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吴用,《水浒传》全书,能在智谋上胜过他的人没有,他如神仙一般的存在。

施耐庵这样介绍他:

“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吴用的好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

纵观五千年的历史,影响了历史进程的谋士们,除去神乎其神的姜子牙、鬼谷子、黄石公、“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等,剩下的接近于神的就数诸葛亮、张良、陈平、刘伯温等历史人物了。

而这吴用,竟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也不是他的对手,可见其谋略之高,略施小计都能让鬼神惊。

施耐庵给予其如此评价,说明他笔下的这位吴用在谋略方面超越了史上诸多谋士。

谋略如此之高,还自称学究(不谙世事、死啃书本的迂腐之人),如此低调,令人叹服。

喜欢看《水浒传》的朋友,相信对《红楼梦》也是喜欢的。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

红楼十二曲,相信很多朋友不陌生,其中的《聪明累》里有这样两句话: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意思也简单,说费尽心机地算计显得十分聪明,到头来反倒算计下自个儿的性命。

这两句话啊,用在吴用身上太合适了。

谁都无法否认吴用的聪明,但谁也无法否认吴用算计来算去,把自己算计进去了。

接下来,咱一起看看吴用聪明的一生。

一、巧计上梁山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

很多好汉都是逼上梁山,可他吴用是计上梁山。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前者被动,后者主动。

吴用为何要上梁山?

招安。

他渴望进入官场,可正常途径已经无法达成目的,所以只能选择当山贼,然后想方设法受招安。

自己去投奔白衣秀士王伦肯定不行,因此他通过“劫取生辰纲”这件事,把自己“逼”上梁山。

关于这件事,有三个点非常关键。

1、赤发鬼刘唐哪里来?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4)

刘唐对托塔天王晁盖说自己祖贯东潞州人氏,自幼飘荡江湖,多走途路,专好结识好汉。

从江湖来,到江湖去,这就是刘唐了,居无定所,走到哪算哪,江湖漂。

目的只有一个,找门路赚钱,只要是江湖中能赚钱的买卖他都干,犯不犯罪他不关心,赚多赚少他最关心。

晁盖是个怎样的人呢?

江湖地位不高,名望也不高,武艺更谈不上高,对江湖人而言,晁盖在郓城县的地位和名望还不如宋江呢。

所以,刘唐找晁盖,有点舍近求远了,他随便在江湖上找几个头领,就能劫取了生辰纲。

可见,刘唐此人很关键。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5)

他找晁盖,不是冲着晁盖的江湖地位和名望去的,而是他背后的人想让晁盖参与其中且牵头。

谁呢?智多星吴用。

刘唐被晁盖以离家十多年的外甥回乡找舅舅为由留下,好不容易摆脱了衙役,刘唐该老实待着,可他没有,回房之后提起朴刀出门找拿了晁盖十两银子的插翅虎雷横去了。

这不是自投罗网嘛,像都头拿银子这种事在那个年代再正常不过了,他们没俸禄啊,靠的就是当地有钱人的资助啊。

这种事,刘唐很清楚。

可他还是去了,目的只有一个,将吴用合理的引出来。

于是,追到吴用家门口,他与雷横打起来了,吴用拿着铜链子出来劝架。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6)

就这样,吴用神不知鬼不觉的参与到劫取生辰纲这件事里。

刘唐是莽夫,这点不假,莽夫冒失也不假,但刘唐的做法太夸张了,不符合常理;吴用的出现是巧合,可也太巧合了,听见打架就拿铜链子吗?未必啊。

这些事说明什么?

