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里看人生,
走进别人的故事,
思考自己的人生。
近年来,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大家的操控能力不一,事故发生率也日益凸显,尤其是电动助力车。这天傍晚,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就连续接诊了两位骑共享单车发生车祸受伤的患者……
下午6点,被推进抢救室的是一位年轻男子,他的面部有血渍。医生试图与他交谈,但他似乎已经失去了意识,呼之不应。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医生:“还清醒吗?喂,还清醒吗?喊一下急诊ICU的医生。”
男子病情危重,但还没有找到家属,120工作人员通过患者手机拨打了最近联系人的电话。
120工作人员:“他出车祸了,我是120的,我们现在把他送到医院了,你方便过来一下吗?好像是骑共享单车出车祸了,你过来需要多久?”
120工作人员:“是一辆助力车。”
急诊外科医生:“意思是被其它车撞到了吗?”
120工作人员:“是的,两辆车擦碰,在小菜园立交桥。”
急救人员说他们赶到现场时,男子已经是躺在地上,流了很多血。虽然已经在第一时间进行补血,但男子一直处于昏睡状态,医生担心他有颅脑损伤,需要尽快完成检查弄清伤情。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医生 莫铘:“这是他的头颅CT影像,我们看到左侧的颞部,这一片全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也有。”
记者:“就是灰色的这一片吗?”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医生 莫铘:“对,灰色都是出血,很大一部分,然后你看他大脑的中线已经往右边偏了,意思就是脑组织被血块往右边推,中线已经不对称了。”
医生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男子摔倒后头部着地,颅内出血量在不断增加。脑外科医生参与了会诊,提出必须马上进行急诊手术。可是这时患者家属还没找到,手术同意书该由谁来签?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医生 莫铘:“他脑出血的量已经出现了脑疝,脑疝导致死亡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能救过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如果手术成功了,他也不能恢复正常了,有变成植物人的可能性。”
医生解释,人头部的颅骨是封闭的。由于颅内出血,颅内压会随之增高从而导致脑组织位移,当位移到一定界限时称为脑疝。而脑疝的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致残率高。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医生 莫铘:“颅内压太大了,哪里有缝隙血就会往哪里走,这样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呼吸、心跳骤停,这也是死亡率很高的一个原因。”
好在就在这时,患者的朋友杨先生赶到了医院,在了解到开颅手术是救朋友唯一的方法后,杨先生决定代替患者家属完成签字,让朋友尽快进行手术。
患者朋友 杨先生:“因为已经是马上需要进行手术了,他的家人都没有在身边,和医生协调之后就是我们代签字,希望他能够好起来。”
杨先生说患者的名字叫王文林(化名),本来两人约好了下午一起吃晚饭,但没想到王文林却出了车祸。
就在王文林被推进手术室一会儿,急诊外科又来了一位下巴受伤的女士杨筱筱。杨筱筱告诉医生,先前她骑共享单车行驶在路上,一位外卖小哥从后面撞倒了她,导致下巴胳膊膝关节多处损伤。不过万幸的是经过影像检查,杨筱筱只是受了皮外伤。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医生 莫铘:“下颌部有一个开放伤,大概有1.5厘米左右,伤口比较深,已经可以看到肌肉组织,所以需要清创缝合一下。”
医生表示,近年来医院急诊外科收治驾驶共享单车发生事故的患者病例逐年上升,骑行虽然方便,但骑行不当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危害。骑行前先检查刹车,骑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骑车带人、不逆行、不把孩子放在车筐中……这些道理说起来人人都知道,但行为上似乎还差了那么一点。医生还特别提到,骑行共享助力车时提倡佩戴头盔。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医生 莫铘:“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人的头面部是非常容易受伤的,就算是最后一公里,最好控制车速,佩戴安全头盔。”
实际上,骑行电动车需佩戴头盔,正在从一个倡议向用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迈进。
今年8月23号,昆明市公安局、昆明市市场监管局、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通告》中就指出,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时,骑乘人员应当佩戴安全头盔,各运营企业应当为共享助力车配备安全头盔。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还介绍,待后续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之后,公安交管部门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这一方面的管理。城管部门也正联合各家共享单车企业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目的是给共享助力车都配齐安全帽。
记者:李婧莱 马炽涛
来源: YNTV2都市条形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