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茶赋全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茶赋全文(茶经原文译文)

茶赋全文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五之煮

【原文】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①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②出击 ③,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注释】

①熛:飘忽不定的火焰。

②炮:放在火上烘烤或焙。

③培:小土丘或用土堆成的小山。

【翻译】

烤茶饼时,千万不要放在通风的余火上烤炙,因为飘忽不定的火苗像钻子一样,会使茶饼受热不均。应将茶饼靠近火焰,不停地翻动,待到表面出现像蛤蟆背一样的小疙瘩,然后移到离火五寸远的地方。当卷曲的茶饼伸展开后,再照先前的方法烤炙一次。

【延伸阅读】

炙茶即烤茶,是唐宋之前喝茶特有的一种程式,之后,大部分人只有在喝经年的陈茶时才会炙烤。宋人蔡襄《茶录》云:“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就是先将饼茶置于陶制器具中,以沸水渍之,去其灰尘,然后用钳取出,放在微火上烤干,再碾碎后方饮用。炙茶既可以清洁茶饼,也能还原茶香,更使碾茶的环节容易些。

炙茶有很多讲究。假如现吃的茶当初是用火焙的方式烤制的,那就要烤到茶有熟香味为止;如果当初茶饼是晒干的,就要烤软茶饼,并放到一旁变凉,这样就会酥脆易碾。

此外,茶饼烤得像蛤蟆背的说法,也有渊源,有人将乌龙茶外形描述为:“蜻蜓头,蛤蟆背,绿叶红镶边。”现在武夷岩茶中,还保留着这样的外观。

【名家杂论】

云南是中国最古老的茶源地之一,虽然此地的制茶技艺并不精进,但并不妨碍当地人民创造的独特茶艺。和陆羽所说的炙茶方法不同,云南的少数民族发明了独特的烤茶方法,当地的傣、拉祜、布朗、纳西、白、佤、傈僳、彝等民族,至今还保留烤茶的传统。

烤茶时需要火塘、水壶、土陶罐等器具,步骤是:先把能盛水四百毫升左右的空瓦罐放在火塘上焙烤(佤族烤茶通常会直接把茶放在铁板上烧烤),等瓦罐本身具有一定温度后,把晒制好的茶叶放入罐内,然后不停抖动瓦罐使其均匀受热。约烤三分钟,闻到茶叶发出焦香,色泽变黄且有爆裂的声响时,将瓦罐取出,向罐内注入备好的热水。注水过程非常关键,如果水入罐内响声不绝,就是上好的“雷响茶”,其色浓艳,其味浓香;如果水入罐内没有声响,就成了色香味欠佳的“哑巴茶”,不能招待客人。对于茶叶烤好后,向瓦罐内注水水量的多少,云南民间流传一句俗谚:“水涨(开)茶罐辣(烫),丑茶变好茶。”水不可注得太满,否则再入火塘烧开时会外溢,导致火塘火灰飞扬弄脏茶水。

当地人还依烤茶为基准发明了很多茶类,比如傈僳族的漆树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白族的三道茶、华坪烤茶等。傈僳族漆树茶应该算是酥油茶,不过用漆油代替了酥油,制成了漆树茶;纳西族的龙虎斗茶中要放酒,味道独特,治疗伤风感冒有奇效;三道茶中加入红糖、花椒、果仁等辅料,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不俗口感;华坪烤茶则混合了当地“火麻子”和“花生”的酱料,有时还会加入当地的乳制品“乳扇”,让华坪烤茶色泽、口味都具有英伦奶茶般的风味。

【原文】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①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②其指。及就,则似无穰③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④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⑤,候寒末之。(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注释】

①漆:漆树科漆属落叶乔木,高达二十米,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树种。

②驻:停留。

③穰:本义为成熟的庄稼,这里指茶梗。

④倪倪:幼弱。

⑤越:散发,消逝。

【翻译】

在开始制茶的时候,把那些柔嫩的茶叶,蒸后趁热捣杵,叶捣烂了,茶梗还是完整的,即使用蛮力,用很重的杵杆也捣不烂它。这就如同圆滑的漆树籽粒,虽然轻而小,壮士反而捏不住它。捣好后,达到一条梗子也没有的程度再拿去烤,就变得如婴儿的手臂一样柔软了。烤好了,趁热用纸袋装起来,使它的香气不致散失,等冷却后再碾成末。(好的茶末,形如细米;差的就像菱角)

