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1000期)

在民国众多才女中,有四位最著名,即吕碧城、石评梅、萧红、张爱玲,她们向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四位之中,吕碧城排名第一,有民国第一才女之称。显然,她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如张爱玲和萧红,为何排名第一?至少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她出生得最早,即便年龄排第二的石评梅比她还小19岁。也就是说,当吕碧城38岁已经名动天下,仍不满足,慨然赴美留学之时,石评梅才是19岁的青年,萧红才是10岁的少年,而张爱玲还是1岁的娃娃。

但是,吕碧城的“第一”并非仅是年龄成就的(这只是一个因素),而是因为她确实是最有才的。所谓才华,谁说非得是在文学上呢?她做为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并非浪得虚名,综其一生,她共创下了5个第一,并且成为巨富,自己还建了豪宅,但就是这样一位才貌俱佳的惊世奇女,却终身不嫁,而且最终还皈依了佛门。那么吕碧城究竟创下了哪5项第一?为何终身不嫁且皈依佛门?本期分解。

一)出身名门却少年坎坷的才女

吕碧城,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生于安徽旌德的一个书香门第。

但同那个时代所有的女孩一样,吕碧城也有自己的无奈。她在10岁时,便由父母做主同一个门当户对的汪姓少年订婚。然不幸的是,在她12岁那年,父亲在一次登山时,不慎跌成重伤,不久去世。自此,吕家陷入困境。吕家只有四个女孩,没有男丁,受人欺负,族人便欲霸占她家的财产。其母严氏不从,族人竟唆使土匪绑架了她的母亲。

面对如此重创,吕碧城没有退却,小小年纪的她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求助,几经波折,终于救出了母亲。此举让族人对她另眼相看。

但此事却也给她带来了“耻辱”,就是遭到了与之订婚的汪家的退婚。理由竟是,吕碧城小小年纪竟如此霸道,谁敢娶这样的“悍妇”为妻?当时的女孩没有过门就被对方退婚的都被视为异类。无奈之下,母亲答应同对方解除婚约。

自此,吕碧城不得不随同母亲离乡投亲。当时母亲带着四个尚未成年的女儿投奔到在塘沽任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家。

但一波才平一波又起。吕家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1902年的一天,在吕碧城和大姐、二姐都不在家时,她的母亲和小妹吕坤秀两人再度被绑架。原因竟是,有亲戚对她们长期住在娘家感到不满,便勾结匪徒将她们母女劫持了。吕碧城和大姐吕惠如再次救母,她们找到父亲生前好友,时任江宁布政使的樊增祥。在姐妹俩的恳求下,樊增祥星夜传信邻省,隔江派兵营救。幸亏救兵及时赶到,才将刚刚吞下毒药准备自尽的母亲和妹妹救活。

这件事在吕碧城的心中又留下一道深刻的伤痕和惊醒:软弱,必定受人欺负!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安全地活下去,有尊严地活着,必须让自己强大,尤其是女人,必须要自立自强!

(二)中国第一位女撰稿人和第一位女编辑

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招天津教育家傅增湘兴办天津女子学堂。消息传来,吕碧城心中一阵激动,她要去求学。当时,已经在塘沽的舅舅家呆了6年,20岁的吕碧城早已出落成一朵花一样美丽的大姑娘了。在那封建意识浓厚的时代,她的舅舅当然不允许她出去,还骂她不守妇道。

但是不想苟且度日的她一旦下定决心,谁也阻挡不了!于是在一个夜晚,她慨然逃出了舅舅的家门,踏上了通往天津的火车。

当时她由于走得太急,不但没有拿旅费,连行装都没有收拾,纯粹是一条光棍出行,可谓决绝。就如著名的“娜拉出走”一样,在当时也是惊世骇俗。

然而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一个现实的问题也照样出现在吕碧城身上。几乎身无分文的她蜷缩在火车上,不得不陷入深深的忧惧之中。此时她遇到了一个好心的老太太,她是天津著名的佛照楼旅馆的老板娘。在老板娘的帮助下,吕碧城顺利到达天津,并在老太太家住了下来。

此后,属于吕碧城的传奇开始了。当她得知舅父单位的方秘书的夫人住在《大公报》社时,她便给方太太写了封求助的长信。此信正巧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看到,他不仅为吕碧城的遭遇所同情,尤为她的文采所打动:真乃奇女也!于是他亲自到吕碧城的住处,拜访这位奇女子。他见到相貌美丽才华横溢的吕碧城之后,问明了情由,对她的胆识极为欣赏,于是就邀她到报馆内居住,并聘其为《大公报》编辑。

就这样,吕碧城成了《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也无意间创了一个记录,也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位女编辑。

民国四大才女第一名 她是民国第一才女(1)

吕碧城到《大公报》任职后,在报端屡屡发表诗词作品,其超凡的文采,颇受诗词界前辈的赞许。她又连续在报上撰写了多篇宣传女子解放与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在这些文章中,她精辟地提出“民者,国之本也;女者,家之本也”等观点,并指出,“君之于民、男之于女,有如辅车唇齿之相依。君之愚弱其民,即以自弱其国也。男之愚弱其女,即以自弱其家也”。

