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幸走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街头,可能会看到一出魔幻大戏,杂乱热闹的街道,一辆摩托车飞驰而来,车手掏出手枪指向路人,喷两枪当街杀人后扬长而去,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杀人,并且周围的行人也对此习以为常,因为死的是毒贩,因为这里是菲律宾,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合法地杀死毒贩,而不受任何法律制裁,甚至还可以得到一笔远高于打工的奖金。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正是天降猛男,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
在杜特尔特宣誓就职总统的前一年2015年,菲律宾全国42036个基层组织巴朗盖中,有26.93%的巴郎盖涉及毒品交易,在首都马尼拉,这个比例达到了惊人。90%全国的瘾君子有近300万。随着禁毒战争的推行,菲律宾正慢慢撕掉贴在自己身上的毒标签,但这里来之不易的曙光可能会随着杜特尔特的卸任而烟消云散。
菲律宾是怎么变成一个毒窝的老巢?
这场毒品战争是怎么打的?
菲律宾禁毒的未来又将如何?
一:毒窝的前世今生
让我们谈一谈菲律宾的毒品战争,其实这一切的根源,正是落后发展中小国的三件套标配:殖民残余,经济失衡,政治腐败。
16世纪末,为了打破一生之敌葡萄牙对香料贸易的垄断,西班牙人决定进军亚洲,一番精心挑选后,西班牙人选中了菲律宾作为亚洲战略桥头堡,从此开始了长达300年的殖民。西班牙对待菲律宾原住民的方式可以说是简单粗暴,资源全要,并且捣毁了大量的农田,同时把大麻给种起来。
菲律宾地处热带,雨水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大麻的生长,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菲律宾大麻种植遍地开花,毒品也到处泛滥,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世纪末,菲律宾的民族历史觉醒,而当年的殖民强国已经是明日黄花,于是轰轰烈烈的反殖民运动开始了。
就在这时,作为新兴国家的美国以解放者的身份降临。1898年,美国打败了西班牙,成功接管菲律宾,美国人开始在菲律宾物色自己的利益代理人,建立起了自制政府,同时大力推广美式价值观跟文化。
1960年代,美国开始流行嬉皮士文化,中产阶级年轻人流行用反主流来释放自己,方式之一就是在致幻剂和毒品里纵情声色。当时有超过200万青少年吸食大麻,短短几年,这场风潮蔓延到欧洲、大洋洲、东南亚等地。
菲律宾青年有样学样,拿起了手里的烟卷、注射器、“飞叶子”的风气,带动了毒品产业的发展,大量外国人涌入非国开展大麻种植活动,本土毒贩还跟墨西哥的锡那罗亚集团,也就是世界头号通缉犯矮子古斯曼展开合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巅峰时期,全球超过七成的大麻都产自菲律宾。通过境外贩毒势力高超的走私技巧,“菲律宾牌大麻”一时间成了各国瘾君子眼中的香饽饽。
如果说美国毒品泛滥是因为美国的年轻人是有钱没追求,那菲律宾作为一个弱后国家,本国的人民为什么也热衷于毒品?为什么不能从事正常的事业呢?那就不得不说菲律宾的经济了。自从被西班牙和美国殖民起,菲律宾的民族产业只限于轻工业,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只有6%左右,年轻人的失业率常年在8%左右。
菲律宾是一个城市化极高的国家,全国城镇人口约五千万左右,将近总人口的一半。乡下穷人至少可以靠土地吃饭,城市里的穷人没吃的就真活不下去。为了钱,最终导致一部分人铤而走险,靠贩毒来养活家人,而另一部分人则希望通过吸食毒品摆脱生活带来的苦恼,在烟雾缭绕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同时菲律宾也有着极其严峻的腐败问题。菲律宾名义上是一个民主国家,但这个国家本质上是由大大小小几百个政治家族所组成的封建联盟,历届菲律宾总统的背后几乎都有政治家族。2001年,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因收取贿赂被迫下台,2011年前总统阿罗约因为贪腐被逮捕,2017年,前总统阿基诺三世也因为腐败面临控告。
