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张冠李戴的“偏旁部首”误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以下内容节选自本号原创作品《字觉:汉字树图梳理与无理字初探》一书】有的偏旁部首是对汉字尤其是对简化字的错误拆解,比如二字头、春字头、党字头、学字头,美字头——这些偏旁根本不存在。

另外很多命名根本不能体现该偏旁部首的真正含义,这样就会误导学生以及读者,一开始就对这些偏旁部首产生误解了,更遑论日后根据部首理解该部的属字。

比如“王字旁”的珍珠、玻璃、理、环、球,实则与王无关而是玉;

“单耳”与耳朵无关,其实是跪坐的人;

“左双耳、右双耳”都与耳朵无关,分别是表示台阶的“阜”和表示城镇乡村的“邑”。

张冠李戴是几年级的生字(一些张冠李戴的)(1)

张三丰的帽子被李子柒戴着,你说搞笑不呢?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任何一个部首本来都具有实际明确而具体的含义。

在大陆,因为简化字改变了原有的部首系统,所以从简化版的《新华字典》和教科书出版以来,学校和社会都开始强调“偏旁”的说法,而渐渐淡忘了部首的概念。


张冠李戴是几年级的生字(一些张冠李戴的)(2)


只有到了大学文字学的课堂,才会系统地进行汉字部首知识的教学。

至于广为流传的偏旁部首俗称,很多都是名不副实甚至张冠李戴的无理称谓,本书尝试矫正纠正如下:


厂,厂字旁,不妥;音喊,指山崖;应读为:山崖厂。

,角字头,不妥;角字不可分。但在负、色等字里就是人的一种写法;应读为:斜人头。

亠,点横水,不妥;音头,指顶端;应读为:顶端头。

冫,两点水,不妥;音冰,指冰;应读为:两点冰。​

冖,秃宝盖,不妥;音幂,指幂幕;应读为:幂字头。

冂,同字框,不妥;音炯,指郊外划定的区域,进而多指一定的范围;应读为:范围框。

卩,单耳,不妥;音节,指跪坐的人;应读为:跪坐人。

阝,双耳,不妥;在左为阜,指台阶;在右为邑,指城镇村落;应读为:左边阜,右边邑。

凵,凶字框,不妥;音坎,指土坑;应读为:土坑坎。

廴,建之,不妥;音饮,指远行;应读为:远行底。​

廾,弄字底,不妥;音共,指拱、供;应读为:双手供。​

囗,方框,不妥;音围,指圆形、城墙圈界或席子等方形轮廓的物事;应读为:方圆围。​

彳,双立人,不妥;音赤,指人行道;应读为:人行道。

彡,三撇,不妥;音山,指色彩绚烂声音连绵;应读为:声色边。​​

夂,折文,不妥;音止,指到达,也包含夊,指犹豫;应读为:到达止。

广,广字旁,不妥;音庵或眼,指敞屋;应读为:敞屋广。

宀,宝盖头,不妥;音眠,私密的卧室;应读为:家室头。

彐,横山,不妥;音记,是彑的异形,指砍下的豬头;应读为:豬头彑。

巛,三拐,不妥;音川,就是川,指河流;应读为:三拐川。

,恭字底,不妥;音心,就是心的一种写法;应读为:恭心底。​

,告字头,不妥;音牛,就是牛的一种写法;应读为:告牛头。​

攵,反文,不妥;本作攴,音扑,指扑打;应读为:敲打扑。​

月,月字旁,指月亮或者肌肉;应分别读为:月字旁(明、期、望);肉字旁(脸、肩、膀)。​

灬,四点,不妥;本读“标”,火在字下部的一种写法;应读为:四点火。​(注意:有些字中四点底为象形,如熊、燕、魚,不是火也不是水。)

,春字头,不妥;音掏,是人双手奉献的意思;应读为:双手奉。

氺,泰字底,不妥;音水,就是水;应读为:泰水底。​

罒,四字底(疑为顶)或扁四头,皆不妥;音网,就是网;应读为:网字头。​​

,党字头,不妥;党是上为“尚”的形声字,不存在什么党字头,简化字“尝”是从尚省口的,繁体就是嘗,上面就是尚;此偏旁应予以取消。​

穴,穴宝盖,不妥;音穴,就是指洞穴;应读为:穴字头。

癶,登字头,不妥;音波,指腿脚蹒跚;应读为:腿脚跛。

覀,西字头,不妥;音亚,指塞紧盖子;应读为:塞盖亚。

糸,紧字底,不妥;音幂,指丝、联系;应读为:绞丝底。


张冠李戴是几年级的生字(一些张冠李戴的)(3)

封面


张冠李戴是几年级的生字(一些张冠李戴的)(4)

封底

不要用约定俗成来作为借口。为什么一开始就不给孩子教对的东西而要教错的,然后等他长大了再学对的?这是多么无耻荒谬的逻辑。事实上,很多人长大了,认识还停留在小时候的错误之上,那又何必呢?——可能还有一些,欢迎交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