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诗作者李绅也凭借此诗千古留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哪一年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哪一年的(想不到锄禾日当午的作者竟是这种结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哪一年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诗作者李绅也凭借此诗千古留名。

俗话说得好,诗言志。大家一定以为李绅是一个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的好人吧?这样您就错了。

没发迹之前,李绅生活的比较艰苦,确实还有点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但是人是会变的,特别是李绅中了进士之后,变成了一个贪图享受的人。

据野史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尤其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要杀掉三百只鸡,与李绅同一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

不仅如此,李绅还热衷于拉帮结派。唐朝中晚期,牛李两党水火不容,双方互相倾轧了近40年,李绅就是李党中的骨干分子。

晚年时,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扬州都虞候刘群举报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以死刑。

御史崔元藻复查发现,吴湘贪赃属实,但数额不大,强娶民女之事则不实,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绅却强行将吴湘处死。

李绅为何执意处死吴湘?原来是讨好李党老大李德裕。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两家是世仇。

李德裕当上宰相后,借故整过吴武陵。李绅为了讨好李德裕,就将吴武陵的侄子吴湘罗织罪名,处其死刑。御史崔元藻因为说吴湘罪不至死,也被时任宰相李德裕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公元847年,李德裕被唐宣宗宰相职务,吴湘的哥哥吴汝纳乘机为弟鸣冤,三司复查后为吴湘平反昭雪,死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