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不是并不总是自信满满,遇到难解的问题,会下意识地退却。

你觉得自信是一种确信或笃定的感觉,你觉得那些成功的人士往往自带自信的光环。

你一直以为,只要自己变得更自信,你也可以成为想成为的人,你也可以成功。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你并不了解自信的真实意义,对于自信,我们固有的认知存在哪些误区?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信呢。《自信的陷阱:如何通过有效行动建立持久自信》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

如何提高自信的同时又不盲目自信(自信的陷阱没自信)(1)

这本书的作者路斯·哈里斯,是澳大利亚注册临床心理学家,享誉世界的接纳承诺疗法(ACT)培训师,压力管理专家。撰写过百万级畅销书《幸福的陷阱》以及《自信的陷阱》、《爱的陷阱》。

ACT疗法的创始人史蒂文·海斯在这本书的推荐序中有一段很形象的比喻:“大多数被自信问题困扰的人,都仿佛是被重型捕兽器夹住了脚那样在生活。大家都会认为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自己不小心踩入的那个捕兽器。”

学会了如何解决自信的问题,就好比打开了捕兽器,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人生路上轻快前行。

(一)什么是自信的陷阱?人们对自信存在哪些误区?

路斯·哈里斯在书中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在他十几、二十来岁的时候,特别没有自信,极度焦虑,自我怀疑,需要依赖酒精麻醉自己来应付社交场合。

他只敢在喝醉的时候和女孩子约会,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和女朋友相处两周,他就会主动提出分手,因为他不自信,他怕对方先提出分手。

甚至毕业后,当了实习医生,他会紧张得满手大汗,医用的橡胶手套里充满汗水,为此手指上长满水疱。

缺乏自信是怎样痛苦的感觉。想要获得真正的自信需要先认清对于自信通常都有哪些错误的认知。

人们错误地以为,只有自己有了自信,才能自信地去做重要的事情,作者将之称为自信的陷阱。他认为自信的行动要先与自信的感觉。为什么呢?

我们总是习惯给不同的人打上不同的标签,谁谁很自信,谁谁很自卑,通常以为的自信是一种确信或笃定的感觉,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最佳表现,并能收获好的结果。

那么,如果拥有了这种自信的感觉,就会一直处于不败之地吗?换句话说,是不是自信的人就一直很自信呢?显然不是。

如何提高自信的同时又不盲目自信(自信的陷阱没自信)(2)

即使是医术再高超的医生,在进行高难度手术时也会紧张;即使是得过无数次奖牌的选手,在下一场比赛时也会觉得是新的挑战。

每一个人在冒险或面对挑战时,都会经历战逃反应。

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反应呢?

当面对威胁时,身体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反应加速,肌肉收缩,准备随时行动,注意力变得敏锐,心脏将更多血液输送到最急需的地方——主要是四肢的大肌肉。这个神奇的反应就叫战逃反应。

所有动物都有战逃反应,比如见到凶猛的野兽,会迅速做出最有可能保住性命的选择,或者反抗,或者逃离。

人们在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地,也就是舒适区,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战逃反应就会被激发。

从这一角度来说,在困难、挑战或结果充满不确定的任务面前,有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自信的感觉,是大脑的正常反应。

我们通常以为采用自我暗示、放松技巧、积极思维,比如看励志片、读鸡汤文,就能收获自信。其实不然。

你不可能等到完全培养起自信再行动,你也不可能等到完全不恐惧再行动。

相反的,越不自信,就越恐惧,越害怕失败,越不敢行动,越没有自信,循环往复,永远迈不出第一步。

只有打破这种固有的认知,先迈出脚步,做出自信的事情,然后才能逐渐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

如何提高自信的同时又不盲目自信(自信的陷阱没自信)(3)

(二)导致人们不自信的根源有哪些?

既然“先自信,再行动”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不自信呢?