【延伸阅读】

到了宋代,饼茶的制作从品类到技术均有大的发展。《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宋代贡茶在兴盛期,品类多达四十余种。《北苑别录》记载的团茶制法,比陆羽所述方法更为精细,品质也提高不少。宋代团茶的制法包括采、拣、蒸、榨、研、造、过黄七个步骤。

宋人采茶须在日出之前,以保证芽叶肥厚滋润。不过,采茶工采集芽叶时,品质高低并未细分,需要拣茶工人进一步挑拣。小芽、中芽、紫芽、白合、乌带都要细细分类,这一工序对茶品高低影响非常大。蒸茶程序则与唐代基本一致。蒸后的茶,要用特制大小榨床分步把茶叶中的水分、油膏榨出,然后把茶叶和油膏一起揉搓,如此反复至茶叶干透。接着研茶,研茶工具以柯木为杵,瓦盆盛装,需腕力强劲之人一边加水一边研磨。研磨好的茶放入模中定型,模有四十余种。入模后茶饼平铺竹席上,等最后的“过黄”工序。“过黄”即使茶饼干燥,与唐代焙干做法不同。具体是先用烈火烘焙,再用沸水焯,如此反复三次。最后用慢火焙,焙好后随即放入密封室内,以扇快速扇动,团茶制作至此完成。

【原文】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谓桑、槐、桐、枥①之类也。)其炭经燔②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膏木③为柏④、桂⑤、桧⑥也,败器,谓杇⑦废器也。)古人有劳薪之味⑧,信哉!

【注释】

①枥:枥木,又称苦枥木,木犀科梣属。生于山地、河谷等处,是石灰岩裸坡上少见的高大树木之一。

②燔:用火烧烤。

③膏木:带有油烟的柴。

④柏:柏科柏木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二十米,树皮红褐色,纵裂。

⑤桂:木犀科常绿灌木或乔木,高可达十米,花期是农历九月、十月,香气极浓。

⑥桧:桧树,又称圆柏,柏科圆柏属常绿乔木,高可达二十米,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老树呈广卵形。

⑦杇:一种木制工具,用于削平粗糙泥墙的凸起土块。

⑧劳薪之味:用旧车轮之类的物件烧烤,食物会有异味。典出《晋书·荀勖传》。

【翻译】

烤饼茶的火,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火力强的柴(如桑、槐、桐、枥之类)。但是曾经烤过肉,染上了腥膻油腻气味的炭,或有油烟的柴(如柏、桂、桧树)以及朽坏的木器(废弃的朽朽木器),都不能用。古人说,“用朽坏的木制器具烧煮食物,会有陈旧木材的味道”,确实是这样。

【延伸阅读】

诗经》曰“以薪以蒸”,《韩非子》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正是薪炭类燃料用于炊事的证明。即便到了晚清时期,薪炭仍然是主导性的炊事燃料。

古人对薪炭的选择非常讲究,《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薪柴使用进行了详尽与严格的规定。他认为,使用不同的薪柴煎煮东西对患者的病体有不同影响:“八木者,松火难瘥,柏火伤神多汗,桑火伤肌肉,柘火伤气脉,枣火伤内吐血,橘火伤营卫经络,榆火伤骨失志,竹火伤筋损目也。”他建议根据薪柴的不同效能来煮药:“火用陈芦、枯竹,取其不强,不损药力也。桑柴火取其能助药力,桴炭取其力慢,栎炭取其力紧。温养用糠及马屎、牛屎者,取其缓而能使药力匀遍也。”