刘唐找晁盖是吴用的精心策划。

2、北地来人和三阮助阵

晁盖跟吴用说:“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我想星照本家,安得不利?”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7)

吴用接下来分几次解释了晁盖梦中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指的是七个人;斗柄上的一颗小星是一个人,具体指白日鼠白胜。

“北斗七星”的七个人,晁盖、刘唐之后,吴用又找来了三阮,还有自己上门的公孙胜。

公孙胜那么牛的一道士,怎么就想到了晁盖呢?蹊跷啊,太蹊跷了。

为什么?也是吴用。

公孙胜与吴用有关系,晁盖能做那样的梦也就不奇怪了,公孙胜可以用幻术让晁盖做梦,不做都不可能。

吴用是学究,怎么那么快想到三阮呢?早就物色好了,这说明吴用一直在打算着劫取生辰纲这件事。

这些人的出现很是关键,而这些关键都与吴用息息相关。

3、智取生辰纲的漏洞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8)

施耐庵将吴用定位成接近于神的一个人,这样的人策划劫取生辰纲,会留下白日鼠白胜最容易暴露却不管、晁盖那么有名的人率领大家劫道还去住酒店等的漏洞吗?

不会留下。

不会留下却留下了,不能说明吴用百密一疏,只能说明吴用故意而为。

目的只有一个,东窗事发之后上梁山泊,劫取的生辰纲是他们到梁山泊的资金支持。

假如没有宋江及时通风报信,晁盖等人会被抓吗?也不会。

郓城县衙只有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横能打,其他都是凑数,何观察带的兵也不行。

就算让他们围了晁保正的庄,也擒不住他们。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9)

宋江报信,只是吴用精心策划之外的意外收获罢了。

三个关键点连在一起,就是吴用的“巧计上梁山”。

吴用的谋略的确高,当事人从整个事件中完全看不出他有意而为的痕迹。

二、巧计赚宋江

晁盖是吴用的选择,但不是最终选择,更不是唯一选择。

宋江是吴用的第一选择吗?

是。

吴用祖居郓城县,他很清楚宋江的为人,但他摸不清宋江的真实想法。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0)

吴用是聪明人,他看透了宋江,也了解宋江,更知道宋江的谋略比自己差不了多少。

在郓城县,宋江是他的第一选择,可让他在短时间内忽悠宋江去劫取生辰纲,太难了。

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晁盖。

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当了老大,此时的吴用需要考虑如何壮大梁山泊,找谁来取代晁盖了。

宋江是第一选择,可吴用还是没有把握让宋江落草。

所以,他只能等待,等宋江犯错或者等一个与宋江一样智谋过人、江湖地位与名望高的人。

假如宋江没犯错,小旋风柴进会是第一选择,大名府的玉麒麟卢俊义是第二选择。

这两位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优于郓城县的宋江,并且二人不像宋江那样只要没大变故就不落草,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让这二人乖乖就范。

宋江给晁盖报信,这是吴用“巧计上梁山”的意外收获。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1)

吴用最怕没有缝的鸡蛋,他清楚宋江此前帮助江湖人以及给某些不法之人通风报信,但宋江获利不大,不足以让他丢了押司之职,不足以让他成为朝廷钦犯。

可给晁盖通风报信就不一样了,晁盖等人惹的可是当朝太师蔡京,只要官府知道宋江做这件事,老宋刺配沙门岛是必然。

吴用做事,不急不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所以没有急于暗中举报宋江,而是通过让刘唐送金,一步步的把宋江拉入无底的深渊。

只是,没等他第二步、第三步等的实施,宋江自己犯错了,杀了阎婆惜。

好机会来了,吴用没急,他还在观望,看宋江有没有落草的心。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2)

结果,宋江绕道走了,没上梁山泊,吴用失落,但也高兴,因为宋江是江湖名人,逃亡江湖会遇到更多的江湖人,就会有更大的把柄。

写到此处,书生想到一个问题,吴用为何不像后来陷害卢俊义那样陷害宋江呢?

