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成语”,想必大家对它都不陌生了,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轻轻松松说出几十个,如果经常看书的人,甚至可以说出上百个,甚至是更多。

成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一般由四字组成,当然了,也有三个字的、五个字的,甚至是七个字的都有。

而在每一个成语后面都有一个很有趣的典故,比如那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举案齐眉”。

成语刮目相看说的是谁的故事(家喻户晓的成语)(1)

说到这个成语,你肯定是不陌生了,知道它是形容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不过它最早说的是哪对夫妻呢?

答案便是汉朝时期的“梁鸿”与“孟光”。

梁鸿早年间家境贫寒,青年时期便只身来到洛阳求学,但家中并无多余的钱来资助他求学,因此他只能靠牧猪补助生活费。有一次,他在树林中放猪,由于天气比较冷,于是梁鸿便生了火。但临走的时候没有将火扑灭,于是便烧到了别人家的房屋。梁鸿心生愧疚,于是便主动去寻找被烧房屋的主人,把猪给人家当作赔偿,并且还主动给那家人当奴仆,以补偿其损失。

成语刮目相看说的是谁的故事(家喻户晓的成语)(2)

等到梁鸿从洛阳回到家乡后,人们都敬佩他的人品和学问,甚至还有很多人想将自家的女儿许配给他,但梁鸿都给拒绝了。

当时同乡有位姓孟的姑娘,长得又黑又胖又丑,但是却生得一副好力气,能干重活、累活。但因为相貌丑陋,三十岁了都还没有嫁出去。她的父母问她将来想嫁个什么样的男子,她说道:“想嫁梁鸿那样德才兼备的人!”

在旁人看来,这无异于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谁知道,此事传到梁鸿耳朵里之后,梁鸿便托人前去孟家说媒,希望能娶孟家姑娘。

成语刮目相看说的是谁的故事(家喻户晓的成语)(3)

孟家姑娘的要求并不高,她只要一套粗布衣裳、一双麻鞋和纺织用具作为聘礼就可以了,至于什么三金、彩礼就一律放弃了。等到出嫁那天,她也穿上了绸缎衣服,画上了美美的妆。

但婚后,梁鸿却一连七天都没有搭理她,便询问其原因,梁鸿说道:“我要的是能够吃苦,并且可以到深山去隐居的人”。孟家姑娘说道:“我是观察你的志向。我早已经准备好了隐居山野的服装。”

说罢,孟家姑娘便穿上粗布衣裳,干起活来。梁鸿非常高兴,说道:“这才是梁鸿真正的妻子,能跟我一起生活”。随后,梁鸿便给她取名为“光”,字德曜。

成语刮目相看说的是谁的故事(家喻户晓的成语)(4)

不久之后,梁鸿和孟光便来到了霸陵山中,过上了隐士般的生活。

有一次,他们经过都城洛阳,看到高大的宫殿,梁鸿心生感慨,随即便写下了著名的《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顧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此歌一出,随即不久便成了当时的热门,大街小巷的人都在传唱。但是当汉章帝听到之后,却很不高兴,于是便派人寻找梁鸿。但此时的梁鸿和妻子孟光早已经改名换姓逃到了齐鲁之地,不久又南下前往吴地,给皋伯通家做工。

而每次做完工回家之后,妻子都会把饭菜放在案盘中,举得跟眉毛一样齐,恭敬地献给丈夫。这便是成语“举案齐眉”的典故了!

参考文献:《中华史画卷》;

以上图片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