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吗?
根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阅读时间为19.69分钟,只有12.1%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图书1小时以上。
这个数据,每年的调查都差不多。那么大家的“阅读时间”,到底都用在了哪里呢?就是用在浏览互联网的资讯上和影视剧的观看上。
没时间看书,或者太累不想看书,应该是大多数人对阅读提不起兴趣的“理由”。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玩手机就有时间,就不累呢?
其实,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调动自身注意力,集中在书籍的内容上,同时要对上下文进行关联性思考,否则大脑就无法理解到我们读到的是什么了。这种做法,会让我们感到精力上的虚耗,从而引发疲劳感。
而浏览手机上的资讯,由于“碎片化”的呈现方式,存在着大量让我们感兴趣的信息;刷到这条信息不感兴趣,那就继续去刷下一条好了。毕竟你忘记上一条信息,也不影响你对下一条信息的理解。
这个过程就会不断勾起我们大脑的注意力,所以“阅读”起来我们就觉得比较容易,从而不太感到累。
也就是说,阅读是一种要动用精力和脑力的行为,而浏览互联网的资讯,往往只需要我们动用精力而已。你试一下用手机去看一篇字数很多的文章,例如我当前这篇文章,你的大脑一样感到抗拒。
所以,现在大多数人在手机上的阅读方式,都是看了开头几行字,滑到中间又看了几行字,然后来到结尾再看完几行字,就觉得已经把一篇文章读完了。
这就是浏览碎片化信息,而养成的阅读习惯。然而,这种阅读方式,压根无法带给你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问一问你自己,你看了这么多资讯,除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八卦心理,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实用的知识,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呢?
而想要让阅读真正帮助到自己,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到底为了什么目的去阅读。
你的阅读目的是什么?
通常来说,我们阅读的目的大概可以分为三个:
1,陶冶心灵;
2,获取新知;
3,学习技能。
第一个目的很容易实现。
平时看看鸡汤文,或者偶尔看一本喜欢的小说,让自己脱离现实的世界,跟随主角的步伐体验他的生活,就是会让我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和放松。
而第二个目的,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有时为了了解一些不同的知识,都可以获得这个结果。
例如我曾经就很喜欢看古罗马这方面的书籍,当年我正在玩《罗马全面战争》这个游戏,所以就很想了解这个帝国的一切事物。这也是获取新知的一种做法,毕竟对于我来说,古罗马的知识都是新鲜的。
至于第三个目的,就是属于一种解决具体问题的学习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问题,又缺乏相应的能力,于是你针对某个领域,投入足够的时间去学习,这样才能够最终真正掌握这项技能。
但不管是哪一个目的,想要从书籍中吸收到有用的养分,我们都需要运用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什么是“有效的阅读方式”?
之前刷知乎,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刷了三年知乎,我到底得到了什么》。作者在文章里讲述,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知乎,似乎学到了很多,但那些零散的知识,压根无法为自己拼凑出完善的能力体系。
作者说,真正构建起一个人能力的,不是对表面经验的了解,而是枯燥的百转千回的对内部具体逻辑的攀登,以及对技能习惯的一步步打磨。
这个观点,涉及到两个关键要素:掌握技能的逻辑体系以及把技能打磨成习惯。
作者举例说明,即便你了解高斯有多厉害,拉马努金有多牛逼,知道了研究理论数学对人类知识体系的深层作用,但真正让你数学水平提高的,是一步步理解教材里公式背后的具体逻辑,是用一道道题目磨炼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是的,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各种信息,去获得不同的知识点。然而这种“见多识广”,相当于在我们的大脑里盖上一层薄薄的膜而已,是无法为我们筑起高楼大厦的。
我们需要吃透技能背后的逻辑体系,然后花费时间去打磨这种技能,让其变成自身的习惯一部分,才能够让我们变成一个更厉害、更优秀的人。
这就是有效阅读的基本准则。
基于这一点,然后再结合以下五个法则去阅读,你才能够让自己有所收获,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建议一:清楚你这次阅读,解决了哪些问题
想让自己从阅读中有所得,我们都知道要带着“问题思维”去看书。
什么是“问题思维”呢?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文章的内容,不断把书中的观点转化为问题,用以思考答案正确与否的做法。
简单来说,就是作者通过这段文字,告诉你有哪些观点?而这些观点又可以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带着这种思维去阅读,你才能够理解到自己所读到的内容。
例如我之前看了一本讲述《连接力》的书,作者写道:
如果你想连接他人,或者被他人连接,就必须让自身具有一定的资本。这些资本可能是你的专业技能、你的职业优势或者你的某些兴趣爱好,它们就是你的价值点。你只有在某些领域内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更突出,才能在该领域中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继而为他人提供价值,与他们构建连接。
当你带着问题思维去看这段话,你会学到什么呢?