原因呢,还是宋江的智谋,宋江做事滴水不漏,吴用智谋比他高,但高不了多少,吴用任何阴谋诡计都会被宋江看出,看不清十步,也能看清五步,看清五步就能不上当。

接下来,宋江逃亡江湖,应了施耐庵常说的那句“某某本是天罡或地煞星之数,自然凑合(凑合指落草)……”。

在此,不得不说命。

我们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宋江还真是如此。

他不想落草,想着逃亡江湖几年等朝廷大赦。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3)

大赦倒是等来了,可他又被清风寨刘知寨的浑家诬陷为山贼头领,这女人恩将仇报,若不是宋江,他早就被矮脚虎王英那啥了。

没办法啊,命嘛。

好在小李广花荣救了宋江,之后宋江等打了清风寨,准备去落草。

这对吴用来说倒是机会,可宋太公把宋江骗回去了,宋江被抓,刺配江州。

已经有了落草的心,吴用可以抓机会了。

奈何,宋江心中落草的那把“火”被宋太公熄灭了,执意去江州坐牢。

吴用可以用手段强留,但他还是放手了,不能得罪了宋江,否则日后没法共事啊。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4)

但他也着手给宋江挖坑了,神行太保戴宗就是那个挖坑的人,他身边的“惹祸精”黑旋风李逵就是坑。

一个惹祸精李逵,一个吴用走狗戴宗,一个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的吴用,宋江不栽都难。

只是,没等吴用挖坑,宋江自己挖坑害了自己,故意写反诗,断了自己当好人的路,往落草之路上走。

只是宋江也有失误的时候,他还真没算出黄文炳那个挨千刀的那么狠,不弄死他不算完。

看到这里,看官会有疑问,这不是宋江自己找死嘛,怎么就是吴用“计赚宋江”呢?

因为吴用故意错过救宋江的最好时机,而选择用一封有漏洞的假信把宋江害到无法翻身的地步。

事情是这样的,蔡九知府写信给父亲蔡太师,询问处置宋江一事,让戴宗送信,戴宗直接把信到了梁山泊,目的只有一个,让吴用马上到江州救宋江。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5)

吴用清楚,此时去江州,在戴宗、李逵等人的帮助下,救宋江真不难,可他就是不发话,而是耍阴谋诡计把玉臂匠金大坚和圣手书生萧让骗上了梁山泊,并让萧让模仿蔡太师笔迹写回信,金大坚雕刻假的印章。

戴宗拿了假信走了,吴用故意装出一副失误的样子,说信的落款错了,父写书与儿子,不会使讳字图书。

人命关天的大事,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呢。

故意的呀。

不这样做,怎么让宋江进死牢,不进死牢的宋江怎么能死心。

难道吴用猜不透宋江写反诗的真正意图?当然能,只是他不去猜。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6)

因为,机会面前,与其猜别人的想法或者事件的走势等,不如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去做事,机会来了抓住就好,走好自己的路,少管别人,操那么多心做什么,自己找累嘛不是。

吴用的最终目的是让宋江不再抱有在官场混的心,宋江栽的越狠越好,管他宋江写反诗意图如何呢,只要他能踏实落草便好。

果然,宋江被判了斩刑,接下来就是晁盖等劫法场了,这个事情不难,吴用稍微交待了一下就让他们得手了。

吴用几次想设计赚宋江,还没来得及实施,宋江就自己犯错了,吴用省事了,但最后的假信太狠,手段太毒。

狠也好毒也罢,都体现出了吴用的计谋过人,一般人还真难拿捏好那个度。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7)

故事看着轻松,吴用实施起来不轻松,害宋江还不能让他死,这就需要高深的计谋了,算错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三、巧计扶宋江

宋江上梁山,吴用开始着手将他扶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

想取代托塔天王晁盖不难,再上演一次火并就可以,晁盖无过,吴用也能让他有过。

可那样做,真就无耻至极了。

吴用虽狠,但不是什么魔头,还是有良知的人,并且要考虑江湖影响,他们接下来要吸收更多的江湖人。

江湖人重义,梁山泊死过一位寨主了,再死寨主,就算是傻子也明白原因了。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8)

因此,他不急于设计杀晁盖,只用自己的计谋一步步的架空晁盖与扶持宋江,待到时机成熟,晁盖或自退或被杀。

1、助其立威

宋江上山就立威,他说:“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此一句,便打压了晁盖的嫡系刘唐、三阮等人在梁山泊的地位,将新来的好汉的地位提升到与他们一个档次,并且在无形之中将自己定位在第一把交椅上。

晁盖无谋,反驳不了宋江,但吴用可以,可他没表态,不表态就是支持,这就是助宋江立威。

2、助其立功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19)

宋江立威的时候提到了功劳,他想快速的取代晁盖,需要立大功,立可以超过晁盖的功劳。

吴用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也急于帮助宋江立功。

只是,好机会不多,都是劫掠过路客商的活。

这俩人也不急,先把九天玄女给宋江的天书研究透了才是关键。

就这样,俩人没日没夜的研究,搞的就跟同性恋似的。

晁盖呢?