作者给出了五种原因,分别是:

(1)过高的期望值。

(2)苛刻的自我评价。

(3)过分关注恐惧。

(4)缺乏经验。

(5)缺乏技能。

如果我们推论一下,也就是说,自信往往是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

首先,自信与你对结果的期望值相关。谁都不可能是常胜将军,凡事苛求尽善尽美,不能忍受丝毫的失败,必然造成很大的压力和焦虑,自然影响自信。

人生就是如此,无论你多有天赋或多努力,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可能有的时候很容易就实现了目标,有的时候注定会惨败。

即使是被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的迈克尔·乔丹也曾说过:“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投丢了超过9000个球,输了差不多300场比赛。有26次,人们相信我可以投进制胜球……而我却投丢了。在人生中我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成功。”

第二,自信与你对自我的评价相关。如果你不允许自己犯错,对自己要求严苛,习惯低估自己,一旦犯错和失败,更是全盘否定自己,也会极大地破坏自信心。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生产借口的机器,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消极想法,尤其是当自我评价低的时候。

大脑“找借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设置障碍,还没行动便觉得前进路上的障碍和困难重重。自我批判,找出各种自己不能胜任的原因。与别人比较,拿自己与做得更好、更有天赋或处境更好的人相比。

预测最坏,凡事先想到最坏的结果。以及完美主义,总是害怕不能把事情做得足够好;冒牌者综合征,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是假货、赝品、冒牌者;一味地重温曾经的失败。

总之,给自己寻找各种理由,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做不到,那么又怎么能够自信呢?

第三,自信与你是否深陷恐惧相关。我们从小被灌输的理念是恐惧是懦弱的象征,成功的人士不会感到恐惧,我们要努力减少、消除它。

于是,我们学会了去恐惧自己的恐惧,并且会因为自己的焦虑而焦虑,因为自己的紧张而更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让自己跌入恐惧陷阱。

而一旦形成对恐惧的“经验性回避”,也就是不断努力回避或想摆脱它,恐惧反而变得更加强大。因为经验性回避就像是一个情绪放大镜:把恐惧变得越来越大,而我们在恐惧陷阱中就会越陷越深。

事实上,当你害怕的是一种情绪、感觉或知觉,而你一直努力回避,就永远也不能克服对它的恐惧,也就无法自信。

如何提高自信的同时又不盲目自信(自信的陷阱没自信)(4)

第四,自信与你的经验和技能相关。这个比较好理解,你让一位训练有素的发型师给你理发,比让一位新手更能为你设计出理想的发型。因为他有理发的经验和技能。

俗话说“熟能生巧”,没有所谓的天赋,那些看起来颇有天赋的人,其实不过是刻意练习的结果,他们做过的大量练习,远远多过我们要达到他们的高度所需的练习量。

从这一方面来说,你的自信,你的底气来源于你的专业素养,当你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和行动,积累了经验,巩固了技能,你的自信必然随之增加。

(三)怎样才能做到持久自信?

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自信的陷阱,以及导致我们不自信的根源,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持久的自信呢?我们一起看看作者的建议。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以ACT为根基的,什么是ACT呢?

ACT是接纳承诺疗法的简称,属于“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海斯提出,随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应用。

它的核心是,不以消除人们的负面情绪为目的,也不以实现人们通常定义的“积极生活”为目的,甚至不以减轻心理疾病的症状、减少心理痛苦为终极目标,而是引导我们放弃与生活中那些不可改变的现实的纠缠,把注意力投注到自己真正想要追寻的生活上。

本书作者就是ACT疗法的受益者,通过学习,他改变了自己,并写下这些收获持久自信的办法,帮助更多的人。

一是与消极想法解离。

想法会影响行为,心理学家将只有自己知道的体验称之为“私人体验”。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最常产生的私人体验包括五种:情绪、记忆、意象、想法、感觉。

当我们缺乏自信时的私人体验,通常是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关于过去的失败、错误的记忆;关于情况变糟的意象;关于失败、灾祸、做错事、不够好和放弃的想法;心跳加速、口干舌燥或胃部不适的感觉。

说到底,当我们不自信的时候,是大脑在和我们说“我做不到”。这时,你不要让它控制你的行动。你要学会与消极想法解离,也就是你是你,消极想法是消极想法,你要跟它分开。它就会失去对你的控制。

具体的做法可以尝试三步解离法:注意到它;给它命名;使它失效。

举个例子,你将当众演讲,可是这时你的脑海中出现的想法时,我会出丑,这就是消极想法,你必须与它解离,否则,你不可能自信地站上讲台。

怎么做呢?

