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俄罗斯天空里的霹雳之光】
(一)
您见过天空里同时出现两个太阳的诡异情景吗?
公元1682年5月1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就出现了两个太阳同时闪耀的今古奇观。不过,这两个太阳,不是悬挂在深邃无垠的天空里,而是出现在克里姆林宫富丽堂皇的宫殿里。
那一天,在俄罗斯武装部队射击军的重重包围之下,克里姆林宫里的罗曼诺夫王朝发生惊天政变,刚刚即位登基的小沙皇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差点被废黜,虽然勉强保住了皇位,但却沦为第二沙皇,他的同父异母哥哥伊凡·阿列克谢维奇·罗曼诺夫成为压在他头顶上的第一沙皇。政变的发动者、伊凡的同胞姐姐,亦即彼得的同父异母姐姐索菲娅公主,一举攫取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出任摄政王。
那时,彼得年仅10岁,登上沙皇之位只有4天;他的同父异母哥哥伊凡年届16岁,且身患癫痫病,目光萎靡,嘴唇下垂,口齿不清。这样的两个沙皇,一个少不更事,一个病病歪歪,组成了一对奇异的“双子星座”, 犹如高挂在俄罗斯天空里的两个太阳,在缭绕的云雾间闪烁。这种扑朔迷离的宫廷奇观,不但令当时的人们感到玄幻莫测,也令无数的后之来者感到匪夷所思。
其实,这种“一蛋双黄”之乱局,缘起于罗曼诺夫王朝爆发的一场激烈残酷的宫廷搏杀。话题还要从老沙皇阿里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的驾崩说起。
阿里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是俄国历史上的第六位沙皇、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二位沙皇,16岁继位登基,1645年至1676年在位,统治俄国30多年。他在位期间,虽然难说大有作为,毕竟也有所成就,国家政局相对稳定,俄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俄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个封建王朝,即留里克王朝与罗曼诺夫王朝。
公元6世纪,正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欧洲第三大河第聂伯河支流罗斯河两岸的原始部落,以波利安人为中心形成部落联盟,被称为“罗斯人”,这一称谓被远征欧洲的蒙古人在传播中念转了音,始称“俄罗斯”。这就是“俄罗斯”之名的由来。俄罗斯第一个封建王朝——留里克王朝的横空出世,似乎朦胧着一片淡淡的友谊色彩呢。据《往年纪事》记载,公元862年,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先生,和他的两个弟弟西涅乌斯、特鲁沃尔,应诺夫哥罗德贵族之邀,率兵来到诺夫哥罗德古城,在这里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王公政权诺夫哥罗德公国,史称留里克王朝,绵延长达700余年。
诺夫哥罗德,意译为“新城市”,实在名实不副,因为,它既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古都,也是中亚通往北欧的古代贸易要道。留里克兄弟所属的瓦良格人,又称诺曼人、罗斯人,则是欧洲一个著名的骁勇横蛮部族,在海上出没为海盗,在市场扰攘为强寇。大约公元8世纪末,瓦良格人开始四处侵略,从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一路打到欧洲与亚洲相连的黑海,以及连通欧洲、亚洲、非洲的地中海,从北大西洋的岛国冰岛,到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到处都遭到他们凛凛铁蹄的践踏。公元9世纪上半叶,瓦良格人开始进入今天的俄罗斯境内,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留里克兄弟所处的时代,正是瓦良格人的强盛时期,他们飞扬跋扈、东征西讨、诛戮杀伐,掠夺了大片土地与财富,为日后建立留里克王朝奠定了雄厚基础。留里克是瓦良格人的一个部落酋长,彪悍善战,凶险残狠,堪称天生的冒险家,其麾下亡命之徒众多,早年在距诺夫哥罗德古城200余里的拉多加湖畔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拉多加城堡,兄弟三人在那里啸聚部众,称霸一方。按照《往年纪事》的说法,留里克三兄弟来到诺夫哥罗德不久,他的两个弟弟西涅乌斯、特鲁沃尔相继死去,从此留里克大权独揽,开创了留里克王朝。这段漫漶记载,疑点有二:其一,留里克的两个弟弟,西涅乌斯与特鲁沃尔之死,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被谋杀夺命,不得而知;若从后来的结果蠡测一下,留里克先生则难逃谋害兄弟之嫌疑。其二,《往年纪事》说留里克三兄弟是应邀前来镇抚诺夫哥罗德,其实,推想当时的情形,不可能如此文雅,如此温情脉脉。最大的可能,是彪悍善战的留里克兄弟以武力夺取了该城。据记载,在留里克政权建立不久,这里曾发生过一起武装叛乱,遭到严厉镇压,留里克诛杀叛乱领袖“勇敢的季瓦姆”,并屠杀了大批他的同谋者。这次叛乱,丝毫没有动摇留里克的统治地位。
