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四种常用的良肢位摆放方法和五大注意事项,一定要记得收藏哦!

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寻找一种简易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减少护理成本、省力增效是医护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1]。良肢位摆放简单、容易操作有明显效果,同时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恢复过程。

下面,让我们对良肢位相关知识进行精读、深耕。

定义

良肢位是为避免或减少患者痉挛姿势的出现,从而使病人的肩、肘、手、髋、膝、踝这些关节仍能保持自由活动的状态,对后续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帮助的一种专门治疗体位。为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是临床护士的基本技能。

目的

良肢位能激发肌肉组织的活力以达到最好的康复状态,同时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痉挛,让肌肉保持对运动的感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时间

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疾病没有进行性发展后的24h 就可开始良肢位摆放护理。只要不耽搁其他治疗,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预后越好[2]。

几种常用的良肢位摆放具体要求

物品主要是垫枕。

一、仰卧位

1.头部垫枕。

2.患侧肩胛、上肢下垫长枕,整个上肢平放于枕上。

本命文昌位怎么摆放(良肢位你会摆放吗)(1)

(图源:网络,侵删)

3.患侧肩关节稍外展。

4.肘与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位。

5.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垫软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

6.膝下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

7.踝关节背屈保持中立位。

二、健侧卧位

1、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

2、患侧上肢伸展位置于枕上。

3、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4、患侧下肢呈迈步状,放于长枕上,健侧自然屈曲。

5、患侧踝关节背伸,避免内翻、悬在枕头边缘,防止足内翻、下垂。

本命文昌位怎么摆放(良肢位你会摆放吗)(2)

三、患侧卧位

1.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

2.躯干略后仰,背后放一软枕。

3.患臂外展前伸,肩胛骨向前托出,避免受压和后缩。

4.肘关节伸展,掌心向上。

5.健侧上肢置于体侧舒适位。

6.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于床上。

7.健侧下肢屈髋、屈膝向前放于长枕上。

本命文昌位怎么摆放(良肢位你会摆放吗)(3)

四、坐位

1.背部垫软枕,保持躯干伸直。

2.上肢Bobath握手放于小桌上,或用软枕支持,避免过度屈曲。

3.患侧下肢外侧垫软枕,双膝微屈。轮椅座位髋、膝、踝关节保持90°。

4.踝关节背伸,足中立位。

本命文昌位怎么摆放(良肢位你会摆放吗)(4)

(图源:网络,侵删)

注意事项

1.避免拖拉 为患者摆放良肢位时绝对不能托、拉患侧肢体,尤其是肩关节。

2.定时翻身 良肢位摆放应定时变化体位、定时翻身。良肢位摆放根据患者瘫痪情况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实行24小时摆放,不能随意自主改变患者体位。

3.预防压疮 注意仰卧位患者易出现压疮的位置要保持干净、干爽,尽量避免长时间仰卧位。

4.特别注意 患侧卧位时一定要将患肩被动前伸,不要长时间受压,避免患者产生疼痛,以及影响患侧上肢循环。健侧卧位时一定要注意患肢各关节抗痉孪摆放。

5.心理护理 应对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充分的心理辅导,并耐心向其讲解良肢位摆放知识以及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良肢位摆放的了解程度和配合工作。

总之

正确进行良肢位摆放,可改善患者肌力和运动功能,缩短患者住院康复时间,且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更好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提升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让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属做到积极配合摆放,促进早日康复[3]。早期应用良肢位摆放可通过不同体位的交替使用更好避免压疮等并发症出现和改善血液循环[4]。实施正确而有效的良肢位护理可提升整体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实现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Deblock-Bellamy A,Batcho CS,Mercier C,et al.Quantification of upper limb position sense using an exoskeleton and a virtual reality display[J].J Neuroeng Rehabil,2018,15(1):24.

2.杜春萍 ,包芙 ,刘素珍 .康复医学科护理手册[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1.

3.王晓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5):161-162

4. 马菊香.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1,17(10):102-103.

#日常医学科普##健康知识科普##护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