同时吕碧城还呼吁:提倡女子教育,使旧礼教桎梏下的女子成为“对于国不失为完全之国民”、“对于家不失为完全之个人”的新女性,最终“使四百兆人合为一大群,合力以争于列强”。

这些观点出自一位少女之口,在当时简直振聋发聩,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她在诗文中流露出的远见、胆识和气魄,被人们大为赞赏。一时间,出现了“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盛况。从此,吕碧城在文坛上声名鹊起,步入辉煌的人生之路。

吕碧城在《大公报》任编辑,又亲自撰稿,这样她又创下了第二个记录,成为中国新闻界第一个女子撰稿人。

为此吕碧城也成为中国最早的提倡女权的妇女领袖之一,以至于当时已经远近闻名的“鉴湖女侠”秋瑾也慕名前来拜访她。

1904年5月,秋瑾从北京来到天津,两人相见恨晚,相互欣赏,成为至交。本来秋瑾当时也以“碧城”为号,她见到吕碧城后,直接把此号放弃,让对方独享“碧城”这个名号。一时间,二人并称“双侠”,被传位佳话。

此后,秋瑾去日本从事革命活动,而吕碧城“持世界之人,同情于政体改革”,继续留在国内办报,以“文字之役”,与秋瑾遥相呼应。1907年春,秋瑾主编的《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其发刊词即出于吕碧城之手。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遇难,无人敢为其收尸,中国报馆“皆失声”,吕碧城设法找人将其遗体找回掩埋,又在灵前祭奠。之后,她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等地的报纸上,引起很大反响。

(三)中国第一位女校长

吕碧城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不仅是说说而已,还要付诸行动。她除了在《大公报》上积极宣扬女权,还为筹办女子学校积极奔走。

她活跃于天津的文化界,在大公报社长英敛之的帮助下,结识了严修、傅增湘、唐绍仪等社会名流,以求他们支持办学。

1904年9月,终于在天津道尹唐绍仪等的大力赞助下,“北洋女子公学”成立,吕碧城担任总教习,负责全校事务,兼任国文教习。1906年春天,北洋女子公学改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吕碧城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上,提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吕碧城执掌女子学校总教习一事,在社会上曾轰动一时。后来任总统府秘书的沈祖宪,曾称吕碧城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赞赏其“功绩名誉,百口皆碑”。

1908年,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又招完全科,学制四年。同年夏,由傅增湘提名,吕碧城出任该校监督(即校长),为历史上中国女性任此高级职务的第一人。也就是说,吕碧城又创了第三个记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校长。

吕碧城在这所当时女子的最高学府,从教习到校长,为中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女革命家、教育家、艺术家等,如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邓颖超等。

(四)中国第一位总统女机要秘书

1912年之后,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总统,吕碧城凭借与袁世凯的旧交,出任总统府机要秘书,后又担任参政一职。这时,吕碧城又创下了第四个记录,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总统女机要秘书,也是民国女子任此高职的第一人。

民国四大才女第一名 她是民国第一才女(2)

吕碧城从文化界,跃入政界,她雄心勃勃,欲一展抱负,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之时,却发现当时的政界、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令她心灰意冷。到1915年,袁世凯更是野心勃勃要称帝,开历史倒车,于是吕碧城毅然辞职离京,脱离仕途。

此时她居住在上海的母亲病逝,她便立即回到上海。这次回来后,她再次展现了一个女强人的无穷魅力。她居然下海从商,购买了数万元“署券”。几年后,这些署券使她获得了大笔资金,于是她又开辟了茶叶生意,将家乡徽州的茶叶卖给俄国人。不久,她就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富婆。然后她在上海静安寺路自建了一栋豪华别墅,令上海滩所有人惊羡不已。

那年北方发生洪涝灾害,无数生命被大水吞噬着,吕碧城听说后,立即成立了“京直水灾女子义赈会”,奔走各界筹集善款,自己也捐出了10万大洋。

(五)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

传奇仍在继续。成为巨富的吕碧城才三十多岁,她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吕碧城已经不满足于在国内的发展,她要出去看世界。1918年,35岁的吕碧城终于踏上美国的土地,到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攻读文学与美术专业,同时她还兼任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景象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起大开眼界。

吕碧城在美国四年,大学毕业后回国。不久她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洲,此次她走了7年之久。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文章和诗词,被传诵一时。

有次吕碧城在《泰晤士报》上,看到了一则关于“皇家禁止虐待牲畜会”的文章,对她触动很大。自此她有了“众生平等”的理念。

后来她在瑞士山间的一次旅行时,曾经救活一只蚂蚁。

1928年,她参加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还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她在瑞士日内瓦宣布戒掉肉食,从此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1929年5月,她接受国际保护动物会的邀请赴维也纳参加大会,并盛装登台作了演讲。此后,她周游列国,宣讲动物保护的理念,成为一名出色的宣传员。她从而被称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这是她创下的第5个第一。

