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这一词出自孟郊的《登科后》,创作这个诗的时候孟郊在落榜几次后终于进士及第,而他穿上崭新的衣服,炸伤彩带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城中尽情游览,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走马观花怎么理解(走马观花中的走马)(1)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后面演变成“走马观花”一词,只是,这个“走马”我们一直把它理解为动词,实则不然,这个词,应该是个名词。

古代的达官贵人出门都很讲究排场,不论是马车还是高头大马,都是要经过严格训练和精心挑选的。只有体态优美,身形健壮的马匹,才能入得了达官贵人的法眼。可是,马匹行走时,脚步非常零碎,听着就没有贵族感觉。

走马观花怎么理解(走马观花中的走马)(2)

假设这个大官出行的时候是4匹马,这四匹马若是前后马匹脚步不一致,马蹄声踢踢踏踏,非常零碎,显得特别嘈杂,所以王公贵族都会训练这些马匹,让他们保持脚步一致,甚至落蹄的声音都要控制。

走马观花怎么理解(走马观花中的走马)(3)

王公贵族不懂这些,于是在马车的车厢和车辕上有一个铃铛,这个铃铛能够很好的检测马匹在拖动马车行走时是不是合格,只有在驾驶马车时保证稳定、匀速,铃铛才能发出如同“音乐”一般的声音,若是铃音节奏混乱嘈杂,说明这个马车御人或者是这几匹马是不合格的。

走马观花怎么理解(走马观花中的走马)(4)

马车就相当与现在的汽车,而马车上的御人就是司机,司机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训练马匹,让这些马匹能够乖乖听话,整齐划一,同时,保证乘坐马车人的舒适度。

同时还有一个推测,为了保证马车前面的“发动机”马匹的美观,会不会存在一种专门的育种,首先是保证马匹的统一性,品种和大小统一,马车更加美观。同时,保证马匹的体态优美,通过育种来达到想要的马匹品种。再者,训练了这么久的马匹,对于其性格也会有所改变,育种能够保证马匹的血统纯正,同时减少御人在驯马时所耗费的时间。

走马观花怎么理解(走马观花中的走马)(5)

所以,从上述的理论推测,“走马观花”中的“走马”,应该是特指那些被御人专门训练过的马,这些马是一个名词,而非动词。而孟郊在进士及第后所骑乘的,便是一匹被严格训练的“走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