清代烹饪文献《调鼎集》中认为,不同食材对热量的需求不同,因此要对应选择薪柴,并分别列述了九种燃料的功用——

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

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

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

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

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

茅柴火:炊煮饮食,主明目、解毒。

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

炭火:宜烹茶,味美而不浊。

糠火:砻糠火煮饮食,支地灶,可架二锅,南方人多用之。其费较柴火省半。

【名家杂论】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多用薪柴、秸秆和干燥的草本植物秆叶取暖,而上流社会则使用更为清洁、高效的炭类。在晋代,贵族集会时温酒用一种“兽炭”,“乃捣木炭为屑,以物和之,作兽形”。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宫廷之中取暖多用这种炭块在暖阁的熏笼上焚烧。在农作物的栽培上,古人也常用方便廉价的薪炭燃料来提高室温,以为桑苗“保暖”催芽。宋代论述南方农事活动的《陈旉农书》记载,农人经常以糠皮为燃料,在密封性很好的室内“以糠火温之”,使屋内温度“如春三月”,培育的秧苗可以快速萌芽成长。

古时候人们也常利用薪炭照明,东汉文人侯瑾“燃柴薪以读书”,唐末名臣柳璨“昼则采樵,夜则燃木叶以照书”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元代文献资料《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还记载着当时的人们用“皂角花、黄花地丁、松花、槐花”作为原料,做出一种耐用的照明工具“万里烛”。

【原文】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①,挹②彼清流。”)其山水,拣乳泉③、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濑④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⑤浸⑥不泄,自火天至霜郊⑦以前,或潜龙⑧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注释】

①岷方之注:岷江中的清水。

②挹:舀取。

③乳泉:流动缓慢的水。

④瀑涌湍濑:像瀑布一样奔涌湍急的水。

⑤澄:澄清。

⑥浸:泡,使渗透。

⑦火天至霜郊:火天,酷暑时节。《诗经·七月》:“七月流火。”霜郊,秋末冬初霜降大地。二十四节气中,“霜降”在农历九月下旬。

⑧潜龙:隐藏的虫子。

【翻译】

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江河水次之,井水最差。(《荈赋》中说:取水就取岷江中的清水。)所以,山水最好选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奔涌湍急的水不要饮用,常喝这种水会使人颈部生病。几处溪流汇合,停蓄于山谷的水,虽澄清,但不流动。从炎夏到霜降前,可能会有虫子潜伏其中,使水质污染,产生毒素。要喝这种水应先挖开缺口,把污秽的水放走,使新的泉水涓涓流入,然后饮用。江河的水,应到离人远的地方去取,井水要从经常汲水的井中汲取。

【延伸阅读】

从古至今,爱茶之人都对泡茶之水非常重视,所谓“水为茶之母”。水不仅能够把茶的清香融入其中,还能够体现茶道精神。烹茶鉴水,成为中国茶道的一个特点。古人对水品的评判,标准各异,若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首先,水质应“清”,无色透明,清可见底,是选水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水是活水,水源须流动。

第三,要“轻”水,即今天我们说的软水。因为硬水含镁钙离子较多,泡出的茶,汤色暗沉,滋味涩苦。相传乾隆皇帝喜喝茶,他游历各地并命人用量具称量各地水的重量,发现京西玉泉山的水最轻,遂称玉泉为“天下第一泉”。

第四,应“甘冽”。古人认为水质清甜为上,而经历冰寒的水煮出的茶水,滋味也非同一般。

古代文学作品里,也不乏对“融雪煮茶”的描述,唐代诗人白居易《晚起》中说:“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陆游《雪后煎茶》诗云:“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煎茶给宝玉吃。宝玉吃后惊叹无比,黛玉便问妙玉:“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名家杂论】

天下水之多,何处不可取一瓢饮?但是古人对煮茶之水的重视,让选水变得复杂起来。研究水的专著便应运而生,比如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和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明代徐献忠的《水品》和田艺蘅的《煮泉小品》,清代汤蠹仙的《泉谱》等。至于对天下水优劣的评判,自唐代至清代争论了上千年,还是没有定论。