(六)三百年来最后一个女词人

做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吕碧城,她的文才也是颇为惊艳的,她之所以在文学上不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她当时不提倡白话文,在以奉白话文为圭臬的新文化运动中,她当然不被人重视。

前面说过,吕碧城自小文采就十分出众,尤善诗词。5岁那年,她与父亲在花园散步,父亲看到池塘边的柳树在风中摇曳,随口说道:“春风吹杨柳。”话音刚落,吕碧城便接了一句“秋雨打梧桐”。那个年代,5岁的娃娃,大多数还连话都说不真,她就能对出如此诗意的句子,令父亲大为惊喜。

民国四大才女第一名 她是民国第一才女(3)

吕碧城不仅写出了不少震惊文坛的关于女权的文章,在诗词创作上,成就也极高。她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一定水准,而且“能治印,并娴音律”,可谓一位全才。当时以文才著称的樊增祥(曾救过吕碧城的母亲和妹妹)读了12岁的吕碧城的诗词,当他见到“夜雨谈兵,春风说剑”时,不仅拍案叫绝。

诗人柳亚子称她“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著名诗词学家龙榆生称誉她是“凤毛麟角之才女”,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八)拒绝爱情皈依佛门

那么如此优秀的才女、美女、奇女,还是富婆的吕碧城为何终身不嫁呢?为何还皈依佛门呢?

其实像吕碧城这样才貌俱佳的女子向来是不乏追求者的。第一位倾慕她的人就是她的“伯乐”,即《大公报》的社长英敛之。他与吕碧城相识后,就为其美丽和才华所倾倒。但因她的妻子暗自伤心悲痛,几欲离家出走。最后,英敛之“发乎情,止乎礼”,以君子之风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吕碧城也不忍心破坏对方的家庭,所以也表现得很理智,双方成了君子之交。

后来,吕碧城还和英敛之发生了严重分歧。一是,英敛之属于满族人,不赞成推翻清政府,提倡温和的改良变法;而吕碧城则坚决主张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国家;二是在对于袁世凯的态度上。英敛之受康梁变法影响很大,对破坏戊戌变法的袁世凯极为痛恨;而吕碧城却对袁世凯兴办女学等举动,颇有好感,很欣赏袁的胆识和才干,她也因此与袁越走越近,直至出任他的总统府机要秘书。

由于对袁世凯的接近,为袁世凯效力,她也招来了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的爱慕。

当时秋瑾被俘,官府抄检她的住处时,发现了她与吕碧城来往的书信,又因吕碧城曾经在秋瑾所办的女报上发表文章,于是欲派人抓捕她。

但是,官府抓捕吕碧城的公文,恰巧落在了当时任清廷法务部员外郎的袁克文手上。袁克文读过吕碧城的文章,也早已仰慕其才貌,所以慨然出手相救。他立即将此事告诉了父亲袁世凯。在袁世凯的干预下,吕碧城没有获罪。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袁克文又向父亲建议,聘请吕碧城出任女官,可以自由出入新华宫。袁克文由此与吕碧城过从渐密。袁与友人在北海举行诗会,吕碧城也经常参加,与之诗词唱和,结伴出游。但袁克文也知吕碧城不是凡俗女子,而且比他大8岁,所以虽对她心生爱恋,但也不敢过分表示,只是对她敬爱有加。当然,吕碧城更加理智,她认为,袁克文不属于她,他只是一个纨绔子弟,“只许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耳”,从而把袁克文“淘汰出局”。

吕碧城在与她交往的社会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除袁克文外,还有著名诗人易实甫、李鸿章之子李经羲等,但她在婚姻一事上,却十分谨慎。她自恃清高,始终没有真正爱上一个人。

民国四大才女第一名 她是民国第一才女(4)

在当时,她看中的男人仅三个。第一个是梁启超,可他已经成家;第二个是汪精卫,可惜太年轻,她想找年龄大一点的;第三个是国会议员汪荣宝,但他也已经结婚。

宁缺毋滥。吕碧城的老师严复也曾说她:“过于孤高,不放一人在眼里。”那只有独身了。所以她说自己“只有以文学自娱耳”。

后来她游历欧洲,又成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素食主人者,不杀生,不近男女之事,不谈情,也就离佛门不远了。

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法号“曼智”。在以后的岁月,她吃斋念佛,翻译佛经,在《大悲咒》的旋律里走向人生的终点。

1943年1月24日,佛门弟子吕碧城在香港九龙升入极乐世界,享年61岁。她遗嘱不留尸骨,将骨灰撒向南海。

一代才女吕碧城,活着,不虚此生;死后,也有归宿。高人也!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吕碧城传》《袁世凯秘书奇女子吕碧城:剩女最后皈依佛门》 《我到人间只此回:风华绝代民国剩女吕碧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