惠介意识到美月是他人生中的幸运女神,他绝不能放手。美月决定告诉惠介,一家人就应该住在一起,最重要的不是住在哪里,而是和谁在一起。再豪华的住所,如果过得不幸福,那也是个不幸的地方。相反的,再简陋的地方,只要一家人快乐地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你有你的梦想,我也有我的梦想,当你支持我,我欣赏你的时候,梦想之力是无穷的,它会给夫妻间带来更浓的爱。想到最近大热的《主持人大赛》里,有一对共同追梦的夫妻——田靖华和孟语凡,他们在追梦的路上,曾经因档期不同靠便利贴传话,曾经在大年夜将儿子暂放在朋友家,曾经在生死线上靠新闻屏幕传达担忧。但凡任何一方不支持对方,两人的婚姻都很难走下去。可是,他们选择的是共同成长,共同追梦,共同经营家庭。这份同心,就是夫妻之间最需要的。

2、渐渐缓和的父子关系:以前,儿子反抗,父亲生气。后来,儿子种草莓,父亲吹毛求疵。再后来,儿子继续种草莓,父亲仍旧“不满”,却转身欣慰地笑了。

惠介回到乡下种草莓,另一个需要调和的矛盾就是,与父亲之间一直以来不对盘的父子关系。在惠介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是:

头脑像放久了的年糕一样发硬,甚至还有点发霉。

一碰见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就喜欢训话的糟老头子。

可以说惠介和父亲的关系,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父子关系的写照,永远不能平心气和的说话,永远口不对心。在惠介回到乡下前,已经两年没回去过了,原因是两年前跟父亲大吵了一架。

可是当听见母亲说父亲病倒要做手术时,他的反应出卖了他对父亲的感情,他的舌头打结了,他的手心开始冒汗。他第一次体会到,如果没有了父亲,自己会多么无助。

后来惠介回到了乡下,没有了父亲的训斥身影,他开始了解父亲。一个他从未近距离接触过的父亲形象,慢慢被揭开面纱。

通过母亲之口,惠介知道了很多年前,当他在为报考什么大学而苦恼时,父亲误以为惠介在犹豫是读大学还是继承家业,所以,父亲改种蕃茄,想给儿子一种“既体面又能潇洒赚钱”的形象。如今,父亲改种草莓的原因又是这个,父亲以为种草莓比较时髦,惠介会喜欢。

通过父亲的笔记本,惠介看到了父亲的喜怒哀乐,也看到了父亲的工作原来那么有技术含量,更明白了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女着想。

通过种植草莓,惠介终于意识到以前的错误认知:父亲因循守望旧,自己则勇闯人生。其实跟父亲种植农作物比起来,做设计师实在是太舒服了,父亲比自己厉害多了。

当一个没有“父亲”遮挡的伟岸父亲形象呈现时,惠介留了下来接手草莓,尽管他在心里一直在辩解是不忍草莓枯萎,但实际上他就是为了不让父亲的心血白费。在草莓的连接中,惠介和父亲的关系渐渐走近,虽然父亲在刚能开口说几个字时,仍然在说“白痴,别动我的草莓,”但已了解父亲秉性的惠介,没有再顶嘴反抗,而是点头。

种植草莓,他们的父子关系终得以和解。惠介接手草莓,父亲是开心的,在父亲的心里已经在为儿子自豪,虽然嘴上仍然会嫌弃。惠介反而比较适应这种相爱相厌的相处方式,因为在医院时父亲突然的一句“谢谢”曾经让他吓得不轻。

最近热播的《鹤唳华亭》中,罗晋扮演的太子萧定权和皇帝的中国式父子关系,被网友戏称为“虐恋情深”,明明心里是为儿子好,却用各种明的方式百般虐儿子,让儿子生出自己到底是否亲生的念头。爱之深期望之重,让皇上不得不收起爱子之心,用“狠”代替了爱。

