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第八单元复习内容)(1)


第 24 课 司马光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一、会写

司(司机、上司) 庭(家庭、庭院) 登(登山、登记)

跌(跌倒、跌落) 众(众人、大众) 弃(放弃、丢弃)

持(坚持、主持)

二、会读

皆(人人皆知、皆大欢喜)

三、翻译

群儿戏 于 庭, 一儿登 瓮,

戏:做游戏 庭:庭院 登:爬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足跌没水中, 众 皆 弃 去,

跌:跌进,淹没 众:众人 皆:全,都 弃:抛弃 去:离去

光 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指司马光 持:拿 击:砸 迸:涌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做游戏,一个小孩登上大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不小心脚下一滑,掉进水里,快要被水淹没了,其他小孩都被吓跑了,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拿起一块石头把瓮砸破了,水涌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四、课文理解


(1)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答:①句子简短②许多词语是单个字③用"光"来称呼司马光

(2)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答: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危急之时沉着冷静的孩子。

第 25 课 掌声

一、会写

掌(掌声、手掌) 班(上班、班级) 默(默默、默许)

腿(大腿、鸡腿) 轮(轮流、车轮) 投(投票、投入)

调(调节、空调) 摇(摇头、动摇) 晃(晃眼、明晃)

烈(烈士、热烈) 勇(勇气、勇敢)

文静、讲台、一齐、角落、慢吞吞、刚刚、持久、泪水、平息、动听、

面对

二、会读

落(数落、飘落) 姿(姿态、英姿) 势(势力、气势)

调(调用、调查) 况(状况、情况) 烈(烈火、激烈)

镇(镇压、镇静) 述(描述、论述) 普(普通、普遍)

忧(忧伤、忧思) 联(联系、联络)

三、多音字

落(luò) 落叶 (là)丢三落四 (lào)落枕

1.热气球缓缓地降落(luò、là、lào)到了地面。

2.请上学前仔细收拾书包,不要落下(luò、là、lào)任何作业。

3.我睡觉开着窗,结果落(luò、là、lào)枕了,一整天不舒服。


调(diào)调查 (tiáo)调整

1.他说话的腔调(diào、tiáo)有点像女生。

2.最近我们工作比较忙,需要重新调(diào、tiáo)整工作安排。

四、近义词

骤然-突然 注视-凝视 热烈-激烈

忧郁-忧愁 镇定-镇静 讲述-叙述

五、反义词

持久-短暂 犹豫-果断 歧视-尊重

镇定-慌张 鼓励-打击 忘记-怀念

六、词语搭配

(文静)的女孩 (红红)的眼圈 (热烈)的掌声 (动听)的声音

(极大)的鼓励 (讲述)故事 (镇定)情绪 (鼓起)勇气

七、课文理解

1.如果是英子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她会怎样讲呢?从第 2~4 自然段中

任选一段试着讲一讲。

答:(以第 4自然段为例)从那以后,我感觉自己就像变了一个人似

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我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

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我跳舞。

2.核心问题:英子在全班故事会走上讲台以前十分忧郁、自卑,后

来变得乐观开朗。因为她得到了同学们掌声的鼓励。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课文讲了忧郁的英子走上台讲故事,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以


出色的表现讲完故事,并再次赢得同学们的掌声,从此勇敢面对生活

的事。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讲述英子的变化的,文中表

现英子动作、神态的词语有哪些?

答: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文中表现英子动作、神态的词语

有:"低""站""走""犹豫""眼圈红红的"等。

(3)掌声响起了几次?对英子来说有什么不同?

答:掌声响起了两次。第一次是在英子刚刚站定时响起的,英子感

受到那是同学们对她的鼓励;第二次是在英子故事讲完时响起的,英

子体会到那是大家对她的夸赞。

(4)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当别人身处困境时,我们要毫不吝啬地献出鼓励的"掌声";

而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从别人鼓励、关爱的掌声中得到力量。

第 26 课 灰雀

本文讲述了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

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表现了列宁的善解

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诚实和天真的品质。

一、会写

雀(麻雀、孔雀) 郊(郊外、郊区) 养(养病、养老)

粉(花粉、粉色) 男(男孩、男声) 或(或者、或许)

