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3月24日电(胡诚、刘晓丽)“十年磨一剑”,这句成语精准概括了湖北黄石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之路。
历经千年“冶炼”,黄石曾书写工业文明精彩华章。
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这里的铜矿开采和冶炼,点燃了早期工业文明之光。
近代张之洞开办大冶铁矿,“汉冶萍”规模庞大的体量,吞吐出中国近代工业的蓬勃气象。
“青铜古都”“钢铁摇篮”“矿冶之乡”,新中国的“工业粮仓”……
黄石历史上的高光时刻,见证着这个长江中游工业城市曾经的辉煌。
然而,作为资源依赖型传统老工业基地,黄石长期依赖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支撑的结构难堪其“重”,很快遭遇到“矿竭城衰”的阵痛。
在低谷和失落中痛定思痛。黄石认识到,必须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之路,让老工业基地开新枝、发新芽,用“高精新”替代“黑重粗”,通过创新转型重塑辉煌。
“无中生有”,点石成金
整张显示面板经过切割、裂片、功能测试、水洗……加工成符合客户要求的尺寸。3月21日,位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工人们正赶制订单。
该公司主要生产5G智能终端中大尺寸触摸屏、液晶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日均2万片触摸屏、盖板及显示模组从这里下线,其中大部分产品供给省会武汉的中高端客户。
图为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工人正赶制订单。新华网发
一年前,联新显示的投资方江西联创电子选择将主生产线迁移到黄石开发区,既为就近对接武汉三大头部面板企业,也看中了黄石开发区良好的发展势头。
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少锋表示,目前黄石已形成从线路板到显示屏再到终端的产业链,以及从光纤到芯片等配套光谷的产业体系,非常契合公司的发展方向。
谁能想到,十几年前,黄石电子信息产业还是一片空白。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全国典型的资源型枯竭城市,黄石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转型之路。
加大技改,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多则瞄准未来有引领作用、有更高价值链的先进制造业。
最终,黄石从自身铜产业这一传统产业优势中发现商机,原来,高精度铜箔是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印刷电路板最主要的原料,由此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转型突破的方向。并且,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10年前,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引进沪士电子,开启黄石印刷电路板产业大幕。黄石电子信息产业由此“无中生有”,落地开花。
图为沪士电子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新华网发
欣兴、星河、上达、宏广、定颖、竞业等行业巨头纷至沓来,从硬板到软板,从代工加工到逐步提高附加值,从10层到60层……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球10余家百强印刷电路板企业、湖北省三分之二的印刷电路板企业落户黄石,产业链覆盖PCB、显示终端、半导体、激光等,并初步形成以黄石开发区为核心聚集区,大冶市、阳新县、西塞山区、下陆区等县市区配套协同的“一区N园”发展格局。黄石一跃成为全国三大PCB产业聚集区之一,走上了一条产业聚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球每销售3台智能手机,有1台使用这里的印刷电路板;
全球每100台新下线汽车,有15台使用这里的印刷电路板……
今年1月15日,年产10万吨高端锂电铜箔及5G高频高速电路板用铜箔的诺德锂电铜箔及铜基材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投产后年营业收入将达300亿元,税收约10亿元,创造了黄石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规模最大,签约时间最短”的记录。
图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华网发
区域协同,“产业同链”
如果说,电子信息产业让黄石找到转型发展方向,加强区域协同、与武汉城市圈“产业同链”,则让黄石在抱团发展、优势互补中茁壮成长。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湖北省积极打造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布局。
这一区域也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2021年,它以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约五分之三的地区生产总值。庞大体量背后是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基础在产业协同,动力是科技创新。
2018年,湖北省推出“光谷科创大走廊”省级战略。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区,协同带动黄冈、黄石、鄂州,四地合力将大走廊打造成为我国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和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
同“芯”追“光”,产业“同链”,携手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成为武汉城市圈产业协同最雄浑的交响。
黄石积极加入“大合唱”,在武汉城市圈“产业同链”过程中,加快导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链。
“武汉缺什么、黄石补什么,武汉做什么、黄石配什么。”
黄石以印刷电路板为发端,向上游发展铜箔、玻纤布、覆铜板等产品,向下游发展玻璃减薄、玻璃盖板、触摸屏、显示模组等显示产品,以及芯片封测、晶圆再生、驱动芯片等半导体相关产品,基本形成了覆盖“光芯屏端网”的产业链条。
一时间,黄石“芯光灿烂”——
在“板”上,沪士电子、定颖电子等20多家PCB企业是武汉烽火通信、华为等企业的配套商。
在“屏”上,惠晶显示、赫得纳米是武汉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的配套商。
在“光”上,锐科激光是龙头,尚河电子、科为晟电子等企业延伸配套。
在“端”上,闻泰科技是集成,武汉奇宏光电、聚芯微电子等企业作协同……
赫得纳米科技黄石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对产品进行检测。新华网发
数据显示,仅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17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与武汉有配套关系的企业就达121家,占比达71.2%,已成为鄂东与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联系最紧密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飞地创新”,借智借脑
为更紧密拥抱光谷,“近水楼台”借力光谷科教和创新资源,黄石首吃“螃蟹”,在光谷率先成立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校企合作、成果转化、项目外溢合作等成为常态。
“武汉高校多,方便我们招聘高科技人才。”3月21日,位于武汉光谷大学园路29号的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内,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
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公司是黄石市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主营牛磺酸,年生产能力2.8万吨,销售额5.8亿元。
2021年7月,该公司将研发中心迁入了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80%的研发人员都是就近从武汉高校招聘。
依托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黄石初步构建了“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飞地创新”模式。
同时,黄石在大冶湖核心区规划占地1700亩、投资100亿元建设黄石科技城。目前,一期科创中心的展示中心已投入使用,3.2万平方米的科创大厦已完成预验收,吸引了20个项目签约落户。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对接光谷、辐射鄂东,最具活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还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家、省级企业研发平台19家,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分别为9家、24家。
图为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赶制订单产品。新华网发
数据最能体现黄石依靠创新引擎,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带来的蝶变。
2021年,黄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59%,是2019年的2.5倍,获批国家先进电子元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1.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三年倍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3%,居全省第二。当年,黄石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进入全国百强。
2019年至2021年,黄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5%,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等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等工作多次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近日,国家商务部公布202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跃升至第49名,跻身全国前50强,成为湖北省进位最快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芯光灿烂”,点亮了黄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之路。
来源: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