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1)

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2)

国学日课

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3)

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4)

老 子

导 读

本章为王弼本第二十六章,可从三个层次来看。

第一层主要讲两种政治的原则:一是厚重,一是安静。厚重为政治的根基,安静是行政的主导性原则。政治之“重”的实质是道德的朴素、厚重,是决策的慎重。政治之“静”即是合乎道的行为:“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故“静为躁君”,即是讲以合乎道的行为作为人为、主观、急躁、冒进诸行为之主宰,非一般意义上的安静与不作为。以合乎道的方式从事政治治理,一切将会秩序井然,故不会有大声喧哗,亦有安静之表象,然非死寂般的安静。

第二层讲在位的君主如何保持超然的心态面对政治权力与势位,并批评现实的君主们轻重颠倒的做法。

第三层重申开篇提到的两条行政原则,并指出违背这两条原则的巨大危害性。

重为轻根1,静为躁君2,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3。虽有荣观4,燕处超然5,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6?轻则失本,躁则失君。7

1重为轻根:重,厚重与慎重也。从气的角度讲,重多为阴气,下沉。而轻则为阳气,上扬。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实际上亦是“重为轻根”的另一种说法,即阳以阴为根基。《黄帝内经》论五脏以肝脏、肾脏、血液为阴,以心脏、气、神为阳,实皆取法于老子。从方法的角度讲,“治大国若烹小鲜”,统治者不能朝令夕改,故有慎重之意。孔子从道德修养的角度讲:“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可见孔子、老子之间,在一些具体的价值追求上有相通处。

2静为躁君:静,合乎道之有序化的状态,可称之为道之静,简称为道静。躁,人为的喧哗,看起来很热闹的样子。君,主宰也。

3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此句话为譬喻之辞,非实指也。圣人,即得道之人也。得道之圣人整天拖着一车辎重行走于人世,不可能快捷,以此喻指得道之君以民生为重,每天慎重地处理日常事务。

4荣观:非常好看的外表。观,外表也。

5燕处超然:燕,通“晏”,日常生活的安闲貌。超然,即超脱于现实的华丽外表的诱惑。君主者,位高权重,妻妾成群,号令天下,此是政治权位之华丽外表也。政治的实质是安民生、得民心、申民志而后长治久安。故高明的政治家能超越权势的华丽外表,既重视自己的生命,推己及人而重视万民之生命。

6以身轻天下: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天下权势与权位更不值钱。可与本书第二十一章相参阅。

7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轻,以轻浮的态度处世。本,根基也。躁,以急躁的态度治世。君,主旨。

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宰,所以圣人每天都带着辎重行走于人间。即使有令人羡慕的华丽的生活表象,但他能视为平常而超然物外。然而当今拥有万乘的大国君主,却把拥有天下的荣观看作比人的生命更重要,这如何是好?以轻浮的方式处世会丧失厚重的根基的,以急躁的方式治世会丧失政治的主导原则的。

本解读摘录自岳麓书社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老子》

原文 导读 注释 译文

精装尽享版,阅读无障碍

点击下方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5)小程序即可购买

京东购买链接戳

当当购买链接戳

送书小福利

【国学日课】差不多已经连载有三年的时间了,很幸运一直有很多读者默默陪伴,这次,我们将“默默”陪伴转为“光明正大”的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6)留言,并有小礼物相送。

参与方式

每天在【国学日课】推文下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7)留言【昵称 #国学日课#《老子》打卡第X天】,打卡满50天即可获得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老子》一本~

推送发出5天内打卡算作有效打卡

活动时间

7月1日—9月24日《老子》连载结束

工作日共计62天

每天三分钟,轻松懂国学。

今天是你坚持学习的第几天?

朋友圈或者在文末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8)留言

来打个卡吧!

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9)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10)关注一个呗!

国学日课自知者明(国学日课轻则失本)(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