首先,注意到它,我脑子里有了消极想法。

然后,在心里对自己说出来,我注意到自己有一个想法,我会出丑的。

接着,去看清它的面目,你可以用歌唱演绎法,用你熟悉的一首歌,把歌词换成我觉得我会出丑的。

也可以用屏幕显现法,也就是想象你在电脑屏幕上打出这样一行字我觉得我会出丑的,而你可以随意变换字的大小形状颜色。

你也可以采用小溪上的叶子的方法,想象眼前,有一条小溪,你把写有消极想法的纸条放在小溪上漂流的树叶上,它随着树叶,不一会就流向远方,消失不见。

如何提高自信的同时又不盲目自信(自信的陷阱没自信)(5)

通过这些方法,你就能看清楚消极想法不过就是一个想法,不过就是一些词句罢了,你又怎么能让这些词句来左右你的行动呢?

持续做这些练习,你就能与消极想法解离,负面信念会越来越少,相应地会越来越自信。

二是遵循自己的价值观生活。

这里的价值观是指行动的方式和特征,包括你的生活主张和原则是什么,你努力培养的个人品质和性格优势是什么?比较常见的价值观包括信任、忠诚、开放、正直、平等、尊重等。

我们来看两个登山者的故事。汉克和杰克两人都热爱登山,技术水平也差不多,但是他们两人对登山持有非常不同的态度。

先看汉克,完全是以目标为导向。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用最短的时间登上顶峰。

所以,他很少感到快乐和满足,而是关注自己还没爬到山顶这件事,一路攀登,一路不断地给自己压力。

而杰克的登山方式,则是以价值观为主导。他有着和汉克同样的目标:迅速登上山顶。

但是,他更加明白自己的目标是提升登山技术、欣赏沿途风光、勇敢地行动、挑战自己、锻炼身体、探索和发现。

所以,在登山的过程中,他仔细品味向上攀爬的每一刻。

一个以目标为导向,一个以价值观为导向,一个生活在自己给自己的巨大压力和长久的挫败感中,而另一个享受过程中的每一步,即使他无法实现目标,也会因为践行自己的价值观而收获巨大的满足感。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价值观上,就能真正行动起来,也就能体验到成就感和意义。

作者建议选择一个生活领域,比如爱、工作或娱乐。

厘清价值观。思考自己想塑造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想发展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想坚持的是什么?

然后设定目标。你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分别是什么。

再制订行动计划。从重要的短期目标着手,从今天就开始做。

有了价值观的激励,有了清晰的目标,由简入繁,会逐步积累起自信。

三是执着于当下的行动。

一旦开始行动,坚持用正念的方法去做。

什么是正念?是指以开放、好奇、灵活的方式去注意。正念中的参与意味着,就像我们放下一本书那样,放下头脑中的那些想法,去注意自身体验。

与消极想法脱钩,给令人不适的感受创造空间,全身心投入到手头的任务中去。

书中提到了乔·辛普森的故事,根据他的故事拍摄有一部惊心动魄的记录片《触及巅峰》。

如何提高自信的同时又不盲目自信(自信的陷阱没自信)(6)

乔·辛普森是英国的登山专家,1985年,他和一位同伴在攀登秘鲁的过程中,不慎落入冰缝中,右腿骨折,膝盖粉碎。

他的同伴以为他已经死了,割断了救生绳,独自回到营地中。

但是,辛普森硬是凭着强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在冰天雪地,悬崖绝壁中,拖着受伤的腿,用了三天时间,连蹦带爬,最终到达营地,成功绝境求生。

他没有选择必然的死亡,而是选择了努力地活下来;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坚定行动;他没有选择被打败,而是选择了坚持;他没有选择绝望,而是选择了勇敢。

当我们全心全意投入到当下所做的事情之中,当你每一次跌倒,想放弃的时候,想想辛普森的故事。

失败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事,要以尊重、不评判的方式承认错误,直面失败,并把它变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汲取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必然收获自信满满。

《自信的陷阱》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只有我们自己开始行动了,才是旅程真正的开始。”

如果你要等到有了自信的感觉,再开始大胆地尝试,那么,大概就要永远等下去了。

希望大家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从迈出行动的第一步,自信必会在内心生长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