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试到底需不需要消毒?到底用什么消毒?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护士。今天,我们一起再来探讨一下。

案例一

护士小王的二胎宝宝出生了,由于单位离家较远,小王选择了离家较近的某三级综合医院生产。由于宝宝的胆红素水平较高需住院治疗,生产医院的儿科护士为宝宝进行抗生素皮试时未消毒,直接进行皮内注射。为此小王打电话给自己科室的护士长咨询,为什么皮试时不消毒?

案例二

患者马奶奶因坠积性肺炎入院,新入职护士小苗为患者作皮试时,用碘伏为患者消毒,此时正好护士长查房途径此床,护士长急忙制止了护士的操作。事后护士小苗很是不解。实习的医院带教老师都是用碘伏消毒做皮试,没有什么不妥呀!患者也没提出什么异议。

案件讨论:

案例一中小王科室的护士长急忙查找资料,寻找证据。她翻开护士的“葵花宝典”——第五版《基础护理学》给药章节仔细查看,发现消毒皮肤要求“用75%的乙醇消毒皮肤,要点与说明:忌用碘酊消毒,以免影响局部反应的观察。

教科书中压根就没有提到酒精过敏或新生儿患者不用消毒这样的说法。于是护士长打电话到护理部,询问皮试的相关问题,我也拿出“葵花宝典”仔细翻看,看到的结果却与护士长的略有不同。

我看的是第六版的《基础护理学》,看到的结果是消毒皮肤要求“用75%的乙醇消毒皮肤,待干,要点与说明:忌用含碘消毒剂消毒,以免着色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及与碘过敏反应相混淆,若病人对乙醇过敏,可选择0.9%的生理盐水进行皮肤清洁。

可见第六版教科书中更详细的说明了消毒时用75%的乙醇,并要待干,并提及了酒精过敏时的处理方法。禁用消毒剂中不仅仅是碘酊,而是任何含碘消毒剂,影响皮试结果的不仅仅是碘制剂的着色现象,还有碘制剂的过敏反应。

做皮试不用消毒吗(皮试到底需不需要消毒)(1)

做皮试不用消毒吗(皮试到底需不需要消毒)(2)

做皮试不用消毒吗(皮试到底需不需要消毒)(3)

做皮试不用消毒吗(皮试到底需不需要消毒)(4)

案例二中的护士长是新上任护士长,工作积极性较高,她深知现在知识更新较快,也许护士小苗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于是她查找资料发现易旖的研究中总结聚维酮碘对皮肤粘膜无刺激,过敏反应少的优点,适合于小儿患者的皮试消毒;李君芳的研究中提到聚维酮碘消毒后,通过利用无菌维生素 C 注射液,与聚维酮碘有效成分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褪去碘的局部皮肤着色的方法也是皮试消毒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与教科书相违和的证据需要更多的循证依据做支撑才可以。

1、酒精作为皮试消毒剂的优缺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酒精为无色的中效皮肤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性,能够产生皮肤发红的反应,皮肤敏感(尤其是小儿)及酒精过敏者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使用时要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小儿要评估其父母亲的过敏史,对局部有皮肤破损、穿刺点等处不宜使用,注射时要待干后再行操作。

2、生理盐水局部清洁的优点及使用要点

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的体液渗透压相等,具有无刺激性,无腐蚀性,不引起过敏反应,不会染色局部皮肤,假阳性率低的优点。

生理盐水无消毒效果,对没有明显污渍的皮肤局部可以起到清洁的作用。但如果皮肤局部有明显的油渍污渍时建议先行清洗剂清洗后在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试。刘亚苹、吴凤琼等的研究中说明直接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试是可行的。

3、不消毒直接作皮试可行吗

曹娅红的研究中提到局部不消毒,直接青霉素皮内注射也是安全可行的,但对于局部皮肤污垢较多的患者,用生理盐水擦拭还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医患关系紧张、信息途径较广的今天,不消毒容易引起医患矛盾,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患者安全、护士安全、职业环境安全,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及时了解前沿知识,遵循教科书及有循证的依据是最重要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并共同研究探讨,找到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2012年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李小寒、尚少梅.2017年第六版《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刘亚苹.生理理盐水替代酒精皮试消毒液对皮试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大家健康》.2015年12期 .

【4】吴凤琼. 生理盐水替代酒精皮试消毒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5卷第5期.

【5】曹娅红.青霉素皮试患者局部皮肤不同消毒方法对皮试结果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20卷29期 .

【6】李君芳.聚维酮碘联合维生素 C 注射液用于皮试消毒的临床效果.医疗装备2016年4月第 29卷第7期.

【7】易 旖.减少因皮肤消毒液导致小儿抗生素皮试假阳性的临床研究.医学信息2011年7月第24卷第7期.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