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为什么喜欢玩语c(十四种回应术模式)(1)

回应术模式的完整系统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书的第九章中也举了一个例子:

“我已经持有这个信念这么久了,很难改变。”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常见的信念,很多人试图在生活中做出改变时都需要与它抗争。尽管它反映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但如果只看字面意义或做狭隘变化的解释,它会相当限制人。它也相当迷惑人,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其他信念以及关于改变信念过程的信念。应用各种回应术模式,可以加入新的观点,和拓宽关于这个信念的地图。

下面是14种不同的回应术模式的定义,以及示例。再次声明:回应术模式的目的不是攻击某个人或某个信念,而是对信念换框,以此来拓展这个人的世界观,从而可以通过其他选择实现信念背后的正面意图。

1. 意图:将注意力引向信念背后的目标或意图。

例如:“我非常赞赏和支持你对自己诚实的愿望。”

正面意图=“诚实”

“对改变信念持现实态度,这非常重要,我们来现实地看看这个信念,要改变它需要什么。”

正面意图=“现实”

2.重新定义:用意思相近但含意不同的新词来替代信念陈述中所用的字眼。

例如:“是的,对于你抱住不放的某些东西,可以试着挑战自己放下它了。”

“相信了这么久”——“抱住不放”

“很难改变”——“试着挑战自己放下它”

“我同意要超越熟悉的界限,一开始会觉得有些不习惯”

“信念”——“熟悉的界限”

“很难改变”——“要超越,一开始会觉得不习惯”

3.后果:将注意力引向信念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如何改变(或者加强)信念。

例如:“预期某些事很难,你最后做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容易得多。”

“真正承认我们的担心,会让我们能够放下它而专注于我们想要的。”

4.向下分类:分解信念的组成元素,拆成更小的片段,从而改变(或强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例如:“既然持有一个信念的时间较短会更容易改变,也许你可以回想你刚刚习惯这个信念的时候是怎样的,想像你那时已经改变了它。”

“长时间”—短时间

“或许,与其试图马上改变整个信念,不如一点一点地改变,那样更容易更有趣。”

“改变信念”—一点一点地改变

5.向上归类:将信念的某个要素总结和归类到更大的分类中,从而改变(或加强)由信念所定义的关系。

例如:“过去不一定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知识跟自然更新的过程重新联结时,可以快速发展。”

“持有它很久了”——过去“信念”——一种知识

“很难”——“未来” “改变”——“与自然更新的过程联结”

“所有改变的过程都有自然的周期,没法飞跃。问题在于,你的这个信念,自然生命周期的长度是多少?”

“很难改变”→“无法飞跃自然周期”

“持有这个信念很久”——“信念的生命周期的长度”

6.比喻:找出由信念所定义的一个关系的比喻,这个类比可以挑战(或强化)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例如:“信念就像法律一样,只要有足够多的人为新的东西投票,再老的法律也可以被迅速改变。”

“信念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问题不在于程序有多老,而在于你是不是懂编程语言。"

“恐龙可能会为它们的世界变化之快吃惊,虽然它们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7.改变框架大小:从不同的情境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的含义,这些情境包括:更长(或更短)的时间框架、较大的人群(或个人观点)、更大的或更小的视野。

例如:“你可能不是第一个或唯一这样想的人。或许能够成功地改变这个想法的人越多,未来其他人就越容易改变这种信念。”

“若干年之后,你可能很难想起你有过这样的信念。”

“我确信你的孩子会很欣赏你改变这个信念的努力,而不是把这个信念传给他们。”

8.另一结果:转向一个不同的目标,而不是信念所确定或暗示的目标,以便挑战(或加强)信念的适宜性。

例如:“不需要改变信念。只要更新它就可以。”

“问题主要不在于改变信念,而是让你的世界观与现在的你一致。”

9.世界观:从不同的世界观的框架,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

例如:“你很幸运。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他们的限制是信念造成的,他们完全可以改变这些限制,你已经比他们超前很多了。”

“艺术家经常把他们的内心挣扎变成创作灵感的源泉。我想知道,你改变信念的努力,可能给你带来哪种创新?”

10.现实检验策略: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所说明的事实,人们从对世界的认知中提取出这个事实以便建立他们的信念。

例如:“详细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持有这个信念很长时间了?”

“当你想着改变这个信念时,会看到或听到什么,让改变显得很'困难'?”

11.反例:找出一个例子或“违反规则的例外”,来挑战或丰富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例:“很多其他心理过程(例如记忆),我们拥有它越久,它就越来越容易扭曲和改变。为什么记忆这么不同?”

“我已经看到,当人们得到适宜的经验和支持,可以立刻建立和改变很多信念。”

12. 准则层次:找出信念所确认的准则,并根据比它更重要的其他准则来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

例如:“信念适合和支持一个人的愿景与使命的程度,比有这个信念多久更加重要。"

“个体的一致性和完整,值得我们付出任何努力去实现。”

13. 反击其身:根据信念所定义的关系或准则,重新评估信念陈还本身。

例如:“改变信念的困难主要是时间问题,那你持有这个观点多久了?"

'‘时间长的归纳总结难以被改变,你觉得改变你这个信念有多难?"

14.超越框架:从动态的、个人化情境的框架重新评估信念——建立关于信念的信念。

例:“或许你有很难改变信念这个想法,是因为以前你缺少轻松改变它们所需要的工具和认识。”

“也许对你来说,你的这个信念:将难以改变某个信念,是让你停留在这里的好借口?也许你现在的方式中有你喜欢的地方,或者有些部分你喜欢?”

现在的人为什么喜欢玩语c(十四种回应术模式)(2)

14种回应术模式就像瑞士军刀一样,组成了一套强力的干预系统,以便“开始质疑”或“开始接受”某些归纳总结。


延伸阅读:《语言的魔力》 罗伯特•迪尔茨

现在的人为什么喜欢玩语c(十四种回应术模式)(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