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时任湖州刺史的李季卿,一次外出游玩,在扬州偶遇陆羽,便请其上船品茶。李季卿听说扬子江南泠水煮茶最好,就令士卒去取。士卒取水上岸后,不小心洒了一半,就取一半近岸的水充数。谁知陆羽一尝,说:“不对,这是近岸水。”倒出一半,再尝后才说:“这才是南泠水。”士兵听后告知实情,李季卿大为叹服,记下陆羽口授的天下二十名水等级:

江州庐山康王谷谷帘水第一;

常州无锡县惠山石泉第二;

蕲州兰溪市下水第三;

硖州扇子硖蛤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第五;

江州庐山招贤寺下石桥潭水第六;

扬州扬子江中泠水第七;

洪州西山瀑布水第八;

唐州桐柏县淮水源第九;

江州庐山顶龙池水第十;

润州丹阳县观音寺井水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流中泠水第十三;

贵州玉虚洞春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

苏州吴淞江水第十六;

如州天台西南峰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源泉第十八;

严州桐庐江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不过此类记载的真实性颇有质疑,天下名水各有千秋,何茶宜何水不能一概而论,大可不必如此分等次。尽管对水之优劣有争论,后人从古人的这些研究中,还是可以找到好水的一致性评定:源清、水甘、品活、质轻。

【原文】

其沸,如鱼目①,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②,谓弃其啜余。③(啜,尝也,市税反,又市悦反。)无乃“[卤 舀]”“[卤 监]”而钟其一味乎?( [卤 舀],古暂反;[卤 监],吐滥反。无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夹环激汤心,则④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⑤也。

【注释】

①鱼目:水煮沸时冒出的小气泡,像鱼眼睛,故称鱼目。

②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按照水量放适当的盐调味。

③弃其啜余:把尝剩下的水倒掉。

④则:标准权衡器,这里指量取茶叶的茶则。

⑤华:茶汤表面的浮沫,是茶的精华部分。

【翻译】

水煮沸了,冒出像鱼眼睛的小气泡,有轻微的响声,称作“一沸”;锅的边缘有连珠般的泡往上冒,称作“二沸”;水波翻腾,称作“三沸”。再继续煮,水老了,味不好,就不宜饮用了。开始沸腾时,按照水量放适当的盐调味,尝过之后把剩下的水倒掉。(啜,尝的意思,市税反,又市悦反)切莫因没有味道而过分加盐,否则,不就成了独有盐味而无其他味道了吗?( [卤 舀],古暂反; [卤 监],吐滥反。没有味道的意思)第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转圈搅动,用“则”量茶末沿旋涡中心倒下。过一会,待水大开,波涛翻滚,水沫飞溅,把刚才舀出的水掺入,使水不再沸腾,以保养水面生成的“华”。

【延伸阅读】

据载,有这样一件与陆羽相关的轶事:唐朝代宗皇帝喜品茶,一次,收养过陆羽的智积禅师被招至宫中。皇帝每日命人煮上等好茶给智积禅师品尝,但每次老禅师只饮一口便不再喝。代宗心内纳罕,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老禅师之前所饮的茶,都是陆羽为他煎的,便派人四处寻找,最终召陆羽进宫煮茶。这次智积禅师尝了一口便连声叫好,并喜问:“渐儿(陆羽,字鸿渐)何在?”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也从侧面说明陆羽是个名副其实的煮茶高手。

【名家杂论】

对于煮茶,陆羽提出了“三沸”说,并对水的三次沸腾时间做了严格界定。无论“鱼目”,还是水泛连珠,抑或水波翻腾,都还可凭眼力来判断,而到了宋代“点茶候汤”,则全靠听力来判断水沸程度,那才真正是考验煮茶人的技术。

宋代点茶,是把团茶研磨成末状,筛罗后直接投入煮沸的水中冲点击打而成。这种冲泡而成的茶水,对水的沸腾程度要求很高,对此有个专门的称谓叫“候汤”。

候汤的难度在于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把握好水沸的程度,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关键是宋代点茶时煮水一般用圆肚细颈的汤瓶,所以无法用眼力来辨识水的烧煮程度,只能靠听水沸的声音来判断。南宋罗大经《茶瓶汤侯》中记载了煮水听水的技巧:“水初沸时,如砌虫声卿卿万蝉鸣;忽有千车稛载而至,则是二沸;听得松风并涧水,即为三沸。”

