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妈妈的原声版(我见到的糖妈妈)(1)

点击上方“小番茄” 可以订阅哦!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糖妈妈的原声版(我见到的糖妈妈)(2)

我是注册护士、糖尿病卫教专家,目前服务于纽约市布朗士一家医院。今天,产科何医生千叮万嘱交待,要我将洛琳安插进今天已经排满的病人会诊名单中,因为洛琳急需糖尿病自我照顾的咨询。

为了孩子 坚持美国生产

洛琳二十多岁,已怀孕八周,是第二胎,患有糖尿病六年。怀第一胎时,她住在墨西哥乡下,当地医疗资源不足,她没有得到良好的产前照顾,糖尿病控制不佳,因胎儿过大导致难产,最后剖腹产,幸好母子平安。何医生希望这胎能将血糖控制好,顺利产下健康宝宝,避免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此前,我第一次认识洛琳时,是在小儿科病房,当时她只有十四岁。二星期前,她只身移民到纽约,投靠生母。本来她和生父及继母一起住在墨西哥乡下,但是因为洛琳有二、三个月的时间,身体不适,暴瘦了许多,也无法帮忙家务,继母很不乐意,就将洛琳送到生母处。抵达纽约后,检查后发现洛琳患了糖尿病,需要住院治疗。

当时她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深黑棕色的皮肤,一对大眼睛,露出怯生生的眼神,圆圆的脸颊上有一对小酒窝,很惹人疼爱。她完全不懂英文,透过同步翻译,她很小声作答,大都只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始终低着头。再深入多问几句,就开始默默掉泪,很彷徨无助的样子。

后来得知,洛琳自小父母离异,她与父亲及继母同住,家中种植玉米,小学毕业后留在家中,帮忙玉米田的工作及照顾同父异母的弟妹。最近身体不好,就被送还给纽 约生母。见到多年不见的生母以及陌生的继父、同母异父的弟妹,加上陌生的城市、语言及医院,她不知所措。她的母亲也怀着身孕,很少到医院来陪伴她。临床护士说,常看到她独自一人偷偷的掉眼泪。

出院后,洛琳继续在门诊治疗。她很听话,遵照指示服药,注意饮食,血糖控制颇佳。她重返学校念书,渐渐适应了新环境。慢慢地,淡淡的笑容取代了脸上那原有的怯生生的表情,人也活泼起来。三年多时间里,洛琳在学校已跟上进度,还参加游泳、舞蹈课外活动,逐渐展露出自信的笑容,留起了长发,稍稍打扮着自己,充分展现出青春少女的模样。

没料到,继父嫌家中食指浩繁,不愿意再负担洛琳。生母无奈,只好忍痛又把洛琳送回墨西哥的生父家。洛琳在临走前,来向我道别,两眼红肿,已经哭了整晚。告诉我,她真是喜欢纽约生活,不 舍得离开她的同学,更喜欢能在学校里充实自己,也奢望能上大学。但是天不从人愿,洛琳又无可奈何地被送回墨西哥。

这次再看到洛琳,见她牵着一岁多的儿子,活泼好动,刚学会走路,到了新环境,急着松开妈妈的手,跌跌撞撞的到处探险。洛琳在旁细心呵护着,很是忙碌。她细心照顾着她的孩子,己很难将现在的她与那几年前充满憧憬的小女孩连想在一起。

终于等到小男孩探险完,累倒在洛琳怀中睡着了,我才有机会谈到血糖的控制,因为洛琳求好心切,加上已有的知识,过程相当顺利。咨询结束后,与洛琳话家常。她表示回去后,继母很不乐意,很快就被送回玉米田,日日夜夜被困在高大的玉米田中,看不到未来,她一心想重返纽约。在工作中,她遇到了一位刻苦向上的年轻 人,也有一颗向外发展的雄心。很快,洛琳以身相许,有了儿子后,俩人努力找机会回美,而在洛琳知道自己怀老二时,更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回到了纽约。

我静静的听着洛琳叙述着,最后她深思了一会儿后说:「我无法选择我的父母及成长的环境,但是我能选择我的子女出生及成长的地方,我希望他们能有机会在较好的 环境下成长,学习。」语气是那么的勇敢及坚定。记忆中,那怯生生的小女孩已经长大,母亲的角色使她茁壮,坚强。或许她的能力有限,无法改变一切。但她的决心,定会尽其所有照顾好她的孩子。约好回诊时间,送走了她,见她推着婴儿车,离开了我的视线。一个平凡的小女子,所散发出那份强大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我。贪图享受 不愿控制血糖

从洛琳这位坚强的母亲,另我想到另一位母亲希拉。希拉二十九岁,是孟加拉国移民,不谙英语,昨天由先生陪同,到糖尿病专科复诊。她患糖尿病四年多,目前以口服药物治疗。二年多前因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胎死腹中,但是她目前血糖的控制仍不理想。

透过同步翻译得知,希拉是位家庭主妇,有一个六岁男孩,平日摄取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不运动,常忘记服药,都是造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我详细解说,如何改善饮食,按时服药及运动的重要性。糖尿病专科魏医师考虑增加口服药。这时,希拉突然说:我可能怀孕了。这消息震惊了大家,因为孕妇的治疗方案将不同。我们立即作了验孕测试,果然呈阳性反应。

魏医生非常严肃说,新的治疗方案要停止口服药物,每天测试血糖五次,改以施打胰岛素针来控制血糖,加上饮食控制,希望将血糖控制到最佳状态,以减少母亲及胎儿因为血糖过高引起的并发症。医生又仔细逐一解释何种可能的母亲及胎儿的并发症。

希拉听后立即说,她无法又测血糖又要打针,需派位护士到家照顾她。魏医生解释,她身心健康,有能力自我照顾,没有理由需要护士到家照顾。希拉仍不死心又要求,能否住院治疗,或申请在孟加拉国的母亲来帮忙照顾她。

不论魏医生及我不断努力的解释及示范如何自我注射胰岛素针,及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希拉仍坚持己见,表示除非有人帮忙她,否则她无法执行医嘱。我要求希拉先生帮忙,他同意可以在上班前帮忙注射早餐前的胰岛素针,但希拉仍不满意,坚持除非有人帮忙,否则她无法控制好血糖。希拉先生亦满脸无奈。

魏医生将处方开好就离开了,留下我继续与希拉沟通。虽说病人永远是对的,但是心中想着,母亲的名字代表着坚强,为子女可以牺牲一切,但眼前的她是位母亲吗? 我提醒自己,要保持专业、耐心、冷静,持续又解释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我放弃了,约了复诊时间。我送走了希拉,只愿上苍保佑这胎儿健康平安吧。

番茄闲话区

从两位母亲身上,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其实在群里,也有很多家长是为了孩子加群学习的,每次看到他们发出那密密麻麻记着血糖的表格的时候,番茄都能感觉到他们的不易以及他们对孩子得爱。

糖妈妈的原声版(我见到的糖妈妈)(3)

图片来源番茄群@橙宝~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鸟叔买的半单位胰岛素笔马上就要到货啦~不过目前数量不多,需要的糖友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查看~没有买到的糖友也不要着急,以后还有机会~

偷偷告诉大家,以后鸟叔和番茄会多找一些有趣有好用的东西给大家~~

长按二维码或搜索biggerfanqie,关注小番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