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如果说诗经、楚辞、汉乐府是迢迢不断的长河,那么到了唐朝便汇聚成广阔的海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哪些是唐代诗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哪些是唐代诗人(属于诗人的唐朝)

哪些是唐代诗人

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如果说诗经、楚辞、汉乐府是迢迢不断的长河,那么到了唐朝便汇聚成广阔的海洋。

唐诗的繁荣,首先表现在作家作品之多。如清代康熙年间编成的《全唐诗》,共900卷,收录作品近5万首,有名可查的诗人2000余人。然而,这些数字尚不能反映唐诗的全貌。如王维的诗,“开元中,诗百千篇,天宝之后,十不存一”,后经其弟王缙多方搜集,才得400余篇。又如令狐楚有诗集120卷,但至今只存诗几十首;李贺的诗,据说有3000多首,今仅存241首;白居易是唐代写诗最多的诗人,共写诗3600余首,今仅存2800首。由于种种原因,唐诗散佚的确不少,由此可以想见唐诗盛况之一斑。

唐诗的繁荣,还表现在风格流派的争奇斗艳,形式的完备和多样化。《全唐诗》序言中说:“诗盈数万,格调各殊。” 诗人在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独特的艺术彩笔“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精思独悟,不屑为苟同”,从而形成唐诗在风格上的多样化。

就李白、杜甫、白居易3位诗人来看,他们的风格就各不相同:李白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是沉郁顿挫,苍凉悲壮,“覼缕格律,尽工尽善”;白居易则语言通俗,浅切坦夷,“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从诗歌流派看,不仅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还有元白、韩柳、小李杜等诗人并称。在形式上,凡是过去产生的诗歌样式,如四言、五言、七言古诗等,都由唐代诗人继承下来,而且还发展出五七言绝句、五七言律诗等。此外,排律等诗歌形式也是在唐代臻于成熟的,同时还创造了因事命题的新乐府,真可谓诗体大备矣!

诗歌的普及程度也能反映唐诗的兴盛情况:在唐代,作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极为广泛,爱好诗歌成了普遍的风气。翻开《全唐诗》,可以看到唐诗不只是文人的作品,而且有帝王、将相、朝士、布衣以及工匠、商人、婢妾歌妓、僧道尼姑等。人们利用诗歌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赠别送行、贺喜吊丧,还有用诗为人代写书信者,比如骆宾王的《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二首长篇七古,内容都非常有趣。此外,还流传着高适、王昌龄、王之涣在旗亭听歌妓唱诗的故事,以及白居易的诗传诵于“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的史实。可见,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已经从贵族文人的垄断之中解放出来,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广泛采用,出现了诗歌大普及的盛况。

毫无疑问,中国的古典诗歌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经过千百年漫长的发展、演变,到了唐代——无论是体制的完备,还是题材的多样;无论是意境的深邃,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都已达到不可企及的境界。所以,鲁迅先生曾风趣地说道:“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可以说,唐朝是诗的王朝、诗的国度,难怪闻一多先生称唐朝为“诗唐”。

唐朝的历史已经远去,但诗人的歌唱却不时在当代人耳边回响,仿佛是一个向导和路标,把人们带进悠远的历史空间。每次回望唐朝,总能见到一群诗人的背影——唐朝本来就是一个属于诗人的朝代,一个为诗人而存在的时代。

诗是什么?近代学者马一浮先生说,诗其实就是“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

《中国教师报》2020年09月16日第16版

作者:潘裕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