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孙皇后生气起来(末代皇帝竟剪掉了辫子)(1)

导读: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多尔衮带领八旗军队进入山海关,不久便攻占北京城,由此开始了满清的全国统治。满清入关中原以后,强行令汉族百姓剃发易服,甚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清朝统治者的剃发令引来了无数汉族子弟的反对,遭到了满清军队的铁血镇压。

明宣宗孙皇后生气起来(末代皇帝竟剪掉了辫子)(2)

进入近代社会,满清大门被列强打开,闭关锁国政策遭到破产,西方社会的近代文明不断传入中国大地。到了清末明初,剪辫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辛亥革命前后,全国更是掀起了剪辫子运动的高潮。一些爱国志士、留学生,甚至是上层官僚都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光绪二十六年,革命党人章太炎竟然在上海众目睽睽之下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以此来表达革命的决心。上海还有一位大商人叫徐志棠,他自掏腰包帮助别人剪辫子,还会请剪辫子的人吃饭。

1912年2月12日,清末帝溥仪宣布退位,袁世凯当众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以此来表达破旧立新、走向共和的决心。在这种形势之下,一些官僚旧臣也就把自己的辫子剪掉了。逊皇帝溥仪受西方文明影响比较深,他专门请了一位英国老师来教授自己英文,还时常读报纸来关注国际时事。在这位外语老师的影响下,溥仪脱掉了满族服饰,开始穿西装、穿皮鞋、戴眼镜,还学习骑洋车,甚至为此将紫禁城的门槛都锯掉了。这位老师不止一次曾提到中国人拖着长辫十分丑陋,溥仪开始想着改变。

明宣宗孙皇后生气起来(末代皇帝竟剪掉了辫子)(3)

1922年,身在紫禁城小朝廷的溥仪决心剪掉自己的长辫,身旁的太监吓得跪在地上不停地哀求,几位太妃听到后也是痛哭了好多天。然而,溥仪却此意已决,拿起剪刀亲自将自己的长辫给剪了下来。皇帝剪掉了自己的辫子,这在当时成为爆炸性新闻。上海的《申报》专门对此做了报道,溥仪剃发这件事迅速地传遍了国内外。

明宣宗孙皇后生气起来(末代皇帝竟剪掉了辫子)(4)

溥仪的这一举动产生了巨大震动,一些前朝遗老“顽固派”也只好剪掉了自己的辫子,宣布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