落了单,没事喝酒吃肉。

没过多久,好机会来了。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0)

梁山水泊刚立了铁面孔目裴宣做军政司赏功罚罪,晁盖因而要杀未入梁山泊就自称梁山好汉并作出偷鸡摸狗勾当的拚命三郎石秀和病关索杨雄。

晁盖做得对,可宋江非要反对,说什么“那个鼓上蚤时迁,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厮来,岂是这二位贤弟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听得有人说,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非是我们生事害他,其实那厮无礼。哥哥权且息怒,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

看宋江这口才,就是泡粑粑,也能被他说成金子,都是黄色嘛。

晁盖自不是他的对手,吴用也清楚晁盖做的对,可他非要就着宋江的歪理说。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1)

再加上他的狗腿子戴宗也站出来说,大家也都随着宋江了。

晁盖与宋江,一对一错,吴用做了“指鹿为马”的判定,让没有多少权力的第二把交椅直接凌驾在第一把交椅之上。

此次助力宋江立功至关重要,众好汉日后对宋江的意见格外的重视,也都听宋江的话,对晁盖的决定并不重视。

打祝家庄,宋江虽然险胜,但也是立下了大功,此一件功劳能顶先前晁盖劫掠过路商人几十件的功劳,宋江没打之前的那句“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是很好的对比,晁盖劫掠过路商人几十次也不一定能够山寨吃三五年,并且当时人还少。

如此一来,在功劳方面,宋江已经超过了晁盖,只是优势不是很大。

3、助其夺权

江湖山寨,虽然有第二把交椅、第三把交椅等,但他们几乎是摆设,只有第一把交椅才有绝对的权力,采取的是绝对独裁权力的大家长制。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2)

这种大家长制比封建皇权还要强,皇帝还可能被换掉,即便是用强权杀掉所有敢说不的臣子的昏君,也不敢保证自己不被换掉,古代嗜杀的昏君不少,几乎没有自然死亡,都死于群起而攻之。

江湖山寨的第一把交椅不一样,靠的就是打杀,只要是第一把交椅,下面的兄弟都会服气,谁不服就杀谁,一直杀一直杀,杀到全服气。

这样的山贼头子被自己人搞死的极少,全是被其他山寨头子、新上山的落草者以及朝廷灭掉。

因此,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架空晁盖达到夺权的目的至关重要。

架空晁盖,没有其他办法,还是需要立功,只要功劳足够大,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服,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宋江才是老大的思维,久而久之,晁盖必被架空。

更重要的是,当晁盖感觉到自己被架空的时候就会犯错,他那种只能配得上个“勇”字的好汉,犯错就是大错。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3)

打祝家庄,晁盖有了一丝的不安,所以打高唐州救小旋风柴进的时候,晁盖要去。

理由也充分,梁山泊是柴进资助白衣秀士王伦创立的,假如是一家公司,王伦是董事长,柴进就是大股东,还是占到90%股份的大股东,只是不参与管理,决策权全归王伦。

晁盖率领一众兄弟上山,激豹子头林冲火并了王伦,晁盖坐上了第一把交椅,这是鸠占鹊巢。

早该去拜会柴进,但没去成,此番救柴进,晁盖去最合适了。

可是,吴用这一次又来了个神助攻。

“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便轻动?小可和柴大官人旧来有恩,情愿替哥哥下山。吴学究道:高唐州城池虽小,人物稠穰,军广粮多,不可轻敌。烦请林冲、花荣、秦明……白胜,十二个头领,部引马步军兵五千,作前队先锋;军中主帅宋公明、吴用,并朱仝、雷横、戴宗、李逵、张顺、杨雄、石秀,十个头领,部引马步军兵三千策应。”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4)

