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3点,重庆两江新区一位老人独自走出家门,在自家屋后的树林里失去踪迹。

12月10日下午1点,历经7天6夜搜寻,两江新区蓝天救援队成功找到了老人,此时,她正匍匐在后山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奄奄一息。

“麻烦你们救救我家老人,已经失踪一天一夜了!”12月5日,重庆市蓝天救援队协调中心的电话骤然响起,一名女子求助称家中老人在两江新区两江名居自家屋后的山坡走失。

71岁老人独自走失3天(重庆86岁老人密林走失7天6夜后生还)(1)

救援队员正在山林搜救。通讯员冯涛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老人名叫潘金花(化名),今年86岁,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救援队在掌握老人的基本特征后,立即组织搜救人员和搜救装备。

由于两江名居地处蔡家和北碚交界处,周围紧靠山区密林,拆迁区域多,原住民比较少,搜救范围广、面积大,给搜救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71岁老人独自走失3天(重庆86岁老人密林走失7天6夜后生还)(2)

队员在竹林进行搜救。通讯员冯涛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接到求助后,两江新区蓝天救援队第一时间配合警方,对周边监控进行逐一排查,并通过上门询问的方式,寻找老人的踪迹。

12月7日,搜救第二天,救援队员在当地派出所和搜救警犬的帮助下,在周边水塘及草丛进行拉网式排查,为了提升搜救范围,还使用了无人机进行高空视觉搜索,仍然没有找到老人的踪迹。

“已经过去了3天,天气这么寒冷,老人年事已高,还有生还希望吗?”家属担心地问。

救援队长荣腾洪心里也没有底。12月7日晚,救援队连夜开会,有人提出,如果启用带有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进行大面积裸露搜寻排查,能大大提升救援工作的效率。接下来的两天,60余名救援人员配合热成像无人机进行拉网式排查,搜寻了老人家附近方圆五平方公里的山林,仍一无所获。

71岁老人独自走失3天(重庆86岁老人密林走失7天6夜后生还)(3)

救援队员合力将老人送下山。通讯员冯涛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此时,荣腾洪意识到,旁边有一处密集的竹林,人迹罕至,是唯一一处搜救人员没有踏足的区域,山高林密可能又会影响热成像无人机的搜寻效果。荣腾洪果断决定,时间紧迫,立即派人搜寻!

“快看!前面好像趴着一个人。”10日下午1点左右,搜救队员发现有人在竹林山坡处趴着。救援队立即前往,发现正是失踪已久的潘婆婆!

老人此刻躺在竹林山坡处,双眼紧闭,脚上的鞋已经走掉,脉搏比较微弱,仅有一丝微弱的呼吸。“赶紧把衣服给她披上。”为了防止老人失温,队员立即将自己衣服脱下来给老人穿上。

随即,救援队员合力将老人抬下山,并送往医院。经过治疗,目前老人生命体征平稳。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连水都顾不上喝。”潘婆婆家属曾小玲告诉记者,这几天来,救援队共出动60余人,夜以继日地开展地毯式搜索。曾小玲还称,之前转了4000元给搜救组,让他们买些东西吃,然而都被婉言拒绝了。

荣腾洪表示,老人走失7天6晚,在昼夜温差大的野外,没有进食喝水的情况下,最后能存活下来,是一个奇迹。此外,他也呼吁,家中老人如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可以给老人佩戴带有GPS定位的便携装置,防止老人走失之后,可以及时找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田韵沁 余志斌)

来源: 华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