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1)

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

彭佳妍

摘要:词汇知识是语言知识的基本要素之一。教材中的词汇练习是词汇知识最直接的教学依据和学习资源。本文将基于Nation的词汇知识框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词汇练习中的词汇知识进行抽样定量研究。笔者研究发现,教材中词汇练习各词汇知识划分维度均有涉及,但分布不均。而且存在词汇练习设计过时和单一的问题。对此教师应批判性地使用教材,基于学情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材编订者应在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后积极做出调整,确保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落实新课标中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词汇知识框架;词汇练习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新课标”)指明英语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以语言知识的学习为基础。而词汇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基本要素之一,对语言学习和沟通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其词汇练习板块的编排对词汇知识的教学有着指导性作用。

各地区依据新课标积极修订教材以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而江苏省高中在课改后仍沿用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为此,本文将利用文本分析法对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中词汇练习所包含的词汇知识进行抽样定量分析,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供相应的建议。依据Nation(2001)的词汇知识框架,研究以下问题:

(1)教材词汇练习中词汇知识在形式、意义和用法三方面分别的占比和特征;

(2)教材词汇练习中词汇知识在接受性和产生性知识

方面分别的占比和特征;

(3)划分学段,教材词汇练习中词汇知识在形式、意义和用法三方面分别的占比和特征。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2)

二、理论基础

(一)词汇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不同学者对词汇知识的划分各不相同。传统词汇知识框架的代表人物Richards(1976)将词汇知识划分为七部分:(1)了解口头或书面语中遇到词的可能性;(2)根据功能或情景的不同了解词的意义范畴;(3)了解与词有关的句法表现;(4)了解词的派生词;(5)了解词和其他词之间的关系;(6)了解词的语义价值;(7)了解词的不同含义。

传统的知识框架更加注重的是词汇的形式和意义,其中意义的比重较高。随着语用学的兴起,Nation(1999)基于Richards的理论提出了词汇知识的八方面:(1)词的发音;

(2)词的拼写;(3)词的语法性质;(4)词的搭配;(5)词的使用频率;(6)词的文本特征;(7)词的概念意义;(8)词与其他词的共现。而后,Nation于2001年又提出了较为科学和完整的语法知识框架。在该框架中通过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的分类体现词汇知识教学的互动性,从而实现词汇知识的语用价值,如表2.1.1所示: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3)

除了以上两位学者的框架,Chapelle (1994,转引自Read,2000) 提出的词汇知识框架则更加注重语用,包括词汇使用的语境,词汇知识和基本加工以及词汇使用的元认知策略三大方面。由于该分类方式与新课标的联系不够紧密,本文选择的词汇框架定为Nation(2001)的框架,如表2.1.1所示。

(二)新课标对词汇知识的要求界定

新课标(教育部,2018)指出词汇教学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展开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看等具体活动感知、理解主题意义,并使用相关词汇表达相关话题的信息和意义。依据Nation的框架对新课标中词汇知识的要求进行归类,如表2.2.1所示: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4)

新课标中对词汇知识的形式、意义和用法三方面内容都做了界定。基于主题语境,词汇知识在意义和用法层面的要求科学且具体。本文将基于Nation(2001)的框架和新课标对词汇知识的分类及具体要求,如表2.2.1所示,综合分析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词汇练习中词汇知识的分布以及呈现特征。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5)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共分为五本必修教材和六本选修教材。高一到高三除最后一学期,每学期按顺序使用两本教材。每本教材各计为一个主题模块,必修教材各三个单元话题,选修教材各四个单元话题。每个主题单元包含阅读、词汇、语法、综合任务、延伸阅读和自我评价六个板块。除基于单元话题设计的词汇板块,阅读板块后也设有部分词汇练习。另外,教材附带的练习册中每个主题单元都设有词汇练习。因此,本文将针对上述三处较为集中的词汇练习抽取教材一、三、五、七、九和十一进行归类分析包含的词汇知识。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依据具体的理论框架对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词汇练习中的词汇知识归类分析。由于各单元词汇练习题型差异较小,本研究选择抽样的方式,排除学段的干扰,抽选不同学段各两本教材进行分析。首先,对各教材词汇练习各维度的占比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各教材词汇练习按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两个维度进行分类;最后,从不同学段出发,纵向分析词汇练习中词汇知识的占比及特征。

(三)研究框架

基于Nation的框架,Dale Brown(2010)和Stuart Webb(2009)给出了具体的词汇练习归类。本文将采纳并借鉴两位学者的模型以检索表的形式形成研究框架,便于研究的开展。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中提到新课标的要求(表2.2.1)侧重书面的形式,而未能体现口头的形式。在意义和用法两个维度上,新课标与Nation(2001)基本吻合,因此Dale Brown(表3.3.1)和Stuart Webb(表3.3.2)的两个框架首先依据表2.2.1改编。然后,参照教材题型进行细化分类,形成检索表,即最终的研究框架(表3.3.3)。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6)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7)