这一次,吴用没有顺着宋江的话说,而是用调兵遣将这件事表明自己的态度,晁盖无话可说,也没有说的机会。

破了高唐州,之后打西岳华山,宋江和吴用故伎重演,阻止晁盖前去,宋江再次立功。

几次三番的立功,宋江已经有了绝对的话语权,晁盖已经成为了傀儡。

夺权,在这个时候实质上是成功了,只是晁盖还占着位置罢了。

打曾头市,晁盖真坐不住了,说什么也要去,不去真就没活路了。

晁盖自己点了追随他前去打曾头市的好汉,没点到吴用,此举是意气用事,想用一次没有军师吴用参与的胜利来挽回颓势。

而吴用,也明白为什么,并且他清楚像祝家庄和曾头市这类的村坊比一个州还难打,所以也不请命,任由晁盖去送死。

出征前,遇上了风吹折认旗。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5)

这个时候,宋江和吴用开始劝了,说这是凶兆,不易出征。

这个劝很是巧妙,晁盖是山寨头领,虽说信占卜之类的事,但他更重面子,宋江和吴用的劝,在这个时候就变成“激”了。

果不其然,晁盖不信邪,执意要去。

假如宋江和吴用真心劝,恐怕会让其他好汉拉住晁盖,就算惹恼了晁盖,也不能让他去送死。

再说了,出征不急于一天。

可是,吴用和宋江也仅仅是劝。

这是吴用助宋江夺权最重要的一环,给晁盖去死的机会,死不了也会受伤,受伤就有机会。

最终,晁盖死了,宋江得到了梁山泊的大权。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6)

只是,晁盖给宋江留下了难题,他的遗言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很显然,让宋江暂代寨主之位,等谁抓到了史文恭,就让他做梁山泊主,并且话里还有让宋江当“辅政大臣”的意思。

晁盖一辈子,临死了真正明白了一回。

宋江和吴用都会点武艺,但不可能抓到史文恭那样武艺高强的人,晁盖也怀疑自己的死与宋江和吴用有关,故留下了这样的遗嘱。

4、助其上位

晁盖的权力虽然一步步被吴用和宋江架空,但他毕竟是死在任上的老大,其遗嘱的影响力很大。

虽然在吴用、林冲、李逵、戴宗等人的吆喝下,大家跟着吆喝让宋江坐了那第一把交椅,可名不正言不顺,很多好汉内心也是持怀疑态度。

并且,遗嘱最大的变数是让梁山泊现有的好汉都有机会当老大。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7)

这是多选一的一个选项,谁都有可能当上老大,打曾头市必定是乱成一团,保不准谁就擒了或杀了史文恭,还有可能一堆人抢尸体,就像当年汉王刘邦说谁杀了项羽就封侯一样,导致项羽死后,汉军疯狂哄抢他的遗体,汉军自己人打了起来,几十人为此丧生,最后项羽被“肢解”,王翳、杨武、吕胜、吕马童、杨喜抢到肢体而封侯。

真是如此,那宋江就不可能当老大了。

这样的局面不是宋江和吴用想看到的,为了宋江名正言顺的上位,吴用和宋江想出了一个“多选一”变“二选一”的办法,找一个武艺高强、江湖地位高、社会地位高、名望高的人入伙,让他和宋江争夺第一把交椅的宝座。

前文聊玉麒麟卢俊义的时候已经详细做了说明,本文不聊太多,只是为了本文的完整性,简单的说一下。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8)

在大名府来的和尚的提醒下,他们想到了玉麒麟卢俊义,他各方面都符合,接下来吴用假扮算命先生给卢俊义挖坑,陷害他要造反,之后借梁中书之手法办卢俊义,宋江和吴用打大名府救人。

救了卢俊义之后打曾头市,有意安排部分好汉打史文恭,将其赶到卢俊义和燕青所在的一条路上,让卢俊义擒了史文恭。

“多选一”变“二选一”,卢俊义不从,宋江和吴用假模假式的提出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定输赢,宋江胜出,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之后大聚义排名,着手招安。