者(学者、作者) 冻(冰冻、果冻) 惜(爱惜、可惜)

肯(肯定、宁肯) 诚(诚实、诚信)


跳动、欢快、谷粒、严寒、本来

二、会读

宁(宁静、安宁) 胸(胸膛、胸口) 脯(胸脯) 诚(诚实、诚恳)

惹(招惹、惹事) 仰(仰望、久仰) 渣(面包渣、渣子)

或(或者、或许) 者(作者、二者) 惜(可惜、惋惜)

三、多音字

宁(nínɡ)宁静 宁(nìnɡ)宁可

1.这是一个宁(nínɡ、nìnɡ)静的夜晚,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

2.他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宁(nínɡ、nìnɡ)死不屈,最终被敌人杀害。

散(sǎn)散落 散(sàn)散步

1.一声哨响,同学们立即解散(sǎn、sàn)了。

2.不管什么一旦成了习惯是较难改变的,尤其是懒散(sǎn、sàn)

的习惯。

四、近义词

一定-必定 仰望--仰视 果然-果真 喜爱-喜欢 可惜-惋惜

五、反义词

诚实-虚伪 严寒-酷暑 仰望-俯视 肯定-怀疑 欢快-忧愁

六、词语搭配

(高大)的白桦树 (欢快)的灰雀 (诚实)的男孩

(婉转)地歌唱 (自言自语)地说 (肯定)地说 (微笑)着说

七、课文理解

(1)列宁和男孩都喜欢灰雀,他俩的做法你赞同谁的?为什么?


答:列宁和男孩都喜欢灰雀,他俩的做法我赞同列宁的。因为列宁

尊重灰雀的生活习性,让它在大自然中与伙伴自由、快乐地生活。(我

赞同男孩的做法。把自己喜欢的漂亮、活泼而又能快乐歌唱的灰雀捉

回家,养在笼子里,能让它免去冬天被冻死的危险。)

(2)课文围绕"灰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课文围绕灰雀写了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

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事。

(3)从文中列宁和男孩的对话,你能体会到什么?

答:从列宁和男孩的对话,我能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以及对男孩

的尊重、爱护,体会到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和男孩都喜欢灰雀?

答:从列宁"每天""每次""都要停下...还经.... "找遍了"以

及后来着急问男孩的语言可看出他非常喜欢灰雀;从男孩寒冷的冬天

将灰雀养了起来,后来在与列宁交谈后主动放回灰雀,使灰雀再次回

到树林,可以看出男孩也很喜欢灰雀。

(5)列宁和男孩喜欢灰雀的方式不同在哪里?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答:列宁是让灰雀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活,而男孩是将其圈养起来。

我明白了爱鸟的方式有很多,但将其 据为已有绝对不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应该让鸟儿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第 27 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文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坚持

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的故事,表现了他


对工作极度认真、对同志极度关心的高尚,赞扬了他把中国

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会读

斗(战斗、斗牛) 棒(一棒、木棒) 恩(恩情、恩爱)

大(大夫) 血(血丝、血压) 撤(撤走、撤离) 险(危险、险情)

瓦(瓦片、瓦匠) 帘(布帘、帘子) 迅(迅速、迅猛)

速(速度、飞速) 夺(争分夺秒、抢夺) 秒(秒针、秒表)

二、多音字

斗 dòu(战斗) 斗 dǒu(斗胆)

1、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dòu、dǒu)争的。

2、我斗(dòu、dǒu)胆说一句,这件事情您做错了。

大 dài(大夫) 大 dà(大小)

1、大(dài、dà)夫给出的建议是好好休息。

2、该如何概括本段的段落大(dài、dà)意呢?

三、思考

1.怎样理解白求恩说的"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

答: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抢救伤员就是打仗。这

句话既点明了白求恩大夫工作的环境,又表现出了白求恩大夫不怕牺

牲、坚守岗位的精神。

语文园地四

一、和"目"有关的字

眨眼、眼眶、怒目圆睁、目瞪口呆、耳闻目睹、瞅见、瞧见、睁开


二、区分"陆续"、"连续"、"继续"

1.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2.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连接: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

3. 他低下头,继续帮我把扣子钉好。

继续:连续;承继,嗣续;与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

三、日积月累

1.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2.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