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六人相聚在龙潭大峡谷感慨(一位知青老人的回忆录)(1)

驴字第1棚 人驮驴,驴发威 蹶子一尥洋马瘫

1968年12月30日,这个日子我们永生难忘。这天,我们从北京出发,奔赴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除夕夜,在这个本应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却在运城中学的教室里睡着冰冷的地铺。1969年元旦的早晨,几十头大卡车分别把我们送到了各个村子。

我班一共有十几位同学去了运城,我们多数同学都想分配在同一个村子。因此,在校方动员我们去山西插队时,我们就提出了这个唯一的要求。遗憾的是,可能怕我们这十几个男孩子凑在一起捣乱吧,我们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于是,我们在运城上车时,就都上了开往同一个村子的卡车。但令我们再次失望,那个村子的老乡又奉命把我们送到另外一个村子。

运城老乡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大部分人家都有自行车。队里派了八、九辆自行车,让“黑驴”、“大猪”、“雏驴”同学和我分别坐在四位老乡的自行车后座上,其余几位老乡则带着我们的行李出发了。自行车在当地不叫自行车,而被称为“洋马”。我们这些人、“马”、“驴”的混合编队一行十几头“浩浩荡荡”地向相隔几十里的山区进发。看着我们这支乌合之众,路人纷纷投以诧异的目光,因为他们实在猜测不出我们是哪个山头的,要投奔哪里。

那天,黑驴象个出征的将军,全副武装、挺胸抬头地坐在一匹“洋马”的后座上,任凭瘦小身材的老乡在风中一步一步吃力地蹬着车。走了大约十几里路,黑驴所坐的自行车突然“咔、咔”地响了几声,之后就嘎然而止。原来,不知是嫌老乡骑得太慢,还是想在车上活动活动驴腿,显示一下自己蹄子的威风,黑驴所穿翻毛皮鞋的后跟竟然伸到了自行车的后轱辘里。细细的车条哪里是驴蹄子的对手,被硬生生地踢断了十来匹。“洋马”的“肋条骨”断了,自然也就趴窝了。

慑于驴腿的威力,那匹“伤马”的主人不敢和黑驴争执。他从半路返回后,“班禅”同学听说此事后还主动赔偿了他5元钱。因此,之后两相无事。

少了一匹“马”,老乡们随即调整了队伍,让一位更健壮一些的老乡和一匹更结实的“洋马”为黑驴服务,然后继续前进。直到傍晚,才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直到这时,大家才终于放下心来。“雏驴”同学的话道出了我们几个人的心声:“黑驴的蹄子这么厉害,要是继续发威,我们今天还不知道能不能到达这里呢!”

这件事,我仍然记忆犹新。黑驴呢!你还能记得驴蹄子在初到运城时办下的这件坏事吗?

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作者:北京老夫(众乐家天下原创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