有总统热衷于捞钱,下面的人也上行下效,像佩洛斯、阿兰塔斯、罗西西斯等掌控菲律宾警务系统的家族,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给毒贩和走私者们大开绿灯。毒品渗透到了菲律宾社会的各个层面。菲律宾苦毒品久已。
二:雷霆扫毒
终于天降猛男杜特尔特登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禁毒战争。在禁毒战争的开始阶段,杜特尔特总统就发出了一份最后通牒,要求所有的涉毒人员必须在政府规定的时间内自首。其次,杜特尔特要求地方基层干部、社区管理人员提供涉毒名单。如果不能按时提交名单的话,那么将面临撤职。再次,要求所有的政府公职人员、军警以及各级议员们必须接受尿检和毛发测试,清除潜伏在政府内部的蛆虫。
经过一番调查后,菲律宾政府公布了首批涉毒名单,总人数达到了180多万,其中包括司法官员、警察和地方政府官员。在肃清了内部的腐败分子后,杜特尔特命令菲律宾武装部队扩大队伍,成立了一个特设机构联合反情报工作。对这支队伍的主要任务是为其他执法部门提供情报、火力等援助,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全民赏金猎人行动。杜特尔特开展代号为“双枪管”的扫毒运动。
规定普通国民每逮捕或击毙一名毒枭,政府将奖励30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42万元。每枪杀一名吸毒者或者普通毒贩,政府将奖励2万到5万比索不等。要知道,菲律宾的人均月收入才只有堪堪1万比索出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截止到2020年底,超过1万多名毒贩被警察和赏金猎人在街头击毙,出儿买个榴莲就可能被枪杀。这样的日子,毒贩们人人自危,有实力的大毒枭,诸如彼得林等纷纷出逃海外,没有实力的小毒贩,害怕自己的脑袋和耳朵成为缉毒警察的军功章,于是纷纷跑到警署自首。一时间,各地监狱可谓是人满为患,出现了一间牢房里塞了几十个犯人的现象。
三:治标不治本
正所谓乱世用重典,杜尔特这一套组合拳对毒贩可以说是雷电霹雳,至刚至猛。在整个禁毒战争期间,菲律宾的很多有头有脸的毒枭,比如赫尔伯特.许朗戈、许彼得、弗兰茨.沙巴拉尼等要么就是牢底坐穿,要么横死街头。
大毒枭尚且如此,剩下的小弟自然是树倒猢狲散。据统计,执法人员捣毁了36座大型冰毒实验室和600多个制毒窝点,超过130万名吸毒者和毒贩自首,超过5000个基层社会组织撕掉了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瘾君子的数目大大减少,与毒品相关的犯罪率下降了9.8%。侥幸逃过一劫的毒贩们纷纷转入到了阴影之下。这场人民战争的成果可以说是相当喜人了,天降猛男,杜尔特的威望值也逐步点满,支持率不断走高,一度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91%。
然而,这种以暴制暴以杀止杀的暴力方法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一些执法者和赏金猎人为了自己的小钱,无视法度,滥用权力,甚至出现了杀良冒功的行为,打着禁毒的幌子泄私愤,屠杀无辜者。就连老弱妇孺都难逃毒手,一些人为了自保只能去黑市购买防身的武器,反而促进了非法军火行业的发展。本国百姓丧失安全感。
杜尔特的禁毒战争在国际上也是饱受争议的。西方某些组织对这种暴力执法可谓是零容忍,张口“人权”,闭口“法治”,就差把杜尔特架上道德的烧烤架上来回烘烤。国内的建制派精英们也趁机渲染禁毒战争中的负面影响。反人类大帽子分分钟给杜特尔特扣上。
杜特尔特则在国内国外各种压力下,硬生生地凭一己之意志扛住了各路势力的轮番轰炸,竭力维持住了禁毒战争的“成果”。不过这种以个人意志为思想基础,用暴力手段为工具的禁毒,很可能是只治标而没法治本。
时至今日,菲律宾的禁毒不是靠杀几个毒贩、抓几个瘾君子才能解决的,还要必须要打掉与毒品相关的利益集团以及毒品泛滥背后亟待发展的经济亟需扩大的就业。道理很简单,让老百姓的荷包里有钱,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穷人、吸毒、贩毒的可能。
令人惋惜的是,这位菲律宾的“惩罚者”即将迎来总统生涯的终结。随着小马科思、帕奎奥等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政客开始崭露头角,难保那些已经在有些国家合法的毒品会重新泛滥失控,在菲律宾这片土地上,保不齐会迎来新一轮的“毒品文化冲击”。
可以想象的是,在小马科思“君临天下”的那一天,那些侥幸逃过惩罚的毒贩和瘾君子可能会相约在一个地方弹冠相庆。失去了杜特尔特这位“天降猛男”和霹雳手段。菲律宾的禁毒事业恐怕将是一场无疾而终的过家家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