这样的父子关系真的好吗?为了孩子好,却闭口不言,反而用“恶言”代替。也许孩子终于成了生活的强者,但是在他心中那段未和解的父子关系,将永远是人生中不可触摸的遗憾。

惠介在三十七岁这年,终于和七十岁的父亲达成了和解。然而这场和解似乎来得有点迟,父亲已迟暮,还能有多少时间来弥补失去的父子时光。可是这场和解又幸好到来了,让父亲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自己耗费了几十年心血的大棚,终于被儿子接受,这也是儿子对父亲爱的接受。父亲在,一切还来得及,且行且珍惜。

3、现实和梦想碰撞:花了三十七年时间,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职业。

回到乡下接手草莓,惠介还有一个要调解的重要人物,那就是自己。他该如何与内心那个一心想逃离的自己达成共识?

大学毕业后,惠介先斩后奏在东京找了工作,逃离了家业。他不愿继承农业农务的原因是,觉得太丢人了。他不想一辈子与泥巴为伍,他想像别人家的父亲一样,西装革履。

工作后,惠介发现在公司上班处处不自由,于是在三十五岁时自立工作室。然而没两年,业务低迷期来了,尽管死要面子的他不愿承认,但那就是事实——他快撑不住了。

在惠介得知父亲病重后,被迫接手了草莓,原本只想暂时扛起这份责任,替父亲照顾好他精心呵护的草莓。可谁知,草莓一旦接手了,就放不下了。

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生活竟然就在眼前,他不必再看人脸色,不必再为业务担忧。草莓这种有生命的植物,只要你勤快用心,不放弃它,它就能好好地活着。

草莓还带给他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当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当面称赞认可时,他的心都是甜的。他开始思考怎样让更多人来到他的草莓棚,吃上真正的草莓。

当惠介全心扑在草莓上的时候,他的自由人生来了。他的商业头脑理清了思路:

首先是要打造出可供游客摘草莓的观光农场。另外,还要自己开拓销售渠道。

他用敏锐的眼睛发现了自家草莓的优势——唯一能完整清晰观赏富士山的草莓地,他在博客上写《草莓人生》,将每天的所见所做所想都更新在上面。网络替他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很快,第一批游客到来,第一个国外订单出现了。

与此同时,惠介的设计工作仍在做,只是工作地点搬到了乡下。他提到了兼职思维,任何工作都一样,如果只想着“自己只有一份工作”的话,会很累,就像他前几个月为业务苦恼一样。

其实惠介的自由职业,就是眼下所说的“斜杠人生”,有多种职业和多重身份。回到开头说到的李子柒,她又何尝不是斜杠青年:干农活的时候,她是勤快的农家姑娘;拍唯美小视频的时候,她是网红;推广自创品牌时,她是商人。

真正的自由职业,必定伴随着诸多辛苦付出。没有强大的自律心,没有与时俱进的上进心,没有时常归零的空杯之心,以及没有家人的支持,是很难实现自由的。在实现自由人生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夯实自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当有一天我们的能力足以撑起梦想生活时,自由才会随之而来。

《草莓人生》传达的不是回到农村即自由,而是通往自由职业的路上,会有很多难关,比如家人的不支持,旁人的质疑,对新领域不专业,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等等。在这些难关面前,不要硬碰硬,不要一成不变地死磕,追梦不是做梦,要用清晰的思维方案和实际行动,告诉家人和自己,这样走下去是有希望的。

《草莓人生》是一种付出会有收获的人生,付出的是汗水和心血,收获的是快乐、幸福和成就感。徜若现有的人生,连自己都质疑,看不见前景,那么不妨在可以改变的时候,转一个方向,也许在那个出口,能迎来自己的草莓人生。

不必羡慕李子柒,也不必羡慕惠介,因为每个人的“草莓人生”不同,来到的时间也不同,用心去感知,也许下一刻你就发现了你的“草莓棚”。再用时间和心血去种植呵护属于你的“草莓”,总有一天“草莓人生”会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