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1)

历史的朝代有很多,但大唐王朝是一个十分特别的王朝。这个朝代的初期开始,就十分繁盛,武功至盛。而这样盛世王朝,自然离不开一群十分能力出众的人的治理,比如人们所熟知的李世民,李世民之后的唐高宗李治,李治短暂之后,又有武则天等等。

通常来说,人们在说李世民的时候,多是溢美之词,而面对武则天的时候,很多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会进行批评,但是也有很多赞赏武则天这份才华的人。由于李世民和武则天过于优秀,所以很多人都会忽视中间的李治。其实,李治的能力不差。但是在李治被立为太子的历史中,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人与他竞争。这个人就是李恪。李恪文武全才,死后都一直有人在怀念他。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2)

人望高,文武才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难得的奇才,由于他太出彩了,所以显得他的儿子不是那么出彩。但是在历史上,能被李世民看重,自然是也非常优秀的。而英明睿智的唐太宗也有看错人的时候,这个人就是他为大唐选的储君太子。

一开始,李世民为大唐选的储君是李承乾。从“承乾”这个名字,就足以看出李世民对他寄予厚望。然而,历史上的李承乾因为腿的原因,心理渐渐变了,甚至在东宫穿起了胡服,故意气太宗,但太宗对于他还是心疼又心爱,所以到底还是没有把他怎样。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3)

但是李承乾总是担心自己的东宫之位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兄弟抢走,于是提前在身边臣子的撺掇下发动宫变。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他没有成功。太宗此时对他失望之极,于是废了李承乾,但作为他看重的儿子,李世民到底还是留了他的性命。

李承乾被废之后,大唐的江山还是要找储君接任,继续来守。然而,李世民很会教导儿子,所以优秀的儿子很多,除了李承乾这个优秀的嫡长子之外,其他的儿子也都很厉害,要怎么选是个问题。其中,他一开始最看重的就是李泰和李恪。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4)

但是李泰因为个性比较张扬,不懂得内藏机锋,而且李承乾也指控李泰谋储,所以太宗觉得他也不是合适的人选,于是这个时候的储君之选就变成了李恪和李治。在这两者中间,他是非常看重李恪的。因为李恪从小优秀,在他十岁的时候,李世民就对其封爵,甚至还授予益州大都督这样的要职。

但由于年纪小,加之封地较远,所以他未到封地任职。不过,从他年纪轻轻,尚无处理政事的能力,就被授予要职,就可以看出来李世民有多中意他。而李治这个时候的胜选东宫储君的几率不大,主要是在李世民看来,李治太过于“仁爱”,性格不够果敢,不适合做一个帝王。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5)

最后,难以做出抉择的李世民请来了大臣商议,这其中就包括作为司空的长孙无忌。

永徽蒙冤

长孙无忌的第一人选当然是当时的晋王李治。因为李治跟他有一层亲戚关系,长孙无忌的妹妹是大唐的长孙皇后,而此前的李承乾是长孙皇后所出,所以他做了太子,若是将来是皇帝,长孙无忌自己是皇帝的舅舅,于他们关陇贵族自然是有利无害的。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6)

李承乾因为谋反折了,但是长孙皇后还有其他孩子,所以这个时候的李治就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他是长孙家的外甥,他继承皇位和李承乾继承皇位是一样的,长孙无忌当然要选李治。而李恪却不是长孙皇后所出,他身上流着的是杨氏血脉,是为前隋朝皇室血脉,跟长孙家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在李世民问的时候,长孙无忌自然以太子需守成且血脉纯正为借口,建议选李治。而太宗这个时候真的考虑了李治,将其立为储君,李恪的确十分优秀,但是他这皇位之争中被逐出。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7)

原本失败也没什么,因为他毕竟是李唐皇室的人,只要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好好过一辈子。而李治上位之后,的确也对李恪很好,他官拜司空,后来又被授予太子太师等职位。

然而,好日子终究是没过几年。永徽四年,高阳公主状告房遗爱对自己无理,从而牵扯出谋反之事。而长孙无忌因为时刻担心当年自己推荐李治上位,怕其报复,同时也担心他可能于李治统治不利,于是指使房遗爱诬陷李恪谋反。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8)

而房遗爱为了活命,就真的按照长孙无忌的心意,说李恪谋反。自古以来,谋反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而谋反的本人更是死的惨。李承乾之所以能够欧活着,是因为太宗心疼其为自己儿子,加之他此前确实优秀,所以绕过一命。

但是高宗不似太宗,而且他想开恩也越不过法律,所以李恪在长孙无忌的一番操弄下,难逃一死。永徽四年的二月,吴王李恪在长安宫禁内缢杀。唐太宗最看重的儿子之一就这么被冤死,可谓一大憾事。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9)

在显庆年间,由于长孙无忌获罪,李恪的冤情终于被平反,而李恪终于再次进入了李家庙宇。在神龙年间,李恪的吴王爵位恢复,其后人可以承袭爵位,永徽年间的所有冤情在这里才得以结束。

后人看到这样一位才能出众的皇帝,作为却被冤死,可谓是十分心痛,于是经常纪念他,并在千百年间犹盛不绝。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到底有多强)(10)

结语

通过《新唐书》等历史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恪是一个非常出众的皇子,在年少的时候,就十分得李世民的喜爱,毕竟作为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够封王领世爵,的确是一种本事。但或许是年少过于出彩,加之他身世的原因,所以在后来的岁月中,李世民在立储时,轻易听信长孙无忌的话,就否定了他。

而这场否定也为李恪埋下杀身之祸,在李治当皇帝时期,长孙无忌轻易就能借助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的事情轻易扳倒他,让他冤死。正是由于他很出彩,又被冤死,所以后世之人对于李恪更多是抱有无限的同情,毕竟在政治斗争中,他是无辜的,而后人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所以在千百年来,人们都十分怀念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