“巧计扶宋江”,这是吴用智谋的巅峰之作,每一步都很惊险,但每一步都实现了目的。

其智谋之高,已达到了恐怖级。

四、巧计排座次

排座次,这是梁山水泊最简单也是最令梁山历代老大头痛的事情。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29)

嫉贤妒能的王伦,因没有处理好与林冲的关系,导致被火并;义薄云天的晁盖,因没有处理好新入伙的几十位好汉座次的问题而让宋江钻了空子,以至于自己被一步步架空,最终惨死。

宋江坐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随着紫髯伯皇甫端的加入,梁山泊头领的总数达到108位,随后开始了梁山泊最后一次,也是最玄妙的一次排座次,我们称之为“大聚义排名”。

各位看官可能会问,为何是108,不是98、118等数字呢?

这与施耐庵一直强调的上应天星有关,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每个天罡星各代表一神,共有三十六位神将。地煞,指星相家所称主凶杀之星,也泛指凶神恶鬼,比喻恶势力。民间传说中,三十六天罡常与七十二地煞联合行动,降妖伏魔。

《西游记》里猪悟能的天罡三十六变和孙悟空的地煞七十二变,也是根据道教中的北斗丛星和民间传说所来,《水浒传》亦是如此。

梁山好汉是山贼,山贼大多做着打家劫舍、劫掠过路客商、杀人越货等坏事,《水浒传》里的山贼突然做了“替天行道”的事情,这与主流认知产生冲突。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0)

为了让山贼做好事这样的存在合理化,施耐庵只好用天罡地煞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好汉的数量为108位。

有了这样的安排,排座次也就非常的玄妙了。

既然是上应天星,那就需要入云龙公孙胜的道法了。

“选四月十五日为始,七昼夜好事。山寨广施钱财,督并干办。忠义堂前挂长幡,四首堂上扎三层高台。堂内设七宝三清圣像,两班设二十八宿十二宫辰,一切主醮星官真宰。堂外仍设监坛崔、卢、邓、窦神将。摆列已定,设放醮器齐备,请到道众,连公孙胜共是四十九员。宋江、卢俊义为首,吴用与众头领为次拈香。公孙胜作高功,主行斋事……每日三朝,至第七日满散。宋江要求上天报应,特教公孙胜专拜青词,奏闻天帝,每日三朝。却好至第七日三更时分……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又唤做天门开,又唤做天眼开,里面毫光射人眼目,霞彩缭绕,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栲栳之形,直滚下虚皇坛来。那团火绕坛滚了一遭,竟钻入正南地下去了……那地下掘不到三尺深浅,只见一个石碣,正面两侧,各有天书文字……上面乃是龙章凤篆蝌蚪之书,人皆不识。众道士内有一人姓何,法讳玄通,对宋江说道:小道家间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自古都是蝌蚪文字,以此贫道善能辨认,译将出来,便知端的……此石都是义士大名镌在上面:侧首一边是替天行道四字,一边是忠义双全四字;顶上皆有星辰南北二斗;下面却是尊号……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也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石碣前面,书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员……。”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1)

这要亲眼所见,真就被糊弄住了。

可我们仔细想想,达到这个效果真不难,梁山泊有轰天雷凌振,那团火就是他用火炮营造出的效果,挖出来的石碣是圣手书生萧让所写,玉臂匠金大坚所刻,听话的人所埋,说是蝌蚪文的道士是公孙胜所请。

有了此番安排,大聚义排名就简单了许多。

宋江和吴用最担心的因排名不当导致的内乱也因排名是上天安排不可能出现了。

当然,座次也不是随便排,更不是按照亲疏等原因排,而是根据各位好汉的能力和功劳以及特长等所排,基本上公平。

只有接近公平,才能让所谓的上天安排不被怀疑,如果非常不公平,好汉们才不管什么天不天的,该闹还是闹。

五、巧计稳君心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2)

招安,吴用并未出太多的计策,这点他也无奈,皇帝的事情他插不上手。

受招安后的破辽国,吴用也只是充当了第一军师的角色,毕竟是两军对阵,他的权谋用不上。

出征辽国之前,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吴用再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件事处理不当,皇帝就会起杀心,招安开始也就成了结束。

