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京雨(富书作者)

林语堂先生曾说:“读书,所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人之初生皆好问好学,长大后承受各种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仿佛包了一层膜、失了聪,逐渐冥顽腐化,只有读书才能将此层膜剥下。

这世上,很多时候,人之所以陷入情绪的漩涡,烦恼不断,其根源就是读书太少。一个人的落伍、迂腐,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

唯有读书是最好的解药,是渡河之舟。

你所有的不开心是源于读书少(是因为读书太少)(1)

你所有的不开心是源于读书少(是因为读书太少)(2)

读书,是解决坏情绪的解药

在某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白岩松老师你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吗?”

白岩松直接回答道:我有,而且还患上了抑郁症,1992年的时候是我最糟糕的一年,天天都睡不着觉。

你们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吗?

连呼吸都觉得累,我什么都不想,也没有任何欲望,看见逐渐倒下的茶杯,明明伸手就能把它扶正,我却宁愿看着它摔碎。

就是一种痛不欲生,好像一个人使劲拽着你,捂着你的嘴,压得你喘不过气。到最后,脑袋后面斑秃了,我自己都不知道。

直到有一天,是一位同事告诉我,后面都斑秃了。我回家问我媳妇和我妈,她们说早看到了,不敢告诉我。

主持人又问:“那你是怎么走出情绪的低谷?”

白岩松老师说:“是读书,读书帮了我非常大的忙,因为不是读书,读书是在读自己和提升自己,我觉得我在提升,我在想明白越来越多的事情,那就好多了。”

就如作家赫尔岑说:“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情绪低落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

读书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它是所有人调整情绪的最好途径。

情绪不好时,就去读书吧,待到格局变大,世事洞明,你的情绪自然变得云淡风轻。

我有一个朋友,人人羡慕她的生活,工作稳定,儿子优秀,老公出色,父母身体健康。可有段时间,她突然间像是丢了魂一样。

她对我说:“你知道我那段时间,都想过自杀,也写过几次遗书,但没有写完,你知道吗,陷入那种情绪时,是绝望、是无助、是想哭却哭不出的感觉。”

最后还患上了失眠症。

直到后来,她偶然间陪儿子去书店买书,才想起自己太久没读书了,于是,就先买了几本心理学的著作。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给她带来极其意外的收获。

她才明白,原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常常感到迷茫,失去了自我定位,那些自己追求的目标实现过后,就失去了方向,变得没有自我。

这些问题自己没法解决,但是读书可以解决。

就像三毛说:“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甚至在自己的精神里。”

《生活的艺术》里有段话说得很好:“人一定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顽腐,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个人的落伍、迂腐,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被负面情绪裹挟,那就多看看书,让它们在你聚精会神的过程中慢慢消解,帮助你找到精神的寄托,找到原本属于你的那束光。

你所有的不开心是源于读书少(是因为读书太少)(3)

你的坏情绪,都是因为你读书少

学者说:“这世上,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情绪会折磨人,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样突如其的情绪。”

说白了,人世间,学会控制情绪,才能幸福生活,而控制情绪的密码就是多读书。

日本曾经发生过一起手段极其残忍的杀人案,法院做出了执行审判员制度实施以后的首例死刑判决,罪犯接受判刑、不再上诉。

媒体报道,宣布判决后,审判员问罪犯:“如果能回到过去,你希望回到什么时候?”

罪犯回答道:“我想回到学生时代,多读些书、多一些知识,也许我今天就不会在这个地方了(法庭)。”

据报道,他只是因为和他人发生矛盾,情绪失控下残忍地杀人。罪犯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因为在收监期间,读到了一些心理和情绪类的书籍。

在书中,他仿佛找到了丢失的自己,找到了灵魂的赎罪,正如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只是一切都为时已晚。

有人曾问:“为什么读书能让人在顺境时不张狂、在逆境时有力量?”

十点读书的编辑曾这样回答道:

“这就好比,生活就像一片海洋,工作也好、人际关系也好,每天都会有很多麻烦,它们是海洋浅层的被污染的浊水,而人类的思想到达极其深入的程度,就犹如底层深处流淌的清水。”

潜在浊水中很痛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看到深层的清流。

很喜欢网上的一段话:读书就像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随时随地都能给你提供温暖和能量。

情绪焦躁时,读书能抚平你的一切烦恼;人生迷茫仿徨时,读书能为你指明方向;为生活琐事而窘迫时,读书能为你指明方向。

请相信,无论你眼下生活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困境,读书是解决的最好办法。也许不能立马解决眼下的困境,但它能带给你冲破困难的力量。

你所有的不开心是源于读书少(是因为读书太少)(4)

你所有的不开心是源于读书少(是因为读书太少)(5)

多读书,培养稳定的情绪

主持人董卿曾说:“这么多年雷打不动的事情,就是每天安静阅读一小时,无任何外界干扰。”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到底如何养成读书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这需要养成一种习惯,反复养成的习惯。

第一,养成固定的时间读书

就像董卿那样,固定在每天睡觉之前一个小时阅读。一开始阅读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定太高的要求。

比如,每天阅读十分钟,一个星期之后,逐步添加阅读时间,久而久之,大脑就会养成条件反射,大脑就会给出指令,这个时间段,你该读书了。

第二,找自己喜欢看的书

最开始养成读书的习惯,建议大家先找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更容易读下去

第三,多读书,培养稳定的情绪

在这里推荐一本《好心情手册》,这是一本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情绪训练方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会休息比会努力更重要。

当情绪负能量满满的时候,你就要学会“休息”或者“停下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深呼吸,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甚至可以躺着,我照着书中的方法试一试,觉得轻松了不少。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在这个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世界里,请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静下心来读一读。

你会发现,它会慢慢地滋养你,给你力量、给你希望、让你改变自己,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水京雨,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来源:富书生活馆,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