尽管疑窦丛生,《往年纪事》仍然值得信任。因为,它是俄罗斯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成书于12世纪初。作者涅斯托尔是乌克兰基辅洞窟修道院的修道士。洞窟修道院因拥有一个深达数千米的人工洞窟而得名,洞窟曾被用作防御工事,洞内建有教堂、墓地、经房,地面建筑是一座形制巍峨的大教堂,教堂钟楼高达97米。院中修士曾编纂多种著作,尤以《往年纪事》最为珍贵。
从公元862年,留里克入主古都诺夫哥罗德,建立诺夫哥罗德公国,到879年留里克去世,将公国交给其亲属奥列格,共历16载。奥列格也是瓦良格人,其身世却至今存疑,有说他与留里克没啥血缘关系,或许只是姻亲,是其姐夫或妹夫。无论如何,奥列格是留里克托孤之人,却是无疑的。留里克临终前,将诺夫哥罗德大公之位交给奥列格,以换取他对幼子伊戈尔的保护。留里克死后,奥列格开始四处征战,于882年率军南下,一举占领位于第聂伯河中游的基辅城,并以此为都城建立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奥列格被认为是诺夫哥罗德公国第二位大公,基辅罗斯公国第一位大公。912年,奥列格辞世,其死法却很富有传奇色彩,据说是被从他心爱的骏马头骨中钻出来的一条毒蛇给咬死了。
奥列格死后,受他保护的留里克之子伊戈尔继位。奥列格兑现了对前辈留里克的庄严承诺,呵护年幼的伊戈尔健康成长,并让他顺利接班,实属难能可贵。伊戈尔大公继续奉行奥列格的扩张政策,进军外高加索,占领巴库地区,两次远征拜占庭帝国,夺得大片土地,实施掠夺政策。945年初冬时节,他率亲兵照例进行索贡巡视,催逼各部落缴纳贡款贡物。这是当时实行的一项索贡巡视制度。当他来到德列夫利安人聚居的伊斯科罗斯坚城索贡时,在第一次收缴离开后,半路又觉得极不满足,折返回去再次索要,被忍无可忍的德列夫利安人杀死了。唉唉。生于富贵,死于贪婪,岂不悲乎?
伊戈尔大公的妻子奥莉加闻听丈夫被杀,勃然大怒,那时两人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只有3岁,儿子继位后,由奥莉加摄政,成为实际统治者,她以女性的婉媚与铁血手腕,刚柔相济,叱咤风云,颇有作为,《古史纪年》称颂她是“日出前的霞光,黎明前的熹微,像明月照亮黑夜,如同珍珠出淤泥而不染。”她采取的第一项重大行动,就是为夫君报仇,派兵进攻德列夫利安人,占领伊斯科罗斯坚城,并宣布对德列夫利安人征收重赋,从经济上予以彻底摧毁。与此同时,宣布实行改革,改变大公索贡巡视制度,将索贡制改为收缴制,命令各部落如期将贡赋集中送达指定城市,如有违抗,严惩不贷。955 年,奥莉加女大公前往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会见拜占庭皇帝君斯坦丁·巴格良诺罗德内伊,并接受皇帝与教皇洗礼,获赐教名伊莲娜。女大公此举意义颇为重大,为后来弗拉基米尔大公带领全民受洗,确立东正教为国教奠定了基础。
历经几世几劫,几番血腥轮回,基辅罗斯经过弗拉基米尔大公时期、蒙古统治时期,进入了莫斯科大公国时期。那时候,在蒙古人的铁蹄蹂躏下,其疆域分成东北、西北、西南三部分,形成了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大板块。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蒙古金帐汗国的军队,先后征服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等几个公国,其疆域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莫斯科大公国自此雄踞北方冰雪世界。1533年,伊凡四世继位登基,历史巨轮开始发出喀啦啦震鸣。伊凡四世既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任沙皇,也是留里克王朝的最后掘墓人。
伊凡四世是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之子,3岁即位,由母亲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摄政,当时的莫斯科政坛,贵族横暴,权臣肆虐,倾轧与谋杀,交替上演。1538年4月,摄政王叶莲娜突然暴病身亡,史家认为是遭到了谋杀,伊凡四世成为孤儿。1543年12月,年仅13岁的伊凡四世突然下令逮捕了肆虐朝堂的权臣舒伊斯基,1547年1月16日,16岁的伊凡四世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亲政,正式自称沙皇,他也因此成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这就是著名的暴君伊凡大帝,又称伊凡雷帝、恐怖的伊凡,莫斯科公国从此改称沙皇俄国,又称俄罗斯。两年后,即1549年2月,18岁的伊凡雷帝在莫斯科召开由领主、贵族、高级僧侣和政府高官参加的联席会议,决定编纂新法典,并宣布实行旨在巩固皇权的改革。这就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缙绅会议”。此后,凡遇国家大事,均由缙绅会议讨论决定,会议的期限和议程,由沙皇裁决。
