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汉字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底蕴,最具影响力的文字之一。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要掌握三千常用字、五千常见字。可是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字比较特殊,我们常说、但并不常见、更不常写。也就是说、口语当中经常有些字眼儿是我们会说不会写的;即使见了面,如果结合前后语境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单个见面儿,还真未必认识。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但是一时半会儿还真介绍不完,所以今天咱们先聊一部分北京话里的那些会说不会写的字儿:

北京话重点字(这些北京话里带的字儿会说不会写)(1)

这个字念xǐng,用的最多的就是擤鼻涕。冬天天气冷,或者着凉感冒了,流鼻涕怎么办,擤一擤。您看这字多形象,擤鼻涕可不得用手捏住鼻子吗?或者说这干脆就是个专用字,除了擤鼻涕之外,貌似别地儿也用不上。除非在损人、骂人的时候,比如认为某人与此事无关,不该搭话,或者不够资格搭话,就会说:这天儿也不冷啊,也没人感冒,谁把你擤出来了?这话够损的啊!把人当什么了?

北京话重点字(这些北京话里带的字儿会说不会写)(2)

02

这个字与前一个发音差不多,只不过它是二声:xíng,面食制作过程中用的多,面团儿和好之后,需要饧一饧也就是放置个十几分钟左右。但是在我们日常口语中,大部分还是发三声,也念xǐng,甚至常常写成这个醒。这肯定是不对的,不信您去查查字典,这个饧才是使糖、或面剂子变软的意思。个人认为也不光是变软那么简单,应该是在等面与水的充分融合,也让面团更有韧劲儿。不然是糟的,几乎什么面食也做不了(老北京有种简单快捷的面食:揪片儿,这个不用饧面也可以)。

北京话重点字(这些北京话里带的字儿会说不会写)(3)

03

这个字看着眼生吧?它念xū,是突然的意思。但这并不常用、更不常说。不过它是个多音字,换个发音就熟悉多了,念chuā,是个象声词,比如:欻的一声从眼前飞过。无非是形容快的意思。还可以多写一个火:歘,意思、发音都一样,却并非繁体与简体的区别,具体原因需要咨询文字专家。作为一个象声词,它其实没有更多可说的,但在这儿不得不提一种游戏,一种如今几乎见不到的游戏,上点儿岁数的朋友应该熟:欻拐,也叫欻羊拐,没有羊拐的也可以用鹅卵石、玻璃球代替,叫欻子儿。严格来说,并不敢肯定就是这个字,因为在这儿它要发三声,chuǎ拐,然而它并没有这种发音,可又实在找不到别的来替代,字典里根本没这音儿。chua的发音,字典里仅此一字,而且歘拐也的确需要手疾眼快,用它、比较合适。

北京话重点字(这些北京话里带的字儿会说不会写)(4)

04

不是茶,更不是荼,它念nié,大概意思就是面容呆滞、身体倦怠、精神不振。在北京方言中常常与傻划等号,痴傻呆苶嘛!北京有句俗语,叫吃饱了犯困、饿了发苶(也有说饿了发呆的),就是没劲儿、没精神呗!评书里也经常用:大英雄正在楼上饮酒,忽听得楼梯声响、上来一人,众人顺声音甩脸观瞧,直把十位大英雄吓得是苶呆呆发愣,要问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但是您要问说书先生苶字怎么写,估计够呛写的上来。

北京话重点字(这些北京话里带的字儿会说不会写)(5)

05

敬请不要见字读半边,它不念音,念ǎn,跟俺一个发音,原意是用手掩盖、或藏的意思。但是在北京方言中将它扩展了,有按、强加的意思,尤其是老北京话的发音,比如:揞住了,别让他跑了。这里就不能写成按,就是揞。还有就是移花接木、强加于人的意思,比如:这事儿跟我没关系,怎么揞到我身上了?再比如:别什么烂事儿都往我身上揞。您平常可以注意一下,特别是老北京人说这话,绝对是揞,而不是安。

北京话重点字(这些北京话里带的字儿会说不会写)(6)

06

趿

这个字也不念及,念tā。老有人说“趿拉板儿、大裤衩儿”,这是老北京人夏天的标配。是不是标配先不提,趿拉板儿的趿,就是这个字,就是拖鞋的意思。因为趿本身就有这意思,古语中趿履或者趿鞋,就是指拖鞋。另外,穿鞋只套脚尖儿、不提后根儿也叫趿,比如:好好儿的布鞋、不好好儿穿,净趿拉着。

北京话重点字(这些北京话里带的字儿会说不会写)(7)

怎么样?这些字儿是不是经常会说,可是让您写出来,却不知道怎么下笔呢?其实您甭说写了,就是把它们单拿出来呈在我们面前,一时半会儿都未必念的对发音。当然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博闻强识、又经常写作,会说会写自然不在话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