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告诉所有的教育者和父母们,欲教子先正其身,言传不如身教。

而中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古,除了言传身教,还要注重境教。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1)

晋朝文学家、思想家也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颜氏家训里也有这样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至香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室,久而至臭也”,同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更是直接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塑造人”。

在中国,许多父母为了所谓的学区房、学位房煞费苦心,只为了孩子能够就读重点学校,有的付出所有,花光几代人的积蓄,不遗余力购买天价学位房,换来的是巨大的经济压力,直接导致夫妻相互抱怨,关系的紧张,家里乌云笼罩,硝烟弥漫,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2)

有的掉原来宽敞舒适的大居室,去换一套老破小学位房,一家人生活中拥挤的房子里,没有了原来的书房,更没有原来张贴陈列孩子奖状的地方,也没有原来小区里的绿色植被和健身器材,只有拥堵狭小的楼间距,孩子也失去了昔日的玩伴,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孩子不适应,心里落差也很大。

这些表面上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却忽略了家庭环境的建设,忽略了家庭里物境、心境、和意境的创建。生活在这样的学位房中,反而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不利于培养孩子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3)

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在教育学中,境教法也就随之被提出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的境教法就是创造和利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去栽培孩子,给孩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发展,让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怎样创建良好的环境呢?

真正的境教法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三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4)

第一、良好的物质环境,陶冶孩子的情操。

有一位同事,因夫妻关系不好,在孩子上小学前就离异,独自一人带孩子。她经常向我们抱怨其孩子粗心大意,每次做题都会有很多错误,比如,计算错误、抄写错误、誊错答案,就连读一句话都会少字漏字,每次陪他做家庭作业,家里都是鸡飞狗跳…

最夸张的一次是在一次期末模拟考试中,连名字少写一个字,答题卡的类型也没看清楚,A类答题卡直接被他当成B类答题,最后等他发现已经来不及更正了。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5)

直到有一次,几个同事一起上他家吃饭,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同事的家里十分的脏乱,沙发上堆满了衣服,洗过的没洗的堆在一起;地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积木以及其他玩具,大家根本没有办法落脚,巨大的书房堆满了杂物,书柜上的书虽然很多,但陈列得十分凌乱,书桌上也堆满了没洗的床单被套和厚厚的灰尘…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平时穿戴整洁的同事竟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关键是这位同事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一个劲地热情招呼大家。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6)

大家从她的家庭环境中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粗心大意,东西随便乱丢,从不整理归纳,在这种杂乱的环境中,孩子自然缺乏自理能力,做事不认真、不严谨,马马虎虎,哪里能够认真做题呢,再加上夫妻关系长期不好,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整日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好自己的学习,静下心来认真做作业,于是慢慢养成学习散漫,做事马虎,粗心大意的坏毛病。

后来,在大家的劝说下,同事也开始意识孩子粗心大意的问题出自于乱糟糟家庭的环境。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7)

于是,开始拾掇,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的,客厅变得整洁干净,书房也变得宽敞明亮,并且每天要求孩子认真做家务,做不好就重做,家里必须保持干净整洁。

说来也怪,自从房子收拾好之后,孩子的精神状态都好很多,特别爱在书房里看书学习,而且特别自律,取下来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放原处。

可见,干净卫生、整洁美观的家庭物质环境,能让家充满温馨,能够给孩子带来愉悦的身心,培养孩子开朗、自律、自信的优秀品格和情操。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8)

第二、创造良好的心境,熏陶孩子的心性。

家庭里的情绪氛围要轻松愉悦,温馨和谐。父母更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孩子沉浸在一个一个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能量场里,孩子才能获得高能量的滋养,成长才会顺利。

家长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就像被折断了翅膀的鸟儿,无法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9)

第三、创造良好的意境,铸就孩子的灵魂。

意境就是指家庭的家风、和精神风貌。家庭的风气好、精神风貌好,家庭的风水自然就会好,阴阳和谐,风调雨顺,事事顺心顺意。

记得,高中时期的一位好友,高考前一个月突然变得郁郁寡欢,情绪暴躁。原来,她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她与奶奶从小相依为命,与奶奶的感情超过与父母的感情。可是,当奶奶日渐变老,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时,需要人照顾的奶奶却被爸爸和叔伯们嫌弃,大家伙相互推诿责任,最终让奶奶一个人居住在旧茅草屋里。朋友十分气愤,她痛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愿意站出来,大大方方地接受奶奶,给奶奶养老送终。但她又无能无力,不管怎样吵闹,她都无法改变父母的做法。原本成绩不错的她,最终只考了个三本。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10)

孩子的一生,最重要的几年是在家庭中渡过的,其信念价值观的百分之九十是由儿时父母的信念、价值观、生活习惯和修养决定的。良好家风的传承,会让整个家族世世代代兴旺。良好的家风,给后人传承的不一定是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是智慧和真理,是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也是让后人拥有幸福的能力。

为什么言传不如身教(还在说言传不如身教)(11)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教育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自然”,生活即便教育,教育就像春风化细雨,创造良好的家庭境教,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修正不良习惯。良好的家庭境教,熏陶孩子的心性、陶冶孩子的情操,铸就孩子的灵魂!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