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以后,甘肃最大的官员就是陕甘总督。陕甘总督管辖着整个大西北,为大清王朝八大总督之一,也是难度最大、挑战最大的总督之一。

那么,这个最具挑战性的岗位,究竟是个多大的官?

01

总督是明清时期的高级官职,最早出现在明中期,起初管辖军务,负责征战。后来逐渐发展为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高级官员。

明代总督的官阶一般为正二品。不过,清代总督却多是从一品。为何高出了半级?因为有人钻了朝廷的空子。

一般而言,总督作为清代地方最高级长官,职衔为正二品,但另外有个条件,若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压住从二品的巡抚。

因此,各省总督依例均有兼衔。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就规定,除授为尚书例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外,其余各省总督,俱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由此,总督就自然而然变成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比规定的正二品高,能稳稳当当压住巡抚一头。

清代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陕甘总督九大总督,不过一般人们称为八大总督,因为东三省总督设立于1906年,设立时间最晚。此外,还有一些专门设置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

清代历代陕甘总督(奔流文化闲谭陕甘总督)(1)

修建黄河铁桥时,陕甘总督升允和俄国人在一起

陕甘总督在全国九大总督中排名不靠前,但管辖面积却是首屈一指的。陕甘总督的全称是——总督陕甘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管理茶马、兼巡抚事。陕甘总督管辖的面积非常大。清代甘肃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有了陕西后,陕甘总督管辖范围,就相当于今天的西北五省区中的甘肃、宁夏、新疆天山以北、青海河湟地区、陕西以及内蒙古的西部。真可谓是管辖了相当于小半个中国的地方。

02

不过,陕甘总督也是高风险岗位。清末,就有一任陕甘总督死在任上,而且是洪水淹死的。这个人就是沈兆霖。

沈兆霖是浙江钱塘人,曾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

清代历代陕甘总督(奔流文化闲谭陕甘总督)(2)

沈兆霖文集。

清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初七,上任才半年的陕甘总督沈兆霖,去青海境内处理军务。结束军务后返兰州。

当时,沈兆霖带着护卫等人,沿着今永登县通远砂沟向永登县城出发。通远砂沟是当时永登通往西宁的主干道,就在他们行走到距离永登县城三四里的“二道岭”时,一场大暴雨忽至,干旱砂沟无处可避,沈兆霖只能督促随从加速前进,争取早点赶到三里路外的永登县城。

没等他们赶到县城,暴雨引发山洪突然袭来,等看见水头,躲避已来不及了。坊间相传,为了“镇”住洪水,沈兆霖先将自己的靴子扔到了水里,结果不管用,又赶紧把官帽扔进水里,可是山洪更加猛烈。最后把陕甘总督大印也扔进水里,也不起任何作用。

此时沈兆霖及三十多名随从都面临灭顶之灾,人们各自逃命。沈兆霖来不及逃离,被洪水冲走了。如果是北方人,一般会选择往高处跑,因为砂沟中洪水来得快,也去得快,只要站在高处避开水头,基本上就没有事。可惜的是,沈兆霖是南方人,根本不明白北方水情。

陕甘总督遭遇洪水失踪,这是震动陕甘官场的大事件。永登县(当时为平番县)地方护理不周的罪责是难免的,当时县衙内乱作一团,无奈中知县还想了一招,将山神、土地、城隍等木胎泥塑像拉出来拷问一番,试图减轻责任,蒙混过关。

清代历代陕甘总督(奔流文化闲谭陕甘总督)(3)

沈兆霖书法。图片来自网络

事发5天后,沈兆霖的遗体才在永登满城北门一带被人发现。当时官方的说法是,他端坐在舆中,神色如常。这自然是美誉之辞了。实际上,人被洪水冲了五六里地,又遭长时间浸泡,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谁能想到堂堂的陕甘总督,居然被洪水淹死了。难怪,人们说陕甘总督是大清王朝难度最大、挑战最大的岗位之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危职业”啊!

撰文丨王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