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壤酸碱性?

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表现出不同的酸性或碱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常以酸碱度来衡量。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构成状况形成了土壤酸碱性,当氢离子含量大于氢氧根离子时,称之为酸性;当氢氧根离子含量大于氢离子时,称之为碱性,用pH 表示。土壤的酸碱性深刻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也影响着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的有效性。我国土壤酸碱性分为七级:强酸性(<4.5)、酸性(4.5-5.5)、弱酸性(5.5-6.5)、中性(6. 5~7.5)、弱碱性(7.5-8.5)、碱性(8. 5~9.5)、强碱性(>9.5)。

怎么区分土壤的酸碱性(什么是土壤酸碱性)(1)

土壤酸碱性形成机理:

(1)土壤酸性 根据 H 和Al3 的存在方式不同,分为活性酸和潜性酸两种。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H 所表现的酸度(即pH),包括土壤中的无机酸、水溶性有机酸、水溶性铝盐等解离出的所有H 总和。潜性酸指土壤胶体上吸附态的H 和Al3 所能表现的酸度。活性酸与潜性酸在同一平衡体系中,两种不同的酸度形态可以互相转化。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潜性酸是土壤酸度的容量指标。潜性酸数量上比活性酸大几千到几万倍。

(2)土壤碱性 形成碱性反应的主要机理是碱性物质水解反应产生的OH-,土壤碱性物质包括钙、镁、钠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以及胶体表面吸附的交换性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