你可能会对这段话产生有几个问题:什么是连接力?为什么要跟他人构建连接?连接他人,为什么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资本呢?为什么自身的价值比别人突出,就能够与他人构建连接?
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读下去,你可能就会解决到相关的问题,如“如何给自己打造连接力”,“如何提升自身的价值”,“如何跟别人更好地连接”等。
这些问题,都是针对同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挖的阅读方式;知识之间相互交织,却又彼此连通。这样,你学到的知识就会层层叠加,而且是朝着同一个主题去积累。
到最后,你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就会变得更有深度,也会因此构建出系统的认知思维。
建议二,给大脑构建学习的框架
当你看完一本书之后,你能不能把这本书的架构,向别人复述出来呢?
很多人看完一本书之后,让他回想起书里的内容,只有零星的片段,至于整本书在内容架构和逻辑脉络,却毫无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大多数人看书,拿起来就看了,看到哪儿就算哪儿,却并没有对这本书的内容框架或逻辑脉络进行梳理。
知识的输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宏观就是对书籍内容框架的把握,微观就是书籍内容细节的理解。
一篇文章的框架,可以是我们熟知的“总分总”形式,也可以是“金字塔原理”的表述方式。只有我们把握到这个框架,我们才知道这篇文章首先说的是什么,然后说的是什么,最后又说的是什么。
好比说,作者开头先给出自己的论点,那接下来他选用了哪些例子去说明这个论点呢?这些例子,让你对于哪些知识获得更好的理解?或者,这篇文章作者引用了哪些资料去印证自己的论点呢?
所以,想要对文章或者书籍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印象,你在阅读的时候最好浏览一遍书籍的目录,通过前言或者书中的简介,让自己知道这本书会如何讲述主题的。
如果你想进一步获得深刻的印象,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去把文章或者书籍的内容提炼出相应的架构。
这样你下一次只需要对照这个思维导图去复习,就能够立刻翻开书本对应的页面,回想起自己学过什么了。如下图所示。
建议三: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信息重组
当我们学到一个知识时,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我明白了”。
但是真正的理解,就是你能够从“我明白了”这种表层认知,变成“换句话来说”的深层见解。
所谓的“换句话来说”,指的就是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重组内容,脱离书本的教化,扩散到更大的应用范围。
例如犯罪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破窗效应”,指的就是一座废置的大楼,原本其窗户都完好无损。可是一旦有一个窗户被打破,那么接下来的其他窗户,都有可能被打破,从而造成一个更为严重的结果。
这个理论指的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那么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地发生。例如贪污,一旦不填补这个漏洞,让别人有机可乘,这种贪污只会越来越大。
当你明白了这个理论的意思,你能够把这个理论的应用范围拓展到生活当中的不同情况去吗?
例如谈恋爱,一旦你成为所谓的“舔狗”,做出一些讨好的行为,以这种低姿态去追求对方。当开了这个窗口之后,你想跟对方平等相处,是不是就很困难呢?说不定对方会因为你一两次做不好,而对你心生怨言,说你不够爱她呢?
换句话说,任何事情,一旦开了一个不好的开头,那么接下来想要扭转局面,把事情变好,就需要耗费很多功夫了。这种理解,就是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信息重组了。
所以,每次阅读的时候,你最好把书中的重点知识提炼出来,尽量弄清楚知识背后的逻辑,然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信息重组,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这样,你自然就能够深刻把握到所学知识的真谛了。
建议四:善于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类
上文提到,在阅读的时候,最好把书中的重点知识提炼出来。这个“提炼”,指的就是总结概括的意思。
当你看完一段文字,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简单地总结出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呢?好比说,文章中作者引用了一个故事,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脉络概括出来?
例如我在前文举例那段讲述“连接力”的文字,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给自己打造出连接力的方法和作用”。
为什么要总结呢?
因为总结的过程,会强迫你开动脑筋,让你对当前的内容进行思考。这种投入注意力的做法,不仅会让你记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能够让你获得更好的理解。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最好备一支笔,带着“问题思维”,一边阅读,一边总结,同时对知识进行信息重组。
当然,如果有时间,最好还把你总结出来或者提炼出来的重点,摘抄在一个小本子上,把不同的知识归类起来。
然后隔天继续上一次阅读之前,先回顾一下前面学了什么,巩固学到的知识。这样对接下来的学习,就会起到更加顺利的帮助了。
而要做到这一点,肯定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的。所以最后一个建议,就是每天给自己安排一个特定的学习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排除干扰,不玩手机,专心去学习,并且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如果你学习的知识,是需要实践锻炼的技能,那就更需要预留另一个时间段给自己去进行刻意练习,打磨这个技能。
所以,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千万不要看完就算。
希望分享的这些方法,能够帮到你更好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