追根溯源,“沙皇”这一称谓,却是“恺撒”的俄语发音。恺撒大帝是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前60年,他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三巨头同盟”,出任高卢总督,用10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曾经的盟友庞培,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公元前44年,恺撒遭到一伙阴谋分子的谋杀。恺撒死后,他的养子屋大维与部将安东尼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江山争夺战,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领地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一部分,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里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旧址,故又称拜占庭帝国。早期俄罗斯人认为拜占庭帝国是宇宙的中心,尊称拜占庭君主为“沙皇”,俄罗斯的那些大公,不过是拜占庭沙皇麾下的大臣而已。后来蒙古人的铁骑横扫欧洲大陆,俄罗斯人被蒙古人的剽悍与残暴惊骇得目瞪口呆,转而尊奉蒙古大汗为“沙皇”,俄罗斯大公又成了蒙古沙皇(即蒙古大汗)麾下的大臣。直到1547年,伊凡雷帝宣布亲政,并自称“沙皇”,这一顶颤巍巍的“乌纱帽”,才正式戴在了俄罗斯统治者的头上。
伊凡雷帝的统治,以独裁与暴虐著称,他推行的改革新政,以“特辖制”为核心,犹如抡起一枚寒光闪闪的大剪刀,喀喇一声将国土裁剪成两部分:一是特辖区,将国家心脏地带的肥沃土地实行“特辖”,由沙皇直接统治;二是普通区,将边远落后地区划归贵族领主管理,勒令他们立即“赴任”。这项新政的实施,将许多贵族领主连根拔起,驱赶到偏远荒僻之地。他同时组建了一支“特辖军”,对抗旨不尊者施行残酷镇压,下令实施了数次大屠杀,直弄得血流遍地,最后还在暴怒中失手杀死了自己的继承人伊凡太子。
1584年3月28日凌晨,伊凡雷帝辞世,享年54岁。伊凡死后,俄罗斯陷入动荡,叛乱四起,留里克王朝血胤日渐衰微,而作为王族旁支的罗曼诺夫家族,却趁着混乱浮出江湖,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最后一举夺得沙皇宝座。1613年1月,在莫斯科隆重举行的全俄缙绅会议上,一大群俄国贵族、商人、僧侣等上层代表经过几天吵嚷,共同推举罗斯托夫总主教菲拉列特的儿子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史称米哈伊尔一世。这一重大任命,标志着罗曼诺夫王朝正式登上了俄国历史舞台,米哈伊尔成为这个古老王朝的第一任沙皇。那一年,他只有16岁。
罗曼诺夫王朝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二个封建王朝,横跨公元1613年至1917年之间,统治俄国300余年,对内实行专制苛酷的农奴制,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三百年间,这头极具侵略性的北极熊,不断鲸吞四邻,几乎从所有邻国身上都撕下了一块块血淋淋的肥肉,霸占了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国由一个闭塞的东欧内陆小国,跃升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
阿里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登上沙皇宝座的时候,俄罗斯已经进入了17世纪中期,伴随着蹒跚趔趄的历史脚步,这个寒冷的国度像一头瘫卧在地球北方的北极熊,气喘吁吁,步履沉重,呈现出一派萎靡不振之颓势,危机四伏之危局,朝政松弛,盗贼横行,国库空虚,民怨沸腾。环视四周,虎狼遍地。在北方,耸立着危险而强大的瑞典帝国,其领土包括今天的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瑞典帝国的海军犹如一条锁链,扼住了俄国人通往世界的咽喉要道——波罗的海流域。在南方,则是颇为傲慢自负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及其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奥斯曼帝国地处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处,著名的强势统治者苏莱曼大帝(1494--1566)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进入极盛时期,帝国舰队称霸地中海、红海、黑海、波斯湾,往来游弋的帝国舰队,犹如一座耸天碉堡,塞住了俄国人通往世界的另一条咽喉要道——黑海流域。
