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在研二的时候基本就会开始着手于论文的写作,本科稍微简单些,一般在大四才开始准备,但是基本流程相似。一般有如下四个阶段:选择导师——开题——实证研究——论文答辩。

这篇文章就着这四个流程详细说一下其中的操作技巧。

论文答辩要做哪些准备(毕业论文写作到答辩全流程)(1)

首先是选择导师,找到一个契合的导师真的会让你的毕业之路顺风顺水,其实基本上硕士的导师都是副教授级别以上的,水平都很平衡,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你需要基于自己从事的领域与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去综合考虑。

千万不要盲目的去看导师的头衔,有时候院长级别的导师反而更为专制也更忙。在这儿,导师的沟通能力与性格反而更为重要,但是这些东西在你面对冷漠的电子邮件时是无法发现的,建议可以提前找学长学姐了解一下,然后主动打电话先与心仪的导师沟通,在此期间,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导师的脾气气质是否与你合拍。

论文答辩要做哪些准备(毕业论文写作到答辩全流程)(2)

然后是开题,开题作为论文开始的第一步,若没有成功通过导师与专家评审就会很拖时间,所以尽量在这一步就多费点心思,落到开题都要现场答辩就很惨了。

开题的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论文进度安排——文献综述。其中,就选题而言,除了选择一个自己较为熟悉的方向以外,最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提前与导师沟通好选题,确定被导师认可的方向,因为导师一般会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且有能力指导的方向,如果你的选题超出导师的指导范围,他会建议你换个导师。你就得又开始从论文的第一步开始了。

把控好程度很重要,不要一味想着创新,那些前人都没有写的选题,你哪来的勇气去入坑?但也不样没有针对性,那种放到任何地方都能通用的白话式选题基本一看就要被大改。

论文答辩要做哪些准备(毕业论文写作到答辩全流程)(3)

其次就是实证研究了,这是论文的重难点部分,对于商科、文科的同学来说,会需要收集调查问卷,到公司或者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这部分由于会接触到大量动态因素,可能会出现数据偏差的情况。因此,收集完数据之后的处理与分析也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一般会耗时三个月。

理工科的同学有的会泡在实验室,为着实验边变量的设计上头,一套完整的时间做下来,如果没有意外,三个月也差不多。所以,一般在实证研究的同时,会继续把论文的框架以及细节补充完整,到时候就直接往里面填充数据了,一般做实证就是走个形式,其实结果大都早已预料。

论文答辩要做哪些准备(毕业论文写作到答辩全流程)(4)

最后就是论文答辩了,一般毕业论文终稿写完之后会有专家评审、校外送审,看是否具有答辩的资格,答辩完成之后,现场会进行投票,一般三票及以上就能过了,但是只有综合票数是满分才能安心,因为答辩结束之后会进行校外送审,基本上都会选择答辩没有满分通过的论文。若校外送审没有通过,基本论文又得大改了。

在送审环节,因为查重率不过关的同学比较少,但是每年都会有些人存在,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了。

论文答辩要做哪些准备(毕业论文写作到答辩全流程)(5)

没有一个导师会为难一个认真的学生,因为导师们也走过与大家同样的路。

记得曾经上课的时候导师分享了一个潜规则,也就是,对于上一次答辩没有通过的同学,基本教导主任、班主任都会特别提醒,以至于又一次他作为评审在现场被同时提醒了三次,记得给予那位同学特殊关照,基本上两次答辩不会有不过的同学。

如果真有,一定是你自己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