综上可知,表3.3.1的维度比较全面,但条目不够具体;表3.3.2的条目较为详细,但维度却不够全面。参照新课标的要求,笔者综合表2.2.1、3.3.1、3.3.2的内容以及教材中出现的题型,斟酌得出适合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如表3.3.3所示: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8)

R = receptive(接受性的),P = productive(产出性的)

如表3.3.3所示,课本中出现的比较多的题型是词性变化填空、词义匹配(中英文含义或者图片)、一词多义、同义替换、词义辨析、单词归类、填写正确形式、介词选择与填空、根据所给词填空与选词填空等多种题型。本研究将依据本表,进行检索归纳,进而形成研究结果。

(四)研究过程

首先,依据Nation框架、新课标和教材实际内容建立完整的检索表格(表3.3.3);其次,依据检索表用Excel软件制作检索数据明细,统计数据结果,以表格形式分别描述教材词汇练习中词汇知识三维度占比(表4.4.1),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占比(表4.2.1)以及各学段的三维度占比(表4.3.1);最后,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对词汇知识的覆盖率、占比情况、存在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9)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材词汇练习中词汇知识在形式、意义和用法三方面分别的占比和特征

根据表3.3.3中体现的形式、意义和用法三方面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对选取的六本教材涉及的1906词相关练习进行了归纳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10)

表4.1.1显示,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所涉及1906词的词汇练习覆盖了形式、意义和用法三维度:形式维度占比最低,意义和用法两维度占比平衡,且更加注重语用维度。首先,形式维度出现130词,占比6.82%。经统计发现,这一维度涉及的题型是词性变化填空,出现在课后习题中帮助学生巩固词根、词缀以及派生词相关知识。虽然形式层面分为两个维度,但基于书面形式的练习主要是默写单词,较为机械,本教材未采用。相比之下,词性变化填空体现了形式维度高层次的要求。但刘君(2019)指出高中生屈折知识丰富,派生知识薄弱。因此编订教材和具体授课时,派生知识仍需重点关注。其次,意义维度出现843词,占比44.23%。经统计发现,该部分涉及的题型多样,课文阅读和课后习题均有涉及。主要题型有词义匹配(匹配图片或英文释义)、同义替换、选词填空、词义辨析以及词块学习等。其中,形式与意义维度题型最多,词义匹配、一词多义和选词填空都是考查形式和意义对应关系。同义替换和词义辨析两类题型难度较大,均出现在课后习题中,体现词汇知识在意义层面的深度和广度。王新朋、孔文(2014)研究发现同义词对同义新词的迁移不是直线发展的,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要强化新词与已知同义词的联系,以促进同义新词的习得。另外,词块学习作为主题单元单独词汇板块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大量掌握相关话题的词汇。教材中比较常见的形式是思维导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英语词块的积累量,实现了同功能词块用法的归纳总结(赵忱,2019)。最后,用法维度出现933词,占比48.95%。经统计发现,该部分涉及的题型均出现在课后习题中,主要有用所给词正确形式填空、介词选择和填空和用所给词翻译、造句等。其中,最常见的正确形式填空充分考虑到语法结构和语境对词汇使用的影响。虽然介词选择或填空的课后练习很多,但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采用较为新颖的意象图示教学法,促进使用介词的有意义教学(孙梁,2016)。词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生成含有完整意义的句子和篇章,因此不论是支架型习题根据所给词和中文提示翻译,还是根据语境用所给词造句都最终指向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本教材编写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能满足语言能力的核心素养要求,而非机械学习语言知识。

(二)教材词汇练习中词汇知识在接受性和产出性知识方面分别的占比和特征

根据表3.3.3中R/P一栏的维度划分,确定不同词汇练习反映的是接受性知识或生成性知识,本研究对本教材涉及的1906词统计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11)

表4.2.1显示,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所涉及1906词的词汇练习接受性知识占40.45%,产出性知识占59.55%。由此可见,本教材更加重视词汇知识的输出生成,与表4.2.1体现的词汇练习更加注重意义和用法层面相符合。从题型角度分析,体现接受性知识的题型往往带有支架型信息,比如:词义匹配、选词填空、词块归类、介词选择题和带有新词和中文提示的翻译题。而体现产出性知识的题型往往要求学习者根据语境独立完成信息的输出,比如:正确形式填空、同义替换、词义辨析、介词填空题和造句题等。课文中出现的练习大多体现的是接受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输入词汇,为输出词汇做好准备。课后习题部分体现的则大多是生成性知识,有利于展现真实学力,输出词汇,真正达成语言能力的要求。词汇知识是复杂、多维、渐进的,任何单一词汇测试都难以测出词汇知识深度的全貌,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将连续体观和多维度观相结合,在一定时期内对学习者多维词汇知识展开测试(吴瑾,2011)。类似地,日常教学中的练习必须体现多维度观,注意词汇知识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权衡。高中阶段学习者语言输入量增大,语言输出性知识必应受到重视。