除了瑞典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这两只吊睛白额大老虎,在西方,世仇波兰和立陶宛王国虎视眈眈,占据着斯摩棱斯克为首的一系列重镇,时刻威胁着莫斯科的安全;在西南,是臣服于波兰的乌克兰王国,来自乌克兰大草原的哥萨克骑兵,刀锋所向,莫斯科为之惊悚。只有南方草原上的顿河哥萨克人听命于莫斯科,但这些桀骜不驯的哥萨克人并不甘心俯首称臣,依然独立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外。
阿里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在位30余年,面对此起彼伏的国内反抗势力,以及虎视眈眈的四邻恶虎,治国乏术,御敌无策,守成已经不易,何谈大展宏图?他内心的焦灼与纠结,可想而知;更令他焦躁莫名的是,自己皇脉衰微,后继无人,罗曼诺夫王朝的未来,凶险莫测,异象纷呈。尽管首任皇后玛丽为他生下了11个孩子,可惜没有堪当大任的精英之才。这种播下龙种生出跳蚤的悲凉,常常令他寝食不安。他的5个男孩中,有3个先后夭折,存活下来的费多尔和伊凡兄弟俩,却都是一副病秧子骨架。费多尔骨瘦如柴,手无缚鸡之力,几乎可以被风吹倒;伊凡自幼病魔缠身,癫痫病弄得他神情呆滞,嘴唇哆嗦,手指颤抖。尽管女儿索菲娅聪颖机警,精力充沛,但毕竟是女流之辈,哪里可以成为罗曼诺夫王朝的合法继承人呢?沙皇眼看着自己的两个先天不足的儿子,常常为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发愁,以至于食不甘味,脾气越来越暴戾无常。
1669年,玛丽皇后在为沙皇生下第十一个孩子之后,满怀心酸地离开了人世,沙皇随后娶了健美性感的纳塔莉雅·基里洛夫娜·纳雷什金娜为皇后,蛟龙戏凤,日夜宠幸,希望她曲线婉媚的娇美之躯,能为罗曼诺夫王朝诞下一个健康的接班人。也许是沙皇老当益壮的龙马精神得到了回报吧,艳若桃花的纳塔莉雅沐浴着沙皇的阳光雨露,很快就怀上了龙种,并于1672年5月20日,为沙皇诞下了一个虎头虎脑的麟儿。这个被叫做彼得的男孩,就是后来威震俄罗斯,名声响彻寰宇的彼得大帝。
彼得顺利降生,全俄罗斯为之欢欣鼓舞,沙皇欣喜若狂,心底的残愁一扫而光;母亲纳塔莉雅仿佛被笼罩在一片祥云里,这个满脸幸福的娇媚女子,从此受到沙皇的百般宠爱,皇后的娘家纳雷什金家族也因此深受沙皇宠信,开始占据宫廷要职。玛丽皇后的娘家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随着玛丽皇后的辞世开始失宠,被逐渐排挤出深宫朝堂。这一乾坤大挪移式的此消彼长,鲜明地折射出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也从此埋下了纳雷什金家族与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的仇恨之源。从此之后,这两大皇后家族之间的激烈搏斗,弄得罗曼诺夫王朝波翻浪涌,动荡不安,祸患频仍。
幼年的彼得,活泼好动,淘气可爱,深得沙皇欢心。与别的孩子不同的是,彼得对兵器有着强烈的兴趣,克里姆林宫的王子内室里,摆满了军用木马、枪炮、弓箭、皮鼓、战车、士兵等玩具,每天每天,他总是用自己胖乎乎的小手,指挥着自己麾下的千军万马,奋勇厮杀,把这些兵器摆弄得杀声连天,狼烟遍地。老沙皇瞅着自己这个虎虎有生气的皇子陶醉在金戈铁马里,不由得暗暗点头,觉得这个小家伙颇有一些帝王气象呢。
1676年1月30日,沙皇米哈伊洛维奇带着对尘世的万般留恋,撒手西去,一脉幽魂,飘然远行,带不走的,是楚楚可怜的皇后与不谙世事的幼子,以及暗流汹涌的宫廷角斗。沙皇临终,尽管对彼得寄予厚望,无奈他只是一介4岁顽童,哪里担当得起如此重任?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按照传统,将皇位传给了病弱不堪的长子费多尔,遂后黯然西行……
随着老沙皇驾崩,费多尔登基,克里姆林宫转瞬间风云突变,再次出现乾坤大挪移式的宫廷动荡:新沙皇费多尔乃前皇后玛丽之子,玛丽的娘家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随着新皇登基的欢呼声,乌压压东山再起,复仇之火迅速燃遍宫廷,皇后纳塔莉雅的娘家纳雷什金家族受到彻底清算,一干勋臣被统统赶出了朝廷。沉溺在失去丈夫的万般悲伤里的皇后纳塔莉雅,再次遭到无情打击:她和儿子彼得,被驱逐出克里姆林宫,遣送到莫斯科近郊的普列奥勃拉任斯科耶村的皇家离宫里栖身,将息度日。
从皇宫到乡村,从皇后到囚犯,纳塔莉雅面对如此之人生遽变,一时间仿佛九天跌落,心如冷灰;而被政治势力推来倒去的小小顽童彼得,对此却泰然自若,心无旁骛,一如在克里姆林宫一样,依旧稀里哗啦摆弄着他手下的万般兵器。在他的眼里,乡村的自由与开阔,清新与自然,肯定胜过了皇宫里的那些金碧辉煌与道貌岸然、矫揉造作与诡诈奸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