茶至三沸时,应立即提起汤瓶,把开水注入放有茶末的茶盏中,并用茶筅击打茶汤,至水与茶融合,茶汤上浮起白色茶沫为止。

【原文】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①均。(《字书》②并《本草》:饽,茗沫也。蒲笏反。)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③曲渚④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⑤浮于水湄,又如菊英⑥堕于樽⑦俎⑧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⑨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⑩若春蔜⑪”有之。

【注释】

①饽:茶水煮沸时产生的浮沫。

②《字书》: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

③回潭:曲折迂回的池塘。

④渚:水中小块陆地。

⑤绿钱:青苔。

⑥菊英:菊花。

⑦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⑧俎:砧板,这里指各种餐具。

⑨皤皤:这里形容白色水沫。

⑩烨:光辉明亮。

⑪蔜:花。《集韵》:“ 蔜,花之通名。”

【翻译】

喝茶的时候,将茶汤舀入碗里,应让“沫饽”均匀。(《字书》和《本草》说:饽是茶汤的沫。饽,蒲笏反。)“沫饽”是茶汤的精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花”的形状,像圆形池塘上浮动的枣花,又像回环曲折的潭水、绿洲间新生的浮萍,还像晴朗天空中的鳞状浮云。那“沫”,好似青苔浮在水边,又如菊花落入杯中。那“饽”,煮茶的渣滓在水沸腾时,浮于表面的一层厚厚的白色泡沫,像积雪一样白洁。《荈赋》中说“明亮似积雪,光彩如春花”,真是这样。

【延伸阅读】

唐代用釜煮茶汤,煮好之后用瓢来分,一般一釜之茶可以分成五碗。分茶时一定要注意沫饽的均匀,不可厚此薄彼。台北故宫藏有一幅《唐人宫乐图》,里面就有从一种盆状器具向茶碗分茶的画面。

分茶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讲究技艺手法。分茶时要使茶汤汤花在短时间内出现瑰丽多变的景象,这种景象的出现,一靠搅,二靠“点”。注水时,茶壶与茶盏相距多远,用何种手势,茶壶壶嘴是什么造型,都会影响沫饽的形状。

点茶分茶法,在宋代宫廷和士大夫阶层非常盛行,宋代之后,这种方式随着泡茶法的出现逐渐消失了。

【名家杂论】

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种“分茶”的茶艺,和当时风行的斗茶、茗战大不相同。宋代词人向子諲写《浣溪沙》一首,其题解曰:“赵总持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这里把分茶与琴、棋、书艺并列,可见当时文人已经视其为一种文化活动了。

宋代诗人杨万里写过一首《澹庵坐上观仙上人分茶》的诗,详尽描述了他所看到的分茶场景:“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如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茶末和水交融,在茶盏中变幻出千奇百怪的图案,如清雅丹青佳作,如酒后疾书狂草。

北宋初年的陶谷在《羁茗录》中也提到了分茶,他称其为“茶百戏”。文中记述:“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可以看出,在唐末宋初,已经有丰富的分茶技艺了,而一些分茶高手,更可以使茶盏表面出现类似国画的图案,或山水云雾,或花鸟鱼虫,因而此种茶汤也被称作“水丹青”。

【原文】

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①,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徐县,全县二反。至美者曰隽永。隽,味也。永,长也。味长曰隽永。《汉书》:蒯通著《隽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除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②,(碗数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两炉。)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注释】

