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的主治病症和组方意义(小承气汤证的临床治疗-272期)(1)

今日练习

杨某,女,30岁。

患者家贫,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面色黧黑,按其腹,少腹硬满而痛,大便秘结,一周未行,舌紫暗,苔黄褐,脉沉弦。

处方:__汤。

服一剂,腹痛减,可进饮食,继服其他药善后,一月后白胖如换一人。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小承气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心下痞医案【271期】

上期原医案

张某,男,21岁。

患者头晕体疲,不欲饮食,勉强进食则腹中胀痛不已。自以为体虚而前来求开补药方。

询问先前所服药物,皆人参健脾,十全大补等丸药,不但不见疗效,而反更显体弱无力。

视其舌苔黄腻,切其脉滑而有力,不属虚证,因而再问其二便情况,果然大便干硬而小便黄赤。

此乃大实而有虚候,胃肠内有结滞,胃气不降,燥热上熏。干扰清阳则头晕;腑气壅滞不通故腹胀疼痛;气蕴于里而不达于外则体疲乏力。土气太过,则成敦阜,必以泻药平之。

大黄9克,枳实9克,厚朴9克。

服药一剂后,大便泻下3次,头晕顿时减轻,周身轻爽如释重负,腹胀愈其七八。后用平胃散调和胃气而愈。(刘渡舟医案)

按语

小承气汤是为治疗大便已经成硬,但尚未至燥屎的程度。所谓大便已经成硬,指的是大便干硬,但犹能形成条状。

临床所见,腹部胀满,大便干硬,辨为小承气汤证比较容易。但腑气不通,邪实于内,反见虚羸之象者,却不容易辨认。

曹颖甫用大承气汤治头痛,认为是“阳明燥气上冲及脑”;本案用小承气汤治头晕,辨为“燥热上熏,干扰清阳之位”。

二者方证虽然不同,但其辨证思路及治法的选择则基本一致。这类情况临床不属少见,应该引起注意。

此外,凡服承气类方剂,临床要注意二个问题:一是辨证明确时,当下则下,若明知腑实当下,而又恐攻下伤正,则延误病情;二是服药后,得大便利则止后服,不可过服求快反而伤正。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伤寒论》第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伤寒论》第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END——

小承气汤的主治病症和组方意义(小承气汤证的临床治疗-272期)(2)

推荐阅读

如何治疗中医学中的苔腻不渴、上热中虚?【244期】

附子泻心汤的临床应用【259期】

中药治疗秋季下痢【262期】

桃核承气汤的临床应用【265期】

桂枝加葛根汤的灵活应用【268期】

✎版权申明: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邮箱:tougao@yichengyoud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