“徽宗天子次早令宿太尉传下圣旨,教中书省院官二员,就陈桥驿与宋江先锋犒劳三军,每名军士酒一瓶、肉一斤,对众关支,毋得克减。中书省得了圣旨,一面连更晓夜,整顿酒肉,差官二员……在陈桥驿给散酒肉,赏劳三军。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都是那等谗佞之徒,贪爱贿赂的人,却将御赐的官酒,每瓶克减只有半瓶;肉一斤,克减六两。前队军马,尽行给散过了;后军散到一队皂军之中,都是头上黑盔,身披玄甲,却是项充、李衮所管的牌手。那军汉中一个军校,接得酒肉过来看时,酒只半瓶,肉只十两,指着厢官骂道:都是你这等好利之徒,坏了朝廷恩赏……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厢官骂道:你这大胆,剐不尽、杀不绝的贼!梁山泊反性,尚不改!军校大怒,把这酒和肉劈脸都打将去。厢官喝道:捉下这个泼贼!那军校就团牌边掣出刀来。厢官指着手大骂道:腌脏草寇,拔刀敢杀谁?军校道:俺在梁山泊时,强似你的好汉,被我杀了万千。量你这等贼官,直些甚鸟?厢官喝道:你敢杀我?那军校走入一步,手起一刀飞去,正中厢官脸上,剁着扑地倒了。众人发声喊,都走了。那军汉又赶将入来,再剁了几刀,眼见的不能够活了。”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3)

官员贪污,梁山军小军校怒而杀贪官。

小军校的行为与未招安之前的梁山头领一样,嫉恶如仇,其行为也是符合梁山泊的口号“替天行道”的。

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招安,小军校的行为就有些许的不妥了。

不妥是真,但也罪不至死,他不杀贪官,贪官就要杀他了。

此事,宋江和吴用是可以据理力争的,可那样做,奸臣势必抓住此事不放,在皇帝面前说梁山贼人假招安,真造反。

皇帝虽然同意招安,但内心对梁山好汉还是提防的,特别是在他们寸功未立就耍起了功臣的性子的时候。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4)

想稳住君心,小军校必须死。

军校虽然不是头领,但看的很透,清楚自己一时之快闯祸了,对着宋江“叩首伏死”,宋江哭诉一番,教他树下缢死。

此事看着挺简单的,其实不简单,不为军校说话,就会冷了其他兄弟的心。

头领们一旦因此事闹起来,那陈桥驿这个地方就要上演一场新的兵变了。

这个道理,很多人清楚,所以敢跟吴用一样当机立断稳君心,不稳军心的人真不多。

吴用为什么敢?

时机。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5)

军校杀贪官的时候,梁山好汉还处于招安当官的喜悦之中,除去其他兄弟头领死了会怒而造反之外,其他人都无所谓。

吴用正是抓住了好汉们的这个心理,才敢只顾君心,不顾军心。

吴用做事对细节的把控已经是出神入化,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有什么心理,他看的一清二楚。

六、百密一疏

吴用这个大军师,最后的封授有些低,仅仅是武胜军承宣使。

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留后,称节度使留后、观察留后。宋初沿袭唐制,置节度观察留后,此职无职掌,不驻本州,无定员,仅为武臣寄禄官,政和七年改名承宣使,就是个虚衔。

不需要赴任,但吴用还是去了,也是为了避嫌,怕奸臣看他去找宋江或者其他好汉而起杀心。

说吴用为了自保可以,说他为了保其他兄弟也可以。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6)

在任上,吴用也是整天没事做,吃饱等死。

至此,吴用的一生算是圆满了,可他还有一件事需要做,杀奸臣,这也是忠臣一派想做却很难做到的事情。

以宿元景为首的忠臣一派,与奸臣斗了几百个回合了,但始终难以让皇帝下定决心除掉奸臣。

想除掉奸臣,必须用强手段了,必须用混不吝的人,而梁山好汉就是最佳的人选。

先前,宋江曾打败过童贯、高俅,也有机会杀,可都因需要招安,怕奸臣从中作梗而未杀。

不杀,就是养虎为患。

那个时候的吴用在干什么?一旁看热闹。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7)