(三)不同学段词汇练习中词汇知识在形式、意义和用法三方面分别的占比和特征

根据表3.3.3中体现的形式、意义和用法三方面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对选取的六本教材涉及的1906词相关练习进一步分类。首先划分学段:将教材一和三作为一个学段,计为高一;教材五和七作为一个学段,计为高二;教材九和十一作为一个学段,计为高三。然后将各学段三维度占比分开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12)

表4.3.1显示的是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高一到高三词汇练习中形式、意义和用法三维度词汇知识的占比情况,纵向反映了各维度词汇知识的比例变化情况。其中,高三年级有八个单元,高二年级有七个单元,而高一年级只有六个单元。因此分学段形式、意义和用法三维度的占比从高一到高三基本呈增长趋势。其中,较为特殊的是意义维度:高二年级的占比略高于高三年级。从内容上分析,高一年级词汇还在初步积累阶段,因此三维度涉及的练习都比较少。随着词汇的积累,高二年级练习量增大,因此三维度的占比都呈现较明显的增长。其中,意义维度尤为突出。该阶段学习者大量输入单词,形近词、近义词和词块学习较为密集,因此教材编订考虑到了学习者在意义层面可能面临混淆语境含义的挑战,更加侧重意义维度的练习。高三年级词汇输入量趋于稳定,学生能够在已有词汇量基础上学习新知,效率更高,因此在词汇形式建构完毕后,教材编写更加侧重用法维度,真正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根据统计数据,得出研究问题的结论如下:

第一,就教材所涉及1906词的全部词汇练习来看,词汇练习覆盖了形式、意义和用法三维度。其中,形式维度占比最低,意义和用法两维度占比平衡,用法维度占比最高;

第二,就教材所涉及1906词的全部词汇练习来看,接受性知识占和产出性知识均有涉及,比例合理。产出性知识约为接受性知识的1.5倍;

第三,就教材所涉及1906词所在的不同学段来看,意义和用法三维度的练习设计从高一到高三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其中,意义和用法维度充分考虑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高二年级突出意义区分的练习,而高三年级则强调语用练习。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13)

五、结语

本研究基于新课标,参照Nation框架和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实际内容建立完整的检索表格(表3.3.3),抽取各学段的六本教材,对词汇练习中的词汇知识维度进行了划分统计,研究结果对今后教材编订的启示主要有:

第一,基于教材中词汇知识三维度覆盖率和占比情况的整体分析,教材编写者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形式维度的练习数量并设计新颖的题型。例如:针对派生知识,教材编订者可以在课文中设计部分接受性知识的练习,帮助教师和学习者建构相关知识。意义和用法维度较为均衡,且更加侧重语用,这一特征则要求教师更多关注学情:对某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给予支架型教学信息,帮助它们解决可能出现的难题。另外还需注意某些特定问题:同义词的迁移学习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介词教学不可机械利用图示理论促进有意义教学等;

第二,基于教材中词汇知识属于接受性知识或产出性知识的整体分析,教材编写者应保持现有的比例分配,但在题型设计方面可以根据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是创新,尤其是针对“看”的技能培养,可以设计多元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达成词块教学发散思维、整合信息的目标;

第三,基于教材中词汇知识各学段三维度分别的占比情况,教材编写者充分考虑到各学段词汇知识的学习要求,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的做法值得借鉴。但是,各学段练习数量相对不平衡,因此在词汇量的积累方面,高二和高三年级的词汇学习可以适当向高一年级转移,使教学容量尽量平衡。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14)

参考文献

[1] Brown, D. What aspects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do textbooks give attention to?[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10, 15(1):83-97.

[2] Nation, I. S. 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90.

[3] Nation, I. S. P.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 Read, J. Assessing Vocabular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5] Richards, J. C. The role of vocabulary teaching[J]. TESOL Quarterly, 1976, 10(1): 77-89.

[6] Webb, S. The effects of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learning of word pairs on vocabulary knowledge[J]. RELC Journal, 2009, 40(3): 360-376.

[7]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8] 刘君. 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习得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2(2).

[9] 孙梁. 基于意象图示理论的高中英语介词教学研究[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6.

[10] 王新朋, 孔文. 词汇同义关系对多维词汇知识习得的影响研究[J]. 外语界, 2014(2).

[11] 吴瑾. 词汇知识深度研究方法初探[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10).

[12] 赵忱. 运用思维导图强化英语词块学习效能[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310(2).

Research on Vocabulary Exercises of High School Textbooks Based on Vocabulary Knowledge Framework

Peng Jiayan

Abstract: Vocabulary knowledge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in language knowledge. Vocabulary exercises in textbooks provide the most direct material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knowledge. Based on Nation’s vocabulary knowledge framework, quantitative research will be carried on Advance with English (Oxford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by Yilin Press in Jiangsu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all of the categories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are covered but the proportion of each category is unbalanced. Meanwhile, the exercises are somewhat outdated and dull. Accordingly, teachers are expected to adapt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based on students’ needs. Textbook editors are supposed to adjust the content after reading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o that the core competence can be truly realized.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vocabulary knowledge framework; vocabulary exercise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0年第6期)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现状(基于词汇知识框架对高中教材词汇练习的研究)(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