①黑云母:云母类矿物的一种,颜色从黑到褐、红色、绿色都有,有玻璃光泽,形状为板状、柱状。

②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通常烧一升水,可以分作五碗。

【翻译】

第一次煮开的水,应把沫上一层黑云母样的膜状物去掉,因其味道不佳。之后,从锅里舀出的第一道水,味美味长,称之为“隽永”,(徐县、全县二反。“隽永”是茶味至美之意。隽指滋味。永指长久。《汉书》:蒯通曾著《隽永》二十篇。)这道水通常贮藏起来,放在“熟盂”里,以作育华止沸之用。以下第一、第二、第三碗,味道略差。第四、第五碗后,若不是渴得厉害,就不值得喝了。通常烧一升水,可以分成五碗,(少的三碗,多到五碗,如多到十人,应煮两炉。)应趁热喝完。因为重浊不清的物质凝聚在下,精华浮在上,茶一冷,精华就随着热气散发出去了,但喝得太多也不好。

【延伸阅读】

自汉唐一来,饮茶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种变化:

一、煮茶法。把茶直接放入茶釜中烹煮,是唐代以前常见的方法。

二、点茶法。此法从宋代的斗茶中发展起来,后被广泛接受。

此法不用茶釜直接煮,而是把茶末放入茶盏,用沸水冲点。若使茶末和水交融一体,必须用到一种重要工具“茶筅”。茶品上者,以茶筅击打茶汤,沫饽堆积,水质浓稠。饮毕盏中依然有余汤,称为“咬盏”。

三、毛茶法。把茶叶和诸类干果品放之碗底,用沸水冲泡,边喝茶边吃茶果。此法适合山中居住的人,茶与果都新鲜,自采自泡,其乐无穷。

四、点花茶法。此法为明代人创造,把梅花、桂花等香气馥郁的花蕾和茶末一起放入碗底,用沸水冲入。可见水气蒸腾,茶汤中花蕾绽放,香气扑鼻。用此法饮茶,可得到视觉、味觉、嗅觉三重享受。

五、泡茶法。此法从明清时期沿用至今,是民间最常用的饮茶方式。因中国地广,各个地区的泡茶方法不尽相同。总的来说,能使茶味尽发、茶色显露,就算泡茶成功了。至于茶的浓淡,根据个人口味自行斟酌就好。

【原文】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①。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②也。其馨“ [生僻字:必土 欠]”③(香至美曰“[生僻字:必土 欠] ”,“ [生僻字:必土 欠]”音备。)也。其味甘,槚④也;不甘而苦,荈⑤也;啜苦咽甘,茶也。(《本草》⑥云:其味苦而不甘,槚也;甘而不苦,荈也。)

【注释】

①黯澹:暗淡,阴沉,昏暗。

②缃:浅黄色。

③【[生僻字:必土 欠]:形容香气四溢的茶水。

④槚:指茶树。

⑤荈:茶的老叶,即粗茶。

⑥《本草》:底本是“一本”,据程福生竹素园本改。

【翻译】

茶的性质“俭”,水不宜多放,多了,味道就很淡薄。就像满满一碗茶,喝了一半,味道就觉得差了些,何况水加多了呢!茶汤的颜色浅黄,香气四溢([生僻字:必土 欠] ,音备,香气至美的意思。)茶中味道甜的是槚,苦的是荈;入口时有苦味,咽下去又有余甘的是真正的好茶。(《本草》说:味苦而不甜的是“槚”;甜而不苦的是“荈”。)

【延伸阅读】

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移水以石洗之,亦可去其摇荡之浊滓。”这里说的是用石头“洗水”的方法。石头洗水最好用白色石子,放在筛状容器之中,把需要洗的水从上注入,下有接盛流水的器具。如此反复多次,过滤掉水中杂质,使水质变清澈。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则描述了用炭火洗水的方法:黄梅时节或冬雪降落之时,用大瓮积水,水中放十几枚鹅卵石,然后把燃着的炭块放入水中,如此可使水在存放过程中不生小虫。

据说,乾隆皇帝最推崇一种以水洗水的方法。受当时运输条件限制,泉水在运输中水质会发生变化,可用其他上等泉水来洗,使其恢复原有的甘冽。具体做法是:用上等好水,放入经过长途运送的泉水中,慢慢搅拌。水面静止后,上层水会变清澈,味道亦佳,则可做煮茶泡茶之用。

喜欢的话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