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之后,吴用的角色渐渐的从梁山泊首席军师变成了梁山泊首席秘书,从老大对他言听计从变成了他对老大言听计从。

这一身份的转变,让他失去了绝对话语权,众兄弟只听宋江一人之命,吴用的话作用不大了。

宋江急于招安,吴用这个首席秘书不能阻止,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况且他也不太想,他也急于当官。

就这样,梁山好汉错过了铲除奸臣的最佳时机。

征讨方腊结束之后,吴用不需要顾虑招安之事了,只考虑在官场的前途就行了,这个时候该考虑杀贪官了,可他还是没有出手。

为何不出手呢?

没站稳脚。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8)

梁山好汉损失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还朝授封。

除先锋使宋江和副先锋使卢俊义是正副兵马都总管之外,正将十员,各授武节将军,诸州统制;偏将十五员,各授武奕郎,诸路都统领;管军管民,省院听调。女将一员顾大嫂,封授东源县君。

都有实权,但都是新官上任,没站稳脚,特别是朱武、阮小七等从未当过官的好汉,连怎么当官都不知道呢。

面对此种局面,跟奸臣“开战”,胜算不大,但不是没有,关键看是否有足够的魄力和胆识。

以前,梁山好汉是“光脚的”,现如今是“穿鞋的”,并且都是踩着兄弟们的尸体上位的,胜利来之不易,不能轻易丢掉。

最重要的是稍有不慎,就会被反杀。

有了这些顾虑,又错过了杀奸臣的最佳时机。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39)

假如还有当初“光脚的”时候的魄力和胆识,安排几个像李逵那样的好汉干掉奸臣,那以后的路也就好走了,有宿太尉等忠臣从中帮助,杀奸臣的好汉也不会死。

只可惜,吴用当了官胆子小了。

但是,吴用是聪明人,没事就想奸臣接下来会怎样的陷害他们,没事就想兄弟们会不会闯祸等。

越想越害怕,害怕奸臣用暗杀的手段杀诸位兄弟,害怕诸位兄弟一时忍不住闯出大祸。

想多了,晚上就开始做梦了。

一日,梦见宋江死了,让他去坟前看看。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40)

这种梦很玄乎,但其实是吴用已经意识到奸臣要下手了,担心宋江会被杀。

醒来之后,动身前往楚州。

此去只是看看?绝对不是。

不管他做不做梦,梦的内容是什么,都不影响他马上去楚州,他要去跟宋江商量联合宿元景等忠臣对付奸臣的大事。

只可惜,到了楚州发现宋江真的死了,一切都晚了。

吴用悔不当初,后悔招安前没力劝宋江杀奸臣,后悔授封后没有及时把奸臣在征讨方腊过程中的种种阻挠和盘托出,后悔没能借立下不世之功时乘胜追击击垮奸臣一党,后悔没有早搜集奸臣一党的种种恶行的证据,后悔没有及时提醒宋江等。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41)

万般后悔,集于一时,心理防线被彻底击垮,最终在宋江坟前自缢,以死赎罪。

百密一疏,皆因吴用在进入官场之后的种种算计和种种顾虑,他算计来算计去,把自己算进进去。

结语: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吴用算计过太多太多人,最后终于把自己也算计进去了。

有句话叫“要钱不要命”,宋江和吴用是“要权不要命”。

吴用聪明的一生,被权力给毁了。

看到了眼前的胜利,没有看到眼前的危机,这也是很多人会犯的错误,也许读本篇的你也曾如此。

水浒传中运用智慧取胜的例子(机关算尽太聪明)(42)

很多人希望自己聪明绝顶,可以快速成功,可成功与否与是否聪明绝顶的联系并不大。

吴用聪明绝顶,可结果呢?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事事谨慎,才能万无一失。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没有永久的福,也没有永久的祸,它们